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更好地促进厦门港的发展,使其在其他港口发展态势强劲的情况下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对台优势取得相对竞争优势,对厦门港及我国其他主要港口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和研究厦门港与我国其他主要港口的竞争力,并针对厦门港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经分析,厦门港可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改善航道水深及拓展经济腹地等措施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08,31(5):44-44
营口港是我国沿海的主枢纽港之一,是东北第二大港口。与周边港口相比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货源优势。一是营口港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距东北地区腹地最近的港口,在250公里的服务半径内有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外港,吉林、黑龙江两省及内蒙古东四盟也把营口港作自己的重要出海口岸之一。二是营口港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港口功能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黄建设 《中国航海》2008,31(1):9-14
为了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海峡两岸经贸发展,促进厦门港口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了厦门港口条件和基础设施、港口结构及其港区分布情况、港口体制改革和港口的整合、港口的功能定位、主要的经济腹地、港口总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及其增幅状况,针对厦门港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行自由港政策、实现港区整合、改善集疏运、开发港口腹地、加强技术创新、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实现港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五店港区作为新厦门港“一湾八区”之一,在《厦门港总体规划》中,其港区性质功能定位:近期功能是以发展集装箱运输、临港工业、高科技产业、港口仓储及现代物流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区,兼以厦门港对台“三通”的主要口岸功能;中远期功能将成为厦门港未来重要的港区之一,以国际大型集装箱干线运输为主,作为对台“三通”、航运、经贸合作及交流的重要口岸,兼以发展临港工业、高科技产业、港口仓储、  相似文献   

5.
<正>厦门港10万吨级航道根据当时厦门港的港口自然环境、货物吞吐量和船型预测进行设计和建设的,建成后满足了2万吨级船舶全天候双向通行,10万吨级船舶有条件单向通行,为厦门港生产规模扩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吞吐量的猛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进出厦门港的大型船舶增多,船舶交通流量增大,由于厦门港的水文气象条件、地理因素、船员素质等诸多因素,厦门港的进港航道再次成为制约厦门港发展的瓶颈之地,而且是事故多发水域。本文试对厦门港通航环境治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厦门港拉动厦门城市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协整相关理论方法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使用EVIEWS5.0软件,定量分析了厦门港对厦门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揭示两者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厦门港的发展与厦门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厦门港吞吐量、外贸吞吐量增长对厦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研究说明了厦门港对厦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王鸿鹏 《水运管理》2002,(12):13-15
厦门与高雄仅一水之隔,两地均有漫长的海岸线和较好的港口资源。厦门和高雄都以港口航运业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为经济、贸易和金融繁荣地区。随着两地海上试点直航的发展、“小三通”的完善以及两岸“三通”条件的成熟,厦门港与高雄港的关系也日渐密切。两港可以发挥近邻优势,加强合作,促进两地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建设 《水运管理》2007,29(7):1-24
对厦门港自然条件、经济腹地、吞吐量,以及厦门港的优势和在基础设施、陆向腹地、集疏运系统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明确战略定位,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集疏运条件,增加航线数量和加大航班密度等。  相似文献   

9.
正8月3日,世界知名航商地中海航运在厦门港新增挂靠一条"海丝"航线,该航线贯通东南亚、东北亚,厦门港是这条航线上惟一的中国港口。同时,另一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Seagull)也进行了路径升级,将厦门港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挂靠港,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厦门口岸的出口货物运抵丹戎帕拉帕斯、新加坡等港口,有力提升了厦门港国际集装箱干线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厦门港依托‘丝路海运’建设,发挥多区叠加优势,加强与世界大型航商战  相似文献   

10.
李照 《中国港口》2010,(2):16-18
厦门港和高雄港是台湾海峡区域的两大集装箱干线港,在两岸直航背景下,厦门港与高雄港应从竞争走向合作,才能实现港口生产的规模经济,增强海峡东西岸港口的整体竞争能力.进一步促进台湾海峡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新动向 在我国,最早实行自由港政策的要数香港了。香港早在1842年就宣布为自由贸易港,至今一直未变,而且确定了一整套自由港的贸易管理体制。自由港政策为香港港口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香港的自由港政策主要体现在:(1)自由贸易。(2)免征关税。(3)船舶进出自由,报关检疫手续简便快捷。(4)汇兑自由。 除香港之外。大陆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近几年来,先是上海、厦门,继而福州、宁波、烟台、天津、青岛、大连提出了在港口地区,按照国际惯例兴建自由港的问题;其中,厦门经济特区已经国务院认可逐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  相似文献   

12.
<正>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深水良港。这几年来,随着厦门市“以港立市”战略的实施,港口生产建设不断发展,港口规模日益扩大,厦门港已经由地方小港,发展成为一个以外贸运输和临海工业为主,兼有旅游、客运、国际中转、过境贸易、商贸多功能,配套设施较齐全的国家大型一类港口,迈入国家主枢纽港、基本港行列。厦门港目前拥有生产性码头8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6个。1997年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753.7万吨,跻身我国沿海十大港口行列,排名第十位;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50万标箱,达54.6万标箱,在世界100个集装箱大港中排名第78位,在我国大陆排名第6位;国有企业实现利润连续四年超亿元,去年达13100万元。厦门港目前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港口有海运往来,开辟  相似文献   

13.
翁劲 《世界海运》2012,35(11):14-17
厦门港建设航运中心具有港口条件优越、良好的政策支持及突出的对台优势等有利条件,也存在腹地经济总量有限、综合物流功能不强等劣势。作为海洋事务的重要监管部门,海事局如何在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中明确自身地位,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中心服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结合厦门港的特点,分析海事管理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拓晓瑞 《中国水运》2010,334(6):14-15
<正>建设天津自由贸易港优势分析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港口硬件设施,港口发展政策、港口管理体制、腹地经济发展等。从港口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环境看,天津港已具备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港口竞争的加剧以及港口自身的发展需要使得厦门港必须找寻新的发展方向,国际中转业务将成为厦门港提高港口吞吐量的新的增长点。近几年厦门港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增长缓慢,主要有国际中转业务复杂,航运联盟导致的航线整合及厦门港开展国际拼箱业务较晚等客观原因。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为厦门港发展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针对厦门港国际中转业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厦门港可采取加强与大型班轮公司合作,吸引其开辟在厦门港的新航线;优化顶层设计,使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常态化;加速发展"国际中转,散进集出"新业务;开拓国际交流合作,积极举办港口推介会等策略加速发展厦门港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  相似文献   

16.
厦门市领导强调指出:"要把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加以规划建设,努力创建港口物流中心城市."市委政研室已将《发展厦门物流业》作为一个重要课题,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人员正加紧研究制定可行性方案,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厦门发展大物流,港口必须走在前.厦门港物流业只有抢占先机,率先发展,港口的优势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港口的地位才能得以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厦门港成为特区外向型港口后,在以下五个方面发生了突变。 一、港口建设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内外条件进一步优越 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从1981年的187.15万吨增长到去年的1313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从79万吨发展到718万吨,增长了近10倍;港口的集装箱运输从1983年开始迄今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去年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了30万标箱,居全国港口的第五位。目前厦门港无论是吞吐量,还是固定资产总值上都已跨入国家大型一类港口行列。港口以其北起宁波南至广州数千公里海岸线上唯一具有5万吨级深水泊位的优势,成为闽、粤、赣、浙等省出口物资的重要转运地。争取到2000年使港口吞吐能力达到31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超过100万标箱已成为五千厦门港人为之奋斗的新目标。 二、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口岸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刘斌  咸晓鹏 《世界海运》2005,28(6):49-51
大连是东北经济区最大的口岸城市,是环渤海地区和辽东半岛沿岸港城通往国外的最近点,海运、空运、铁路、公路、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特别是大连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和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转运枢纽港.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既是国家对大连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定位,也是实现大连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中之重,将会对东北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加快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实施自由港政策,可以使我国的国际枢纽港建设同时具备转口型和腹地型港口两方面的优势,保证在今后长时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办大连自由港, 必将扭转我国对外开放南北失衡的格局, 使辽东半岛乃至东北腹地重振昔日雄风! 目前很多沿海地区城市都在积极筹划辟设自己的自由港,能否成为全方位、多功能的自由港,大连自由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正>厦门港和高雄港是台湾海峡区域的两大集装箱干线港,在两岸直航背景下,厦门港与高雄港应从竞争走向合作,才能实现港口生产的规模经济,增强海峡东西岸港口的整体竞争能力,进一步促  相似文献   

20.
厦门港经济贡献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萍 《水运管理》2008,30(6):2-5
对厦门港及其港口经济贡献进行界定,给出测算厦门港经济贡献的具体研究方法,通过投入一产出模型的定量分析对厦门港经济贡献进行测算,分别从总产出、GDP和税收以及就业人数等方面定量分析厦门港对地区产生的直接经济贡献、间接经济贡献和波及经济贡献,并进一步分析厦门港相关指标的单位贡献对地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