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中国的北极航线机会和威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而变得愈来愈重要.在分析北极航线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开辟北极航线的机会和威胁.机会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开辟能够降低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北极航线具有巨大旅游价值、亚洲的高纬度港口将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等方面;威胁主要表现在北极航线的价值属于资源拥有者、我国企业面对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的南北方经济将会受到不同影响等方面.进而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国家战略,并从中国航运企业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不断消融,北极地区的航运活动在未来几年将出现增长,但北极地区充满挑战而且环境多变,因此风险管理将尤为重要.一些船级社为应对在北极地区的航运风险,提出了相关策略,致力于支持全球的利益相关者,并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相似文献   

3.
未来北极航运的发展离不开船员的贡献.然而,相对于目前成熟的航道而言,北极航道的特殊地理位置,航道内浮冰分布密集,水文气象复杂多变,缺少准确可靠的海图、通讯系统、助航设施、港口接收设施备;另外,针对北极航道国际立法还不完善,商船在北极航道航行还要面对北极沿岸国家的许可和通航管制.这给北极船舶的航行、停泊等增加了安全隐患和困难,同时对北极航行的船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由于北极航行的特殊性,能够满足北极船舶安全航行的船员少之又少,而随着北极航道的全线开通,有高纬度、冰区航行资质的船员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参与北极航运事务较晚,能够投入北极航行的船员更是缺乏.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对北极航行船员的培训,制定完善的冰区航行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日渐明显,北极地区丰富的油气和矿藏资源以及使亚欧大陆之间海运距离显著缩短的国际航道,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全球的目光.虽然目前北极开发受到天气变化、国家政治、环境保护及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业界对于开发北极的热情依然只增不减,而中国“十三五”规划更是将极地科学作为战略研究重点之一,这也让北极开发的“蓝图”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5.
北极航道通航的重要意义及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北极气候逐渐变暖,北极冰盖加速融化,北极航道全面通航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北极航道将成为中欧、中美货物运输新通道,挑战传统远洋运输航线,改变国际航运格局,对我国未来航运事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北极航道通航带来的全球性影响以及对我国经济、航运格局、能源格局以及地缘环境影响等角度,通过分析北极航道的历史与现状、全面通航所带来的优势与劣势,提出我国应对北极航道通航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6月,中俄两国签署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将两国的北极可持续发展领域,进一步拓展至北极航线开发利用、北极地区基础设施、北极资源开发、北极旅游、极地生态环保与极地科考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中国参与北极航线国际机制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北极航线问题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能失去话语权.而要争得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上的主动权,更应对可能的参与障碍进行战略思考.通过对北极航线问题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参与北极航线问题国际机制的可能方式,并探讨了参与北极航线问题的可能障碍,以及应采取的策略,从而为我国的北极航线问题上的利益争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0引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极地冰融,出于经济效益考虑,越来越多的船舶选择极地航道通行。以北极为例,北极航线一旦开通,将大大缩短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运输距离。图1为传统航道与北极东北航道的比较。从东亚到西欧的海路运输,如果走苏伊士运河,其航程为1. 8万~2. 0万km,而走北极航线则仅为1. 2万km,可以缩短30%~40%的距离,经济效益显著。然而,日渐增多的船只也带来通  相似文献   

9.
《航海》2017,(5)
正名为SEDNA,为期三年的研究项目已启动,以解决北极船舶运营的安全和效率问题。其目标是开发"安全北极船桥"(Safe Arctic Bridge)。其设计和布局将侧重于北极的航行要求,针对浮冰、天气和海图数据缺乏问题。安全北极船桥将使用增加的现实感来提高情景意识,并支持船员作其决定。其将在虚  相似文献   

10.
正为降低现有石油运输模式的政治风险和石油运输成本,寻求新的石油运输通道,本文将对北极地区的石油资源储备进行分析,将北极东北航道航线与现有石油运输航线里程进行比较,并为油船冰区安全航行提供指导性的建议,从而为北极东北航道石油安全运输提供指导和借鉴。一、北极地区石油资源分析北极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尤其常规石油和天然气储藏量巨大。据HIS Energy公司调查数据显示,北极地区已发现石油储量约600多亿桶、凝析油储量80  相似文献   

11.
正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签署命令,批准了2035年前俄罗斯联邦北极地区国家基本政策,以提升俄罗斯北极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保护北极环境和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俄政府北极政策提出,到2035年,要使北极航线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运输动脉,为此俄罗斯将实施一系列水文、气象、导航方面的建设;推进北极地区港口建设和现代化,扩展机场网络,增加通往定居点的公路,改善通信服  相似文献   

12.
胡冰  于淼  李志远  王德禹  陈晓东 《船舶力学》2021,25(8):1001-100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覆盖范围的日趋减小使得北极航道的夏季通航性不断提高.与通过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线相比,北极东北航道可以节省欧洲和亚洲之间近三分之一的航行距离.然而,北极海冰不可避免地为北极航运带来极大的挑战.为此,在2018年夏季窗口期期间在中远"天佑号"东北航道航行过程中对航线冰情开展了走航观测.通过船载摄像机对航道中的海冰视频图像进行采集,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海冰密集度进行提取.数据显示,窗口航道中海冰类型主要为低密集度的碎冰且部分碎冰内部夹杂着冰脊,其中平均密集度为17.8%,而最高值可达80%.此外,将视频数据与遥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数据在低密集度(0-0.2)时存在一定的低估,而在较高密集度下则偏向高估.  相似文献   

13.
正北极航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全球航运业愈来愈多的关注与投入。自2013年8月中远麾下"永盛"轮首航北极航道始,短短5年间,中远海运已有10余艘多用途船先后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实现中欧间海运的"短时距";另有一批亚欧船东将散货船、油气船、拖船、科考船及邮轮等投入北极航线。2018年8月,马士基航运3 600TEU集装箱船"Venta Maersk"轮首次以海参崴为始发港,试航北极航道,直达欧洲,由此将  相似文献   

14.
北极航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玉墀  牟珩  姜玉 《世界海运》2011,34(10):12-15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人类将关注的目光集中到北极。结合大量资料对北极航线的范围、主要探险史、航道现状等方面作出初步分析,探讨东北航道与北方海航道的区别,预测北极航线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北极 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对这片土地的观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善意、真诚的,但这也让专家们难以区分、难以判断.但有一件事情却是可以肯定的:随着气候的变化,北极为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与个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与挑战.然而,现在人们对北极的认识还存在着诸多误区. 误区一:北极是一片无人区,无入主张权益,无人监管. 事实上,北极地区拥有400万左右的居民,每年创造的经济总量在2300亿美元左右,对该地区进行行政管辖的国家有8个,分别是俄罗斯、芬兰、挪威、瑞典、冰岛、格陵兰(丹麦)、加拿大和美国.就北冰洋的近海而言,大部分沿海水域都在不同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内,延伸部分也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管辖之下.换句话说,北极既不是无人主张权益的地区,也不是封闭的军事区域,它受不同的国家管辖,且遵守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6.
北极海运对北极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从船舶正常操作、意外事故等方面定性地分析北极海域日益增多的海上运输活动对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海上运输活动将对北极海洋、大气、生物等方面产生潜在的威胁和显著的影响。因此,各相关组织和国家应在法制建设、设施完善、科学研究、技术革新等方面加强合作,在尽量减轻海上运输活动对北极生态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北极地区的海上运输,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事》2010,(11):19-20
<正>船舶溢油污染对北极生态的影响是不可预估的,如果不从环境保护角度妥善管理北极航线,将会对该水域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北极区域的环境问题更需要各国之间携手合作。因为,北极与全球环境的相互作用密切,北极生态系统的破坏必然会引起全球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8.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3,(7):11-14,128,129
虽然目前中国商船的北极航行之路充满艰辛,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这条航线也孕育着无限商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乐观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期,北冰洋"黄金水道"开通成为可能。"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将成为北极航线的两条主要航道。一旦这两条北极航道常年开通,将成为联系东北亚和西欧,联系北美洲东西海岸的最短航线,可以节约大约40%的海上运输成本,届时北极航线可能成为苏伊  相似文献   

19.
正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编辑的中文版《北极航行指南(西北航道)2015》于近日出版发行,该指南将为计划航行北极"西北航道"的中国籍船舶提供海图、航线、海冰、气象等保障信息服务。北极"西北航道",是指从太平洋经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通过美国阿拉斯加北岸、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再进入北大西洋的航线。这条  相似文献   

20.
专家     
北极航道开通将使重心北移
  8月8日,中远航运“永盛轮”北极东北航道扬帆起航,计划用33天时间前往欧洲。此次首航,是中国商船首次尝试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
  江南社会学院陆俊元教授分析认为,北极航道开通不仅会直接改变原有的世界海洋运输格局,还将使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整体提升。新航线将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催生一些新的居民点,促进现有港口、城市规模壮大,航线经过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也将随之增强。
  同时,新航线将分散一部分原有航道的贸易货物,降低原全球航运线的分量和地位,航线所在国的影响和地位也将受影响。地球中路战略地位下降,北极地区战略地位抬升,这种变化将导致世界重心向北方偏移,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