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铁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及其与碱性水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初步考察铁型强酸性树脂与碱性树脂混合床的脱盐效果及树脂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2.
铝型树脂混合床制取脱盐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铝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与强碱性阴树脂混合床制取脱盐水的工艺方法及其再生过程,通过树脂改性提高再生废液的持续利用价值。从而消除对受纳水体的污染,并且降低系统的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铝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与强碱性阴树脂混合床制取脱盐水的工艺方法及其再生过程,通过树脂改性提高再生废液的持续利用价值.从而消除对受纳水体的污染,并且降低系统的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4.
以反应性离子交换和化学平衡为基础,通过正交实验探索失效的弱型混合离子树脂与新生氢氧化铝凝胶的反应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凝胶与弱型混合树脂的作用能使部分阴树脂再生为游离胺型,部分阳树脂转化为羟基铝型,树脂再生度高于希劳塞姆法,显示出两性氢氧化铝凝胶的促进作用.预料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沥青的使用性能与其化学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酸碱角度出发,建立了沥青化学组分分离方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沥青分为中性分、酸性分、碱性分及两性分,确定了沥青IEC组分分离方法中沥青最佳用量为10 g及其冲洗各组分所用的溶剂,得到了沥青化学组分含量范围:中性分含量在60%72%之间,酸性分则在6%72%之间,酸性分则在6%14%之间,碱性分的含量为12%14%之间,碱性分的含量为12%27%,两性分的含量在4%27%,两性分的含量在4%10%。IEC应用于沥青组分分离对沥青性质的后续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选择目前市场常用浅色树脂胶结料,采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block polymer,SBS)改性剂提高树脂胶结料的技术性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专用高黏改性剂A与SBS复合改性的方法,使树脂透水沥青混合料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pen graded friction course,OGFC)-13的路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结果表明:当SBS与树脂沥青的质量比为0.13时,可满足改性树脂沥青的技术要求,但难以满足OGFC-13高温稳定性要求;高黏改性剂A与SBS树脂沥青的质量比为0.09时,复合改性SBS树脂沥青混合料OGFC-13的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且抗飞散、抗车辙、抗水损害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EDTA模拟水体中污染阴树脂的有机物,考察了铝型树脂及混合床在与EDTA溶液接触过程中EDTA在树脂上的分布情况,判断铝型树脂减轻阴树脂污染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反应性离子交换和化学平衡为基础,通过正交实验探索失效的弱型混合离子树脂与新生氢氧化铝凝胶的反应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凝胶与弱型混合树脂的作用能使部分阴树脂再生为游离胺型,部分阳树脂转化为羟基铝型,树脂再生度高于希劳塞姆法,显示出两性氢氧化铝凝胶的促进作用.预料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EDTA模拟水体中污染阴树脂的有机物,考察了铝型树脂及混合床在与EDTA溶液接触过程中EDTA在树脂上的分布情况,判断铝型树脂减轻阴树脂污染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乙烯基酯树脂为基体、碳纤维预浸布为增强体、环烷酸钴为促进剂、KH550为偶联剂、过氧化甲乙酮为固化剂,制备乙烯基酯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固化剂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配比为100∶4时,复合材料的交联固化程度最好,弯曲强度达217.76 MPa,弯曲模量达14734.97 MPa,玻璃化转变温度达106.03℃,热分解温度达399.81℃,SEM图观测可知碳纤维表面有较多胶液,树脂与纤维排列紧密、黏合牢固,纤维断裂整齐,界面结合性能也最好。与经氧化处理复合材料相比,未进行碳纤维表面酸氧化处理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性能提高了16.2%,弯曲模量提高了13.0%,但物理、化学耐热性比较差。  相似文献   

11.
以MgCl2·6H2O为原料,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致沉剂,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制备了纳米MgO粉体.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MgCl2的起始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煅烧温度和时间对MgO粒径及物化性能的影响,用XRD、SEM、TEM对纳米MgO进行了表征,并考查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利用.结果表明,制备纳米Mg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gCl2浓度为0.2mol/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8h,煅烧温度及时间为400℃煅烧6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MgO具有规则的六方片状结构,平均粒径大小为10nm左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对MgO的产率和形貌不产生影响.与其他制备纳米MgO的方法相比,该工艺成本低、污染小、产率较高,具有一定的环保效应,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几种离子交换与电化学结合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如填充床电渗析、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电化学离子交换等.EDI和EIX及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过程的电流效率与膜性能及电极上的法拉第过程关系密切,使离子交换与电化学结合技术及理论上升一个台阶.也必将使离子交换应用技术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3.
超细ZnO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表面修饰可提高其分散性和功能化.试验中采用超重力-离子交换耦合体系,以硝酸锌为原料,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为交换介质,简单、高效的合成超细ZnO粉体;利用离子交换纤维对己酸修饰剂的活化吸附作用,实现ZnO在合成的过程中的同步表面修饰.通过SEM、XRD、IR等表征结果的分析,证明在合成的过程中进行己酸修饰,不但极大的降低产物的粒径、提高产品纯度,还制得花状结构的ZnO.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离子交换,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 MBR)组合工艺处理硝酸胍废水.主要研究了树脂对硝酸胍的吸附、再生,结果表明:硝酸胍浓度为7.1 g/L,吸附流速控制在0.79 L/h,再生流速控制在0.39 L/h,再生剂选用4倍树脂体积15%硝酸钠时可以很好地实现树脂的吸附、再生.离子交换,A/O MBR组合工艺对硝酸胍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硝酸胍废水氨氮值在200 ~ 300 mg/L之间通过树脂旨处理后,出水氨氮平均值为1.8 mg/L,去除率可以达到99%;A/O MBR出水硝酸盐氮平均值为1.3 mg/L,去除率达到99.3%,MBR出水COD值可以达到20 mg/L以下.  相似文献   

15.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液的综合利用: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以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液为原料制备复合絮凝剂,经加工调整后,再生过程中没有利用的离子及脱附的离子全部得到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美国J.P公司生产的ConquestCrystal水晶瓷抗过敏复合材对86例患者共123颗前牙进行美容修复,随访两年从强度、稳固及密合度、色泽等多个方面对修复体进行评价,总有效率90.23%。经临床应用,认为该复合材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前牙美容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以江西奉铜高速公路B14合同段桥梁施工为例,对其低温下使用环氧树脂砂浆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提出合理适配值.  相似文献   

18.
强碱性石料与阳离子乳化沥青的配伍性差是我省稀浆封层技术推广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石料与乳化沥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根据石料的化学成份和乳化沥青的电荷性质,采用阴离子、非离子乳化剂复合的技术路线研制新型乳化沥青,较好地解决了辽西地区强碱性石料与阳离子乳化沥青配伍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Casting simulation tool ADSTEFAN is useful to design casting technology of complicated iron castings.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solidification analysis, special methods were taken to carry out the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shake-out timing for large sized iron casting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se analyses are effective to iron casting production. During the research of cast iron semi-solid process, to predict and control the influence of inclined cooling plate on flow and heat transmission of molten ir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model has been built in this study. Flow field simulation considering temperature field was carried out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satisfied with the practica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