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体泥驳甲板铰链构件尺寸由直接计算确定,常规的开体泥驳甲板铰链设计中,存在载荷取值主观性大、海况影响考虑不准确、应力衡准困难等问题,采用基于波浪载荷直接计算的开体泥驳甲板铰链设计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使用该方法对1艘1800 m3沿海自航开体泥驳的甲板铰链进行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甲板铰链疲劳寿命估算。结果表明,甲板铰链的高应力区出现在眼板与轴承支座的过渡处和铰链眼板自由边的中间部分,斜浪状态下波浪载荷对甲板铰链的影响最大,在开体泥驳甲板铰链的结构设计中应重视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2.
闫桂荣 《船舶工程》2013,35(3):16-18
介绍了开体式挖泥船上开体液压缸及主甲板铰链的设计方法,并以某小型1800m3开体泥驳为例,就船上开体液压缸、主甲板铰链、液压缸铰链的力学原理、受力计算、结构型式及尺寸校核等作详细说明,为开体式挖泥船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及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曹仁丹  成辰 《江苏船舶》2023,(1):11-13+48
针对开体泥驳总体设计时需满足“装得下”和“抛得出”的2个问题,以某型1 800 m3沿海自航开体泥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工作原理,对布置设计、上层建筑设计、铰链设计等关键技术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体泥驳兼有载重型船和布置地位型船的特点;在进行总体设计时,要着重考虑开体运动对船体的影响,特别是进行油缸舱、甲板室铰链和甲板铰链等关键位置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静载荷和动载荷因素,谨慎取值。  相似文献   

4.
开体泥驳开体与合体动作是依靠安装于船体上的2套大型铸钢铰链作为支点来实现的,其制造与装配技术是泥驳能否成功建造的关键。以3000m~3自航开体泥驳为例,主要介绍用于开体的大型铸钢铰链眼板的焊接工艺和在船上的装配工艺,合理安排和仔细把控工艺流程,使整个安装得以成功实施,并为以后同类型开体泥驳的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开体泥驳是辅助大型挖泥船疏浚施工关键设施之一。针对国内研发的4 000 m3大型自航艏吹开体泥驳,分析泥驳通过左右两个半体开启快速卸泥、在浅水区域卸泥、通过溢流筒装置实现不同装舱高度溢流、通过艏吹装置进行吹岸作业等功能特点,提出此类型船设计的关键技术,解决了船舶开体状态稳性、液压缸及泥舱密封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掌握了大型自航艏吹开体泥驳核心技术,为同类型船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董恩春 《上海造船》2017,33(3):31-34
结合开体泥驳的船型特点,对动稳性力臂(GZ)和排水量变化的数据进行对比,详细分析开体泥驳的稳性与其他普通货船稳性的区别。针对开体泥驳稳性的特点给出相应的理论计算方法,为开体泥驳的安全运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军 《造船技术》1997,(8):25-26
本文介绍了500m3开体泥驳的动力性计算及试验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自航开体泥驳结构设计的方法,推导了主惯性轴的转角和惯矩计算公式,给出了中剖面结构设计实例,并探讨了三艘开体泥驳的总强度。  相似文献   

9.
风机运输甲板驳是用于海上风机运输的海洋工程辅助船,近年来随着海上风力发电的兴起而迅速发展。本文采用全船有限元直接计算和 CCS规范计算2种方法对某风机运输甲板驳的结构强度进行评估,计算表明该船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同类型风电安装船舶的结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风机运输甲板驳是用于海上风机运输的海洋工程辅助船,近年来随着海上风力发电的兴起而迅速发展。本文采用全船有限元直接计算和CCS规范计算2种方法对某风机运输甲板驳的结构强度进行评估,计算表明该船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同类型风电安装船舶的结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深水防波堤抛填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青岛港董家口港区东防波堤水上抛石工艺,通过计算开底驳与开体驳抛填数据用以指导施工。采用开底驳、开体驳大范围主抛,甲板驳补抛以及通过翘板堆填,形成类似陆推的水上施工工艺,过程中扫海测深绘制直观断面图,有效控制堤身抛填质量及成本。顺利完成了董家口地区首个全部采用水上施工的深水防波堤。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1280m~3对开泥驳液压系统中的油缸铰链座的技术工艺准备,制造工艺及船台安装时舱内狭小区域的焊接措施和质保体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超尺度箱形驳需要通过直接计算进行总强度校核的要求,采用有限元方法,基于船体梁理论,通过研究不同舱壁设置时,甲板和船底参与总纵强度的有效性,提出了保证超尺度箱形驳按规范进行设计的总强度附加要求,即对不同尺度比的箱形驳设置最低数量的水密舱壁来保证超尺度箱形驳的总强度,从而避免进行复杂的全船直接计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船厂在焊接泥驳液压缸支座中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及以后采取改进焊接工艺后所取得的成果,可以提供给焊接工作者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5.
长江5000吨矿煤两用驳为钢质、单甲板、双壳体大舱口驳.由于甲板开口占船宽的85%,除了保证总强度和横向强度外,必须具有足够的抗扭强度.本文分析比较了该型驳船《分节5008》和《分节5010》三次实船扭转强度试验(原结构形式与两种加固结构形式)的结果.同时,提出了这类双壳大舱口船舶扭转强度的理论计算方法.用此方法对该型驳进行扭转强度计算并与实船试验结果相比较,其吻合程度是令人满意的.由于计算方法简便,又有足够精度,故对估算这类甲板大开口船舶承受外扭矩后的应力分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理论计算,对探讨加固方案时提出的三壳结构和放宽双壳结构进行比较,认为保持同样横剖面封闭面积的双壳结构能达到三壳结构的抗扭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军 《武汉造船》1998,(4):41-42
介绍了500m^3开体泥驳的动力性计算及试验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500m^3泥驳在设计中关于主尺度、船体结构和液压设备等主要技术问题的解决介绍了一种我国船舶建造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新型工程船舶-开体泥船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参照中国船级社《船体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对航行于中国沿海海域的77.15m甲板机动货驳的总纵强度进行计算,静水弯矩利用澳大利亚的M axsurf软件进行计算。波浪弯矩根据二维S、T、F线性切片理论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9.
宁波渔轮修造厂建造的我国最大的280米~3对开型泥驳其主要尺度如下: 总长44.7米水线长42米型宽7.6米型深2.8米满载吃水2.65米排水体积750米~3 泥舱容积280米~3 船体总段变形的控制,对船体建造质量的保证是非常重要的,泥驳泥舱总段的变形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泥驳作业是利用泥舱装泥前后重浮力差值,依靠油缸——撑杆——座架组成的控制机构使左右两个半体闭合。在沿着26米长的泥舱总段的底部设有带半圆形的密  相似文献   

20.
《机电设备》2021,38(4)
车辆转驳装置是海上转运车辆和物资的重要海洋装备,其结构的安全性十分重要。车辆转驳装置结构断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应力集中,主要发生在跳板的铰链处。通过结构的理论计算及有限元分析相辅相成,对30 m车辆转驳装置的分部件及整机结构进行强度校核,并进行结构优化及轻量化设计,跳板主体结构通过肋板或筋板配合使用避免过度出现应力集中区域。本文详细分析了跳板的破坏机理及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跳板强度的影响,为以后车辆转驳装置的改进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