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78年9月26日,中远“平乡城”轮装载162个集装箱从上海港启航,成功开辟了中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由此拉开中国集装箱运输序幕的海上班轮航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其后的30年里,波浪壮阔,经历并跨越了世界集装箱运输从技术引进、资本支持到运营管理、服务创新的四个产业发展阶段,用30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集装箱运输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珠江水系     
《珠江水运》2010,(8):94-95
<正> 防城港开通日韩集装箱航线最近,随着装箱量达1054标准箱的"海丰上海"号集装箱班轮从防城港驶向日本,"新海丰"防城港——日本/韩国直航班轮航线(CJV4)正式开通。该集装箱班轮航线由海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经营,目前拥有集装箱经营船舶40艘,2009年货运量超过120万标准箱,49条航线及网络覆盖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集装箱运输企业。2009年运力在全国外贸集装箱运输行业中仅次中远、中海,排名第3位。公司此次共投入四艘1054TEU船舶用于该航线的运营,四艘船满载排水量均达13000吨。"新海丰"  相似文献   

3.
潮涌30年     
1978年9月26B,中远集团平乡城轮装载着162个集装箱从上海港起航,先后于10月12日、15日抵达澳大利亚悉尼港、墨尔本港,11月12日返回上海这一壮举,开辟了中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结束了中国没有海运集装箱运输航线的历史,翻开了中国现代海运史新的一页图为1978年9月平乡城轮在上海港装卸集装箱,  相似文献   

4.
潮涌30年     
1978年9月26B,中远集团平乡城轮装载着162个集装箱从上海港起航,先后于10月12日、15日抵达澳大利亚悉尼港、墨尔本港,11月12日返回上海这一壮举,开辟了中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结束了中国没有海运集装箱运输航线的历史,翻开了中国现代海运史新的一页图为1978年9月平乡城轮在上海港装卸集装箱,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运输以往在我国主要是指外贸运输,沿海运输则是以散件货、小型箱体(5吨、10吨)为主。大规模沿海运输中使用国际标准的集装箱,开辟定期班轮航线则是近2年的事。1997年4月中海集团林园轮在黄埔集装箱码头开通南北沿海集装箱班轮运输,标志着沿海集装箱运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中海集团以黄埔港为华南枢纽港,  相似文献   

6.
营口港从零起步的集装箱运输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内贸航线覆盖沿海主要港口,并开通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数条国际班轮航线和多条可中转世界各地的内支线。改革开放之前,营口港没有集装箱业务,2000年营口港集装箱吞吐量只有十几万标准箱,2006年一举突破了100万标准箱,2007年超过了135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尽管连云港口岸集装箱运输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现实情况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新环境。连云港在发展集装箱运输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如集装箱班轮航线少,密度不足;口岸单位协调管理能力比较薄弱;集装箱货  相似文献   

8.
陈戌源 《航海》1993,(4):36-37
集装箱运输首先出现于美国,1956年美国又把陆上集装箱运输方式推向海运。随之,这种“快速、安全、廉价”的集装箱运输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采用和发展。我国的集装箱海运的首条国际班轮航线在上海开通。1978年9月,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的“熊岳城”轮,从军工路码头驶至澳大利亚的悉尼港,结束了我国沿海港口国际班轮集装箱运输的空白史。当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76TEU。  相似文献   

9.
也许是一种机缘与巧合,2007年11月,在中国集装箱货运吞吐量首次达到1亿箱之际,中海集运刚刚走完十年创业之路。从全球集装箱运输产业发展进程考量,中海集运十年历程已经完成了许多世界级班轮企业历经30年发展的历程,其创造的集装箱船队发展的“中国速度”,足以在当今世界航运业称奇;其十年写就的篇章,也足以成为中国集装箱发展史上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10.
汉堡港一直是维系中德贸易关系的核心,是中国通往欧洲的桥头堡,也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最重要的集装箱运输枢纽,超过50%的中德贸易商品是通过汉堡港装卸的。2006年,有890万标箱的集装箱货在汉堡港装卸,其中有260万标箱来自中国,比前一年增加了20%。汉堡港每周有32条定期集装箱班轮航线发往中国,是欧洲前往中国航线最多的港口。  相似文献   

11.
蒋时飞 《集装箱化》2008,19(3):7-10
0引言 1956年4月26日,IDEALX号船舶载着58个集装箱起航,拉开集装箱海上运输的序幕。集装箱海上运输经历初创期和成长期,于1997年迈入快速成长期。集装箱运输的模式也从单一的海上运输转向“门到门”的多式联运模式。2000年以后,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开始进入主流航线,集装箱班轮运输走向一个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2.
刘丽耀 《集装箱化》2013,24(4):16-18
从1996年12月上海龙吴港务公司开通我国首条内贸集装箱航线至今,我国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每年以2位数增长,2012年超过4800万TEU,占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的比例从2001年的8.1%提高到31.2%。内贸集装箱基本港指内贸集装箱运输以班轮航线为主,且以其优越的地理和水深条件成为整个地区内贸集装箱进出口门户的港口。2012年我国有6个内贸集装箱基本港的内贸集装箱吞吐量  相似文献   

13.
国际     
《集装箱化》1995,(3):35-38
1993年末全世界集装箱船有1461艘、3166.2万总吨;南京口岸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中日合资在南通设立物流公司;扬中集装箱中转站营业;宁波港1994年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增长;鲁丰航运公司在日本/青岛航线开展周班运输;青岛开通至香港和日本的集装箱支线;龙口港开通第三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山东中新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即将成立;大连龙兴大幅增强中国/日本集装箱航线。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化》2008,19(1):1-6
中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历史上有2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30年前,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平乡城”轮开辟了上海至澳大利亚集装箱班轮航线;10年前,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组建了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远集运)。我刊就国际及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当前集装箱运输的主要特点:船舶大型化、市场集约化、班轮联盟重组及中国在其中的作用,未来集装箱运输趋势等问题对中远集运总经理孙家康先生进行书面专访。  相似文献   

15.
须云龙 《中国港口》2009,(8):22-23,3
一、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的产生及现状 上海港集装箱运输始于1973年,是我国第一条开辟上海、天津至日本的国际集装箱航线,不久又开辟了上海港至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香港、新加坡和西欧航线。经过近4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上海港已开辟遍布全球国际直达的美洲、欧洲、澳洲、非洲以及东北亚、东南亚等地的班轮航线200多条,集装箱月航班密度达到2183班,是中国大陆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密度最高、覆盖面最广的港口。  相似文献   

16.
引航工作如何为上海港成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创造条件孙锡坤,曹英,陆元旦上海港的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自1978年9月正式开辟上海至澳大利亚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以来,1980年完成了3万TEU,1985年完成20.2万TEU,1990年完成...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化》1995,(8):1-4
自1978年上海口岸开通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发展集装箱运输基础设施,目前已形成相当的规模,上海港已成为能连接国内国外两大辐射扇面的我国最大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目前,上海口岸经营海上国际集装箱业务的专业码头有9个泊位,  相似文献   

18.
简讯     
《集装箱化》1998,(3):30-31
中国集装箱低价竞销每年损失数亿美元 我国首条罐式集装箱生产线建成 冷藏船运输将成为青远航运“龙头” 青岛至下关班轮航线开通 大连港确定1998年集装箱运输工作目标 威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万TEU 连云港跻身港口10强  相似文献   

19.
瞿金良  韩兵权 《集装箱化》1999,(10):14-15,24
上海港自1978年开辟中澳集装箱班轮航线以来,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迅猛,尤其在1996年我国政府作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案后。上海港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上海港继1995年进入世界第20大集装箱港口之列后,1998年跃升至第10位。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0.
2004年7月16日,被国际金融专家称为以“涡轮发动机推力”高速攀升的中国海运集团集装箱运输公司在在香港股票交易市场挂牌上市,将其40%股权出售,共筹资10亿美元:在香港初次发行股票之际,中海集团高层特别强调,中海集团拥有巨大的中国市场作为后盾,其发展前途是可靠的;再说中海集团麾下的集装箱运输公司是全球十大集装箱承运大户之一,迄今经营大约20条国际集装箱贸易主航线和18条亚洲地区性班轮航线,拥有分布在全球81个国家超过1000家代理机构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