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对乌鲁木齐市主城区机动车停车状况调查结果,分析了目前主城区停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国内外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乌鲁木齐市未来停车需求特征,确定了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并对主城区规划年停车需求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乌鲁木齐市主城区停车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需采取停车控制策略,降低因停车泊位需求量过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供需平衡的城市路内停车合理规模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峻  张辉  梅振宇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1):120-124
分析了影响路内停车需求和限制路内停车泊位供应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确定城市中心区路内停车泊位总体规模的方法:利用城市规模、经济水平等城市宏观指标对路内停车需求进行预测;同时,考虑路网容量,在路网饱和度允许的约束条件下以出行者的广义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从而来确定与路外停车相匹配的路内停车泊位供应规模;然后,比较路内停车需求与路内泊位的供应能力,在尽量满足供需平衡的前提下再考虑管理、周转率等因素。给出建议的路内停车总体规模,为城市中心区的路内停车规划提供依据。文章最后给出实例估算,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停车信息是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与基础, 被广泛认为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停车难问题。鉴于停车信息在解决停车问题中的重要性, 研究了基于粒子群和LSTM模型的变区间短时停车需求预测方法。为充分发挥数据在提高模型预测精度的作用, 提出了以马尔可夫生灭过程为基础概率转移模型, 将停车到达率、离开率量化车随时间变化的停车需求, 通过标定实际的停车到达率和离开率, 确定预测模型的动态预测间隔与时段; 采用LSTM网络作为基础预测模型, 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网络参数。以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停车场为研究对象, 按工作日与非工作日分别对停车数据进行预测并与其他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提出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在工作日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2.53辆, 均方误差为11.89辆; 非工作日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2.32辆, 均方误差为10.89辆。   相似文献   

4.
结合停车需求特点分析了停车需求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停车需求预测模型,该模型主要是通过对城市中心区停车需求的经济、土地、交通的特征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明确了影响停车需求的主成分,简化了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消除了网络输入之间的相关性,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实现了公共停车需求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5.
针对医院停车特性,以实际工程为例,利用出行吸引模型,以门诊病人、探视人员和工作人员三类人群进行分类,预测医院停车需求。研究中通过交通调查获得了大量翔实的数据,对医院各群体的出行特点和停车规律有了详细了解,为今后医院停车需求的预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居住区的停车问题,更好地规范停车供给、促进居住区动静态交通的协调,通过调查与分析居住区的停车供需现状,分析了中国城市居住区停车配建标准的现存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结合潍坊市居住小区的停车特性,对建筑物进行了更加合理、细化的分类,并把商住楼单独列为一类,对现状停车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居住区停车需求率预测模型;根据停车需求率预测值,应用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区位系数、区位修正系数和建筑物类别修正系数对停车需求率预测值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系数并结合城市自身特性制定居住区停车配建标准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停车需求率预测提供依据,使停车配建指标的制定过程更趋于定量化.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不确定需求下的停车设施选址问题,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出行数据的停车设施选址规划方法。该方法基于居民通勤数据估计停车需求、识别备选停车设施点,并以停车设施的建设维护成本、停车设施到停车需求点的步行距离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不确定需求下的停车设施选址优化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基于北京市2021年9月—11月的居民通勤数据,针对海淀区中关村附近区域,构建并求解模型,并对建设维护总成本变化与停车需求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停车设施点的最优配置数量及其车位规模会随着停车需求被满足的置信水平(即实际停车需求小于或等于停车设施容量的概率)的提高而增加,且当置信水平达到0.9时,建设维护总成本变化显著提高,此时停车设施点的数量为30个,停车位总数为28 862个。此外,建设维护总成本对停车需求不确定性水平较敏感,会随着停车需求不确定性的提升而增大,在停车需求不确定性水平分别为0.4,0.5,0.6时,停车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相对总成本变化率分别为1.25,1.75,2.25,而在同一置信水平下,停车需求不确定性越高,相对总成本变化率越大,相对总成本对需求不确定性也较敏感。本研究对停车设...  相似文献   

8.
以实际工程为例,基于项目实际数据,将医院人员划分为门急诊病人、探视人员和工作人员三类人群,按照各类构成人员的需求进行停车位预测,分析各个群体的出行特征以及停车特性,计算停车需求,为今后医院停车需求的预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停车设施应用越来越多,智能停车服务机器人停车场(库)已成为未来发展智能停车场(库)、无人值守停车场(库)技术的主要方向之一。而当前尚无针对智能停车服务机器人停车场(库)的相关设计规范,实践中急需相关规范指导。结合编制完成的《智能停车服务机器人场(库)工程设计规程》(简称《规程》),以及智能停车服务机器人场(库)相关工程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了智能停车服务机器人场(库)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的概念和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建设指标,13个二级建设指标,50个三级建设指标的面向智能停车服务机器人停车场(库)工程设计关键技术指标体系,详细介绍了每个建设指标的基本概念和《规程》基本规定。本文研究内容有助于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准确理解和应用本《规程》,有助于指导智能停车场(库)的设计和建设,有助于推进停车场(库)的智能化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停车诱导系统(PGIS)诱导效率的评价问题,对停车诱导产生的效益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建立了评价的基本模型,介绍了评价算法,并通过VB编程语言编制仿真程序,分析了诱导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可能的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11.
汇集在综述了第五届国际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修复会议的有关论文,按六个方面:(a)混凝土路面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b)混凝土路面建筑和使用性能;(c)混凝土路面接缝;(d)碾压式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e)连续钢筋混凝土;(f)路面噪音,着重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和方法。分三期连载,本期刊载(e)、(f)两部分。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中难以长期、精准地预测车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参数化车速预测方法,利用传感器和GPS提供的前瞻数据预测车辆的速度轨迹。首先根据整车动力学和车辆停车转弯趋势建立基于智能驾驶员模型(IDM)的车速预测算法;然后,从NGSIM公开数据集中筛选数据用于参数标定及仿真;最后,利用遗传算法(GA)对算法参数进行标定。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速预测算法在通畅或拥堵的交通环境中,对于长期车速预测均有较高的精度,误差可控制在8%~13%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自行车交通可达性强、经济实用,能有效弥补城市轨道交通的缺陷,两者衔接更加符合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发展战略。基于多式联运理念,提出“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自行车交通(Bicycle Traffic)”模式(简称“U&B”模式),在分析现有轨道交通换乘站自行车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基础上,综合国外经验与Logit模型,研究“U&B”模式下自行车停车需求预测模型。最后提出自行车停车管理改善策略以加速“U&B”模式实现“无缝衔接”,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河北邢台市区公共停车设施现状,利用调查数据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规划用地及较高机动化要求对邢台市区公共停车需求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邢台市区公共停车设施近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余涛 《汽车运用》2010,(5):47-47
仪表预测法 汽车上各种仪表指示车辆各系统的工作情况,行驶中,如果某仪表指示读数异常,就说明车辆有了故障,应立即停车检查并排除。 声响预测法 行车中,如汽车发出异响,表明其有些部件存在故障,应停车检查排除。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方程x^(n)(t)+p(t)f(x(t),x(g(t)))=r(t)的振荡性,得出振荡解的渐近性结论和振荡解与非振荡解渐近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方程y(x)+p(x)y(x)=f(x)振荡解的充分条件,非振荡解为正解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以及非振解的渐近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及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停车问题已成为诸多城市的难题。本文在分析了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供应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停车设施供应与停车需求关系模型以及停车设施供应与路网容量平衡关系模型,对如何合理确定城市中心区停车泊位供应量进行了探讨,并在浙江省台州市滨海工业城启动区块的停车设施供应规划中得到应用,可为我国城市中心区静态交通设施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停车引导和信息系统:——ITS在停车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涛 《国外公路》2000,20(2):4-6
目前中国大城市停车问题日益严重,对先进的停车管理技术需求日甚。文中介绍了停车引导和信息系统在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地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它的结构、设计和控制方法以及发展情景,最后总结了该系统的效果并提出了中国应及早引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方程x^(n)(t)+p(t)f(x(t),x(g(t)))=r(t)的振动性。和出了振动解的渐近性结伦和振动解与非振动解渐近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