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从创作风格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池莉在作为“新写实”代表作家之外的另一种意义。通过对其九十年代的“都市传奇”及家庭中两性关系的探索,就会发现作品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鲜明的市民意识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显示了作家一种自觉、成熟的创作风格,也揭示了池莉在文坛上能够持续走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学总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随之变化。透过此期走红的畅销书作家池莉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转型期文学精神的变异和分化,它体现着中国当代文学甚至是当代文化的一种世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是和近代科学文化输入中国的过程相一致的。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从“中体西用”、“进化论”到“阶级斗争论”,这是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一种理解、一种选择,不是“误译”、“误读”。同时,在这选择过程中丢掉的不是伦理学,而是近代科学所确立的科学理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文化界对池莉小说的评价各有千秋,尤其是她对普通市民生活的关注受到了广泛认同。然而,认真研究其小说的社会文化内核,可见其独有的女性视角中对中国当代女性的觉醒、突围、成熟的演绎,重构了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5.
“全球治理”理念是在冷战结束和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也是对世界事务治理方式转变的新认识,但是迄今中外学术界对“全球治理”理念依然充满争论。然而,如果将其视为一种“结构”、一个“过程”和一项“分析架构”,那么“全球治理”理念还是有其相当的合理性。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全球治理”理念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非政府组织作为新兴国际关系行为体,是全球治理目标的重要承担者。非政府组织通过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制度安排体现自身价值,从而映照全球治理的价值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作为女性主义作家的林白在其近年来的作品中有了明显的风格转变,从长篇《万物花开》到新作《致一九七五》,不仅在题材方面有所超越,更重要的是作家的创作视角和观念发生了转变,尤其在《致一九七五》中明确地展示了注重底层社会和人们的情感世界的民间立场,由此显示了一种作家走向更为成熟和宽广的创作道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新写实小说曾以迥异于现实主义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征服了众多读者,为当代文学创作注入了新鲜活力。文章详细分析了新写实小说兴起的文化背景、文本的艺术特色、优势与缺陷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对新时期这一重要的文学潮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政治学之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0世纪 90年代末 ,“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争论。这场争论从政治学的角度观之 ,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自由与平等的优先性问题 ;二是有关社会公正问题 ;三是民主的制度形式。本文认为 ,“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政治学之争是知识分子对转型中国的人文关怀 ,虽然两派争论的学术含量不高 ,但其争论的意义超出了争论本身。只要社会在变革 ,思想的交锋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意识形态领域里,学术界对“新蒙昧主义思潮”的泛起和蔓延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相应地国际国内一大批社会人文主义科学家倡导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一场大规模的“新启蒙运动”。“新蒙昧主义思潮”中的“宗教政治蒙昧主义”对宪法政教分离的原则与宪政已经和正在造成重大冲击并产生了消极性影响。对此,宪法学术界应当予以严肃的对待。本文从宪法作为非确断性的社会评价系统的职能角度,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红字》看霍桑的自我分裂与白日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儿.霍桑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作者认为,根据弗洛伊德的“白日梦”理论与创作家的“自我分裂”的观点,霍桑将自己精神生活中矛盾冲突的几个方面体现在丁梅斯德、海斯特和帕儿身上:丁梅斯德体现了作者的迷茫和彷徨;海斯特代表了一个思索的霍桑、一个叛逆的霍桑、一个无奈的霍桑;帕儿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人性和人类真诚情感的向往,是作者构建的一个属于自己,也属于大众的“白日梦”。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两课”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太理想的现象,本文提出了在“两课”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新体系,分析了“两课”教学走社会实践之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报道中,“引进”一词被频繁使用。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的是一条“引进学习”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从技术到产品、从生产管理到营销理念,“引进学习”体现在汽车工业的方方面面。“引进”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技术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工与协作。模仿和学习的发展模式,对于引进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否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与全球顶尖水平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为自己自觉设定的实践志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理论志趣的实践体现。新哲学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理论志趣和中国共产党人“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之下所进行的学术探索。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列宁阐发的“灌输论”披人们误解为一种生塞硬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遭质疑和否定。为了廓清认识,论从“灌输论”提出的历史背景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它是一种具有鲜明目的性、主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其精神实质是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并以之为基础论述它在新社会条件下践行的深远意义和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背景 “十一五”期间,是上海筹办世博会,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的重要时期.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继续快速发展,无论从发展的大环境来看,还是从行业本身来看,上海城市道路、公路发展都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6.
王安忆、池莉是当代文学史上描写女性成长较有代表性的两位作家,本文以她们近年来的两部长篇《桃之天天》、《所以》为研究文本解读,发现在女性成长过程中,女性的命运挣扎和生命痛感方面呈现出较多的相同性,表现出潜在一致的叙述主基调。论文试从母女关系、恋爱婚姻、男性“死亡”三个层面分析女性成长中的生命律动。女性在成长道路上历经磨难,饱受男性的伤害,但她们没有走向另类与乖僻,而是认真向善,自尊自强,显示了女性独有的精神之美、人性之光辉。  相似文献   

17.
严歌苓,当代北美“新移民文学”的代表性作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她的小说着眼于女性,解剖女性的生命与情感,从多个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通过分析移民小说《扶桑》和《少女小渔》中女主人公形象,来探讨处于弱势的女性体现的最原始最本真的母性。  相似文献   

18.
"犹太性"是指犹太作家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与犹太文化或宗教相关联的一种思想观念,主要体现在某犹太作家本人或其作品中人物的思维方式、心理机制以及任何能表现犹太人生活、性格、语言、行为等特点的东西。犹太裔作家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展现的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流浪及其"滞后"心理等特征隐蔽地表现了该小说的犹太情结。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汽车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越来越重要了,而汽车驾驶也从作为一种职业逐渐变为一种必备的个人技能。一边是各地汽车驾校人满为患,另一边来自交通管理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初出驾校的新驾手们已经成为车祸这一“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技术生、经验少加上自信心不足,是该群体诱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从大量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分析了全球化语境与全球化文明发展的关系,认为从语境入手是研究和建构全球化新文明形态的重要手段和线索。在建构“全球化文明语境”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其中所蕴涵着的各种话语方式、内容和机制的争论,反对“无语境化”和“泛语境化”两种倾向。只有明确建构全球化文明语境与全球化文明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从话语语境的自由、平等、差异和共同参与入手,营造出一个众生皆有说话权利的全球化文明生成机制。“全球化文明语境”是建构新的全球文明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