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路面养护大中修实体工程,对沥青混合料掺加抗车辙剂前后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XR型抗车辙剂的掺入可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对其抗水损害性能有一定的改善效果。路用性能检测表明:添加抗车辙剂的路段各项检测指标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其车辙深度及增加幅度均小于未添加抗车辙剂的路段。  相似文献   

2.
添加Sasobit的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评价Sasobit的降温效果及其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对掺加中温沥青改性剂Sasobit后的沥青胶结料进行了针入度及软化点试验,对未掺加Sasobit的正常温度拌和成型的沥青混合料试件与添加Sasobit后降低拌和成型温度制作的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了空隙率试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掺加Sasobit后,沥青胶结料的高温稳定性得到提高,降低拌和成型温度制作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与未掺加Sasobit的正常温度拌和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相比基本保持不变,同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提高较大,因此,通过添加Sasobit降低混合料的拌和及成型温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车辙是沥青路面主要破坏形式之一,它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通过沥青胶浆DSR模量试验、车辙试验来研究RA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并且与70#普通沥青、PRM改性沥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添加RA抗车辙剂能显著改善沥青胶浆及其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4.
简述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形成机理和预防措施,介绍了抗车辙剂的作用、种类,并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及小梁弯曲试验等证明了抗车辙剂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同时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将抗车辙剂应用到高速公路的实际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车辙一直是高速公路的主要病害,为提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聚酯纤维作为外加剂应用于沥青混合料。在黑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三年决战中,大齐、绥北、鹤大等高速公路均才采用了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显著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从聚酯纤维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机理分析,影响程度、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水泥改性沥青为改性剂微表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通过室内试验,对2%SBS+1%C、2%SBS+2%C、5%SBS+1%C、5%SBS+2%C为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5%SBS+2%水泥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微表处混合料可以有效改善、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采用70#沥青、SBS改性沥青,分别添加有机降黏温拌剂Sasobit和表面活性温拌剂DAT,对比评价两类温拌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基于温拌沥青性能研究,提出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方法,给出参考施工温度,采用动、静态试验方法系统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温拌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和黏弹特性,建立相应疲劳方程和修正Burgers模型。研究表明:Sasobit明显改善沥青高温稳定性,在100~135℃降黏作用显著,证明DAT降温效果更好,对沥青性能影响小,不具降黏效果;Sasobit和DAT均可减轻沥青老化,Sasobit沥青抗老化性能更好;Sasobit显著提高混合料高温稳定性,DAT对混合料高温性能没有影响,两类温拌剂均对混合料短期水稳定性影响小,但Sasobit会劣化长期水稳定性,而DAT则具有改善作用;Sasobit会降低混合料低温性能,DAT对混合料低温性能影响小;Sasobit混合料抗疲劳性能优于DAT,其疲劳破坏具有脆性特征,DAT混合料疲劳破坏具有塑形特征,证明Sasobit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弹性恢复能力和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机理不同的温拌剂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压实、车辙、小梁弯曲以及冻融劈裂等室内试验方法评价了不同废旧沥青混合料(RAP)掺量下Sasobit、Evotherm和Aspha-Min温拌剂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三种温拌剂均可有效降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温度,Evotherm的降温效果最明显;Sasobit和Aspha-Min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均有所提高,且Sasobit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提高程度更显著,但Sasobit温拌剂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改善效果不明显;Evotherm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有所提升,而Aspha-Min和Sasobit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均有所减小。三种温拌剂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有所不同,需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温拌剂。  相似文献   

9.
车辙是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上车辙尤为明显.通过对提高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途径的分析,提出从采取多级嵌挤密级配设计法和提高沥青结合料的性能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并以汕昆高速公路安龙互通连接线为例进行长大长纵坡运煤重载路段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验证和工程施工实践.室内试验和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掺加RA抗车辙剂后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高,其动稳定度是普通沥青混合料的10倍以上,而且RA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也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因此其在改善基质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同时,还能明显提高其抗水损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影响因素中,压实度是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压实度水平下的车辙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压实度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规范中规定的压实度不低于97%的要求合理,提高压实度,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了隧道衬砌、底板等不同部位出水对隧道产生的不同危害,然后分析了由于防水板技术指标标准较低、防水材料选用不当、缺乏针对性的加强设计、施工质量不能保证等造成隧道渗漏水的原因,提出应做好施工过程控制、确保开挖轮廓圆顺、及时优化隧道设计等相应预防工作,对衬砌边墙、施工缝和仰拱顶面渗水均阐述了整治措施,并指出隧道底部渗漏水是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隧道岩溶突水危险性模糊多模型组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隧道突水危险性对于保障岩溶地区铁路工程施工、运营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评价过程中主控因素的多源性以及不确定模糊性,将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应用于岩溶地区隧道突水危险性评价中。首先,通过收集大量隧道突水灾害资料,提取突水主控因素并建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可溶岩成分、岩石结构、岩性特征、断层性质、断层宽度、褶皱构造...  相似文献   

13.
军事空运装载问题的禁忌搜索算法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军事空运装载的特点,建立了空运装载的数学模型,考虑了多种现实约束,包括重心、物资放置顺序、物资放置方向以及物资承压约束;讨论了求解空运装载问题的禁忌搜索算法编码、解码、评价函数、邻域操作和禁忌表等关键问题,实现了对空运装载问题的求解。仿真实例表明:该求解方法实用有效,对于空运装载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承昭 《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11(5):102-103,120
工程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因而,公路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结合工程实践,从施工准备、资源配置、调整机械、防洪排水、质量管理、进度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对公路施工现场管理进行论述,并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某客运专线长城岭隧道F6断层为富水断层,在涌水前后施工过程中采用TSP探测、红外探测、钻孔探测和地质素描预报探测,通过对其结果分析对比,说明各种预报手段在富水断层预报中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论证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取长补短的重要性。该种预报方法可为隧道施工提供可靠、准确的地质预报信息,并及时有效地指导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菏关高速公路京九公铁立交桥上跨铁路和河流、施工净空小的特点,在梁部施工过程中采用下行式移动模架方法,主要阐述了移动模架的结构组成、施工原理、组装流程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施工实践表明移动模架施工具有安全、经济、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在地质条件复杂、孔径适中的多跨连续梁施工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襄渝铁路十堰四号隧道多处为浅埋暗挖段,在地质因素、地下水和施工因素的影响下易发生过大沉降导致地面建筑物和隧道失隐。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施工中采取地表水截流、沟内铺设防水板,洞内地下水引排,洞内开挖采用控制光爆、加强超前与初期支护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18.
激光(CD)唱机是一种由精密的光学、机械系统及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伺服技术组合成的产物,CD唱片上的各种信号送入信号处理系统进行解调和纠错,可实现放音、暂停、快进、快退、编程放音、自动选曲、一曲或多曲重放等多种功能,操作方便,使用灵活。分析车载CD唱机的组成,车载CD唱机的检修注意事项、检修流程和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并讨论了大秦线钢轨的塑化、侧磨,轮载变化,轨道的横向力与横向位移,轨 道的刚度,轨道的振动,道床及基床的累积下沉,基床的动应力及其沿纵向随轮载的 变动和向深层衰减,车速对动应力的影响和路基的振动特性等。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五一大道满足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的基础上,从公交专用道的布置形式、隔离方法、公交进口道设置、公交停靠站形式和交织处理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符合五一大道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并且对方案实施前后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公交专用道的实施有效提高了车辆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