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厦门港和高雄港是台湾海峡区域的两大集装箱干线港,在两岸直航背景下,厦门港与高雄港应从竞争走向合作,才能实现港口生产的规模经济,增强海峡东西岸港口的整体竞争能力,进一步促  相似文献   

2.
王乐林  真虹 《水运管理》2009,31(7):21-25
为解决“直航”后厦门、高雄两港的合作竞争问题,阐述双枢纽港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与优势,借鉴国内外双枢纽港发展经验,分析厦门港和高雄港的战略定位及环境特点,建设性地提出厦门港和高雄港可以采取双枢纽港发展模式,对外竞争、对内合作,在提升台湾海峡港口群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带动海峡经济圈腾飞。  相似文献   

3.
葛文华 《航海》2009,(2):F0004-F0004
高雄港是台湾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世界集装箱运输大港之一,已开通两岸直航。明朝后期,这里曾是一个小渔村,1858年开口通商,历经一个半世纪的发展。高雄港第二港口的港嘴左右两侧,矗立两座以“高”字为形状、非常有创意的信号台,成为港口标志。  相似文献   

4.
台湾省为一岛屿,环岛港口较多,为航海运输提供了条件。台湾除了台东、绿岛、兰屿、东港、安平、屿公等中小型港口外,主要有高雄港、基隆港、台中港、仡莲港、苏澳港等5个国际港口。  相似文献   

5.
《中国远洋航务》2009,(1):46-46
台湾省为一岛屿,环岛港口较多,为航海运输提供了条件。台湾除了台东、绿岛、兰屿、东港、安平、屿公等中小型港口外,主要有高雄港、基隆港、台中港、仡莲港、苏澳港等5个国际港口。  相似文献   

6.
徐逸桥 《中国港口》2003,(11):47-49
<正> 1 台湾五大国际贸易港口现状分析 台湾在1959年确立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策略以后,五大国际贸易港口——高雄、基隆、台中、花莲和苏澳港加快了建设步伐,尤其是高雄和基隆两港扩建受到了台湾当局的重视,并且一些大中型的石化、钢铁、造船、电力等企业都集中在高雄港和基隆港。临海工业区的开发大大加快了台湾各港口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沈尚 《珠江水运》2011,(5):90-90
本刊讯:近日,为促进高雄港与广西钦州港在有关港口、海运界和物流业务的合作,高雄港务局与钦州市港口管理局举办“台钦港航物流合作研讨会暨台钦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由双方代表签署合作意向书。之后,双方将进一步发展海运与物流相关业务。高雄港务局表示,期盼通过两港之间协议的签署,  相似文献   

8.
温州港是交通运输部交通发展长远规划中确定的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温州港北距宁波港219海里,南距福州港174海里,与台湾的基隆港和高雄港的距离分别为148海里和300海里;与香港、横滨、新加坡的距离分别为564海里、1120海里和1910海里。  相似文献   

9.
钟秋 《海运情报》2006,(3):33-33
亚洲主要集装箱港的枢纽港竞争正在激化。在2005年的世界十大集装箱港中,欧美港口只有3个,并且处于第7位以下,而亚洲、中近东港口占了7成。世界工厂中国的主要港口继上年再次以两位数增长。然而,作为东亚枢纽港吞吐量增长的香港,其世界最大集装箱港的桂冠已经失去,高雄港则转为比上年减少。中国港口今后将继续建设大型集装箱码头。现有枢纽港是否坚持作为中转基地的立场,将被迫作出抉择。  相似文献   

10.
王鸿鹏 《水运管理》2002,(12):13-15
厦门与高雄仅一水之隔,两地均有漫长的海岸线和较好的港口资源。厦门和高雄都以港口航运业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为经济、贸易和金融繁荣地区。随着两地海上试点直航的发展、“小三通”的完善以及两岸“三通”条件的成熟,厦门港与高雄港的关系也日渐密切。两港可以发挥近邻优势,加强合作,促进两地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港口     
汇丰预计中国港口今年吞吐量跌7%;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正式公布;招商局国际有意投资高雄港;温州港集团成立合资石化码头公司;本溪北台钢铁集团与丹东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2.
港口     
《中国远洋航务》2009,(4):83-84
全球集装箱港重排十强座次2008年我国跻身世界十强的港口分别是位居第二的上海港、位居第三的香港港和位居第四的深圳港;青岛港、广州港和宁波舟山港分列第六、第七和第八位。我国港口占有席位同比增加两个,分别为广州港和宁波舟山港。高雄港被挤出了十强,鹿特丹港由第六位退居第九位,汉堡港由第九位退居第十位。全球港口十强中亚洲占据8席。五强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新加坡港2992万TEU、上海港2801万TEU、香港港2430万TEU、深圳港2142万TEU、釜山港1342万TEU。  相似文献   

13.
港口     
《中国远洋航务》2009,(7):91-92
汇丰预计中国港口今年吞吐量跌7%;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正式公布;招商局国际有意投资高雄港;温州港集团成立合资石化码头公司;本溪北台钢铁集团与丹东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4.
港口     
全球集装箱港重排十强座次2008年我国跻身世界十强的港口分别是位居第二的上海港、位居第三的香港港和位居第四的深圳港;青岛港、广州港和宁波舟山港分列第六、第七和第八位。我国港口占有席位同比增加两个,分别为广州港和宁波舟山港。高雄港被挤出了十强,鹿特丹港由第六位退居第九位,汉堡港由第九位退居第十位。全球港口十强中亚洲占据8席。五强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新加坡港2992万TEU、上海港2801万TEU、香港港2430万TEU、深圳港2142万TEU、釜山港1342万TEU。  相似文献   

15.
台湾海峡两岸试点直航现状与近期运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97年4月19日厦门轮船总公司“盛达轮”首航高雄港,两岸试点直航正式起动。一年多来,总体运行状况良好,集装箱运量逐月增加,两岸船公司效益日趋好转。为实现两岸直航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然而,“试点直航”并不等于“直航”。台湾海峡两岸海上直航应该是“一个中国、双向直航、平等互利”。大陆有关部门早就公开宣称,一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海上直航,大陆所有的港口均对台轮开放。所以,目前的通航运作方式,应该称为“海峡两岸船公司所有挂方便旗的船舶,双向定点中转航”。这只是暂时的过渡性操作方式。 一、试点直航的运营状况 台湾方面:开放高雄港的“境外航运中心”,大陆方面开放福州、厦门两港作为试点直航港。 大陆、台湾有六家轮船公司共12艘集装箱轮(限制400TEU以下)被核准参与从福州、厦门至高雄“境外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16.
厦门港与高雄港地缘相近,两者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并存.高雄港曾经是我国台湾地区最大的货物集散中心和第一大国际贸易港;但近年来,由于高雄市经济衰退,高雄港竞争力有所减弱.2017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TEU并超过高雄港,成为高雄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从长远来看,深化厦门港与高雄港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实现"1+1>2"的双赢局面.现有的关于海峡两岸港航业发展与合作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定性分析,例如:朱娜娜[1]针对海峡两岸全面直航后厦门港与台湾地区港口之间集装箱海运业务发展情况,提出增加台湾地区箱源的措施;王建涛等[2]总结高雄市建设远东国际航运中心的经验和教训,并对大连市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提出相应建议;霍伟伟等131介绍海峡两岸直航和航运合作发展概况,探索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贸易变化带来的两岸航运合作新契机.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并比较厦门港与高雄港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两港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蔡哲 《中国港口》2012,(12):15-17
由中港协组织的以中港协常务副会长陈英明为团长的访台代表团一行18人,于11月28日至12月4日访问了台湾港务公司及属下台北港、基隆港、台中港和高雄港。这次中国大陆港口代表团访问台湾地区港口的"重头戏"是11月30日参加由台湾港埠协会主办的"2012年首届两岸港埠发展论坛"。这次论坛代表性很广泛。大陆代表涵括了中国沿海和长江内陆一些主要港口,  相似文献   

18.
张欣 《水运管理》2011,33(1):32-35
为研究集装箱码头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对港口现代化作出定义,并建立集装箱码头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研究,通过计算得出中外7个集装箱码头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新加坡港、香港港、汉堡港、洛杉矶港、上海港、釜山港和高雄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集装箱运输高速发展,年吞吐量呈不断增大的趋势(见图1),这使得全球集装箱港口码头普遍面临通过能力不足的压力。鉴于港口码头岸线和土地资源有限,而且规划建设新港口码头需要时间,不断提高现有集装箱港口码头通过能力成为解决通过能力不足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亚洲集装箱港口的生产率普遍高于欧美集装箱港口,长期以来新加坡港和香港港一直是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2位的大港,因此,两港常常成为国内外大型集装箱港口在设备配置、土地利用、作业效率评价等方面的标杆。例如上海港大型集装箱码头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配置密度看齐香港港:美国研究人员将洛杉矶和长滩港的土地利用效率与新加坡港进行比较、研究,以寻找提高洛杉矶和长滩港通过能力的方法。但是这些比较没有注意到诸如新加坡港和香港港中转箱量比例特别大、香港港有很大一部分集装箱吞吐量不是在集装箱码头上完成等特点,在数据引用和结论上均有偏差。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连云港港加快发展以集装箱运输为特色的亿吨大港,全力加快港口集装箱码头建设步伐,打造集装箱远洋出海通道,把港口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为江苏省实施振兴苏北经济战略提供物流保障,助推苏北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