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铁路计算机应用》2023,32(3):79-82
欧盟和欧洲中的德国、法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结合铁路行业和企业发展现状及需求,出台相关铁路数字化发展规划,推动智能技术与铁路主要领域的全面、深度融合,抢占铁路科技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智能铁路是现代新技术在铁路领域的综合应用,是铁路运输必然的发展方向。面向铁路智能化发展的研究及应用,在国外智能铁路发展历程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智能铁路的概念、目标、特征、内涵,总结了目前智能铁路研究方向,提出了智能铁路总体框架,明确了3大系统组成;研究了包含通用技术、智能技术、专用技术在内的一整套技术支撑体系;以京张高铁为例,介绍了智能铁路的最新发展,并对中国智能铁路发展前景进行展望。通过对智能铁路的深入研究,对智能铁路规划设计及落地实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阐述智能铁路的外延和内涵,立足于智能铁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与智能铁路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综合现有研究和相关文献,论述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并提出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在智能铁路中的两方面应用:智能感知层安全保障应用和智能传输层雷达辅助通信应用。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可为我国铁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信息化智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智能建造是工程建造领域的发展方向,是新形势下铁路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当前新一轮铁路建设新形势,分析铁路建设领域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现状和不足,探讨高速铁路智能建造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关键技术和基础保障,为智能建造技术在铁路建设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在建设数字化智能铁路的大趋势下,依托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平台,初步构建以建设单位为主导的智能建造管理体系,对铁路工程全生命周期建设的新型管理模式和创新实践途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我国铁路建造技术日益先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铁路建造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BIM技术促进了中国铁路建造模式的革新和转变。在对国内外智能建造发展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深化铁路工程智能建造的内涵和特征,结合工程实践形成铁路工程智能建造7大技术支撑体系,有机融合信息技术与建造技术,介绍工程设计及仿真、工厂化加工、精密测控、自动化安装、动态监测和信息化管理等应用实践,提出BIM技术在智能铁路建设过程中的发展方向,为BIM技术在铁路智能建造过程中的深化应用,推进铁路建造过程的精益、智慧、高效、绿色协同发展,进而提升铁路建造技术,提高铁路建造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智能建造是工程建造领域的发展方向,是新形势下铁路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及电力工程智能建造技术指南》(Q/CR9257—2023)是铁路供电专业首个智能建造标准,本文对该标准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该标准明确了铁路供电智能建造总体技术要求,提出了智能建造等级划分和评估标准,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规范统一铁路供电智能建造技术要求、提升智能建造技术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应用基础设施,对铁路创新发展意义重大。系统分析物联网领域最新的国家宏观战略和铁路行业政策,提出铁路物联网的概念内涵和技术特征,全面回顾当前物联网在铁路的应用现状,并研究下一步铁路物联网的发展目标、总体框架、服务平台和智能应用。  相似文献   

8.
推行铁路智能建造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的需求。基于系统工程思想提出以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技术支撑的铁路智能建造系统架构,并基于此架构提出“三步走”实现路径;然后,对铁路智能建造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铁路智能建造是必经之路,当前我国铁路智能建造还处于初级阶段,设计单位应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为后期的中级阶段积累充足的数据。中级阶段建设各方应做好信息归纳整合,充分积累经验,这样在高级阶段才能融会贯通,充分发挥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设备等软硬件集成应用的优势,进而真正实现铁路建造智能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中国铁道学会七届十次理事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设立中国铁道学会智能铁路委员会的批复》(学秘[2020]58号)和相关管理办法要求,在中国铁道学会的支持和指导下,铁科院集团公司(国家铁路智能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新增设的智能铁路委员会的支撑单位,正在组织筹备成立智能铁路委员会。智能铁路委员会将聚焦"交通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和铁路行业重大需求,紧密跟踪前沿技术在铁路领域应用,积极组织智能铁路领域学术交流活动,持续推动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AI平台等领域的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欧洲加快研发基于5G的未来铁路移动通信系统(FRMCS),旨在实现由GSM-R向FRMCS系统的过渡;同时,多个国家围绕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等智能铁路领域开展了一系列5G技术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铁铺架施工跨度大、涉及学科和工序繁多,智能化要求高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款高铁铺架施工智能化系统,该系统采用B/S架构,MVC开发模式进行整体架构设计,采用ASP.NET语言实现动态Web网页,采用数据仓库技术和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挖掘。从组织施工调查模块、设计文件审核模块、竣工验收模块、完善移交模块等4个模块对平台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实际验证得知,文章开发的高铁铺架施工智能化系统运行稳定,实用性较好,对提高我国高速铁路铺架施工的智能化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概述我国铁路信号智能电源屏技术发展历程和现状,阐述无切换接点的铁路信号智能电源屏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如何实现智能电源屏技术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由于近几年智能型铁路信号电源技术发展较快,技术比较复杂,产品型号、种类繁多,使设计单位和使用单位在产品选型上出现了困难。本文对智能型铁路信号电源技术进行了定义和技术分类、性能比较。以便使设计和使用部门能比较全面的了解智能型铁路信号电源的新技术,达到在设计中正确选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智能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方向,数字孪生是建设智能铁路的有效途径,实景三维空间信息平台则是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中孪生铁路全生命周期精准映射与融合协同的重要基础和“铁路大脑”的神经中枢,也是复杂环境下铁路建设和管理信息化水平与品质保障的关键支撑。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铁路的发展背景和数字孪生铁路的潜在应用;然后提出了实景三维空间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与功能组成,探讨了多模态时空大数据高效组织管理、灾害风险信息自适应汇聚与智能服务等关键技术;最后,面向川藏铁路建设的紧迫需求和主要挑战,对数字孪生川藏铁路实景三维空间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作出了归纳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提出铁路智能客服总体框架,研究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的语义理解与处理,深度学习模型和用户画像等关键技术,解决铁路12306互联网售票系统(简称:12306系统)客服维护成本高、服务时间受限、培训成本高、线路忙、人为错误不利于控制等问题。研究表明,铁路智能客服可有效提高铁路12306系统客服接通率和客户满意度,提升铁路用户体验,树立铁路良好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铁路客服中心存在的依赖人工座席提供服务、服务效率低、用户体验差等问题,文章设计了铁路智能客服系统。该系统具有自然语言交互理解、智能知识搜索等功能,能够为旅客提供基于对话方式的拟人化的人机交流,有效地提升了铁路客服中心互动式语音应答(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人工替代率,快速准确地为旅客货主提供自助咨询查询服务。实践证明,所设计的系统较传统按键IVR模式人工替代率提升了20%,能够缓解人工座席话务压力,实现铁路客服工作质量和效率稳步提升,促进铁路客服中心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铁路客运车站作为实现综合交通线路一体化的重要节点,既是铁路旅客运输的基石,也是客运生产的信息源。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客运车站业务优化需求的激增,发展铁路智能客运车站将是大势所趋。本文基于对铁路智能旅客车站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智能车站“一个核心,三大领域”的系统构成,并从出行服务、生产组织、安全保障三个方面分析了客运车站智能化的主要业务功能,展望未来智能车站系统的发展趋势,以期对铁路智能车站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信息系统发展代际特征,基于云脑平台架构机理,结合铁路信息系统自身实际与发展目标,研究下一代铁路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建议预先开展云边协同与泛在互联、面向认知与智能处理等研究,以期为推进铁路信息系统高质量发展,以及铁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以铁路客运站为主体的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我国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为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的业务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智慧系统的研究成为大势所趋。文章针对现存问题,基于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各类业务需求和发展要求,阐明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智慧系统的建设目标,提出总体架构、支撑体系和应用框架,为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智慧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