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大连市风景区节假日旅游交通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连老虎滩景区为基本点展开调查,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对交通的影响,如:年龄、性别、职业、旅游方式等.同时也对大连老虎滩景区周围的路况和停车设施进行了实地勘测,分析了节假日旅游交通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用来满足旅游交通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区综合交通规划有其自身特点和特殊性,常规的综合交通规划思路和方法不完全适用于旅游景区的综合交通规划。本文在分析了旅游景区综合交通规划的特征下,提出了旅游景区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关键问题,并以长白山综合交通为例,以实证研究分析了旅游景区综合交通规划的思路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基于旅游交通出行链的山地旅游交通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定义旅游交通出行链的基础上,时山地景区的旅游资源及客源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山地景区所特有的旅游资源垂直带谱分布特征,提出山地旅游交通发展战略及交通模式.可促进山地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三清山是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伴随着不断提升的景区知名度,交通问题也愈发突出:在景区内部,游客自驾车、旅游大巴车、游人、景区居民交通、过境交通混织,加上停车设施不足导致临时路边停车、出入车辆交织、游客滞留,解决景区交通问题迫在眉睫。开展景区旅游交通需求预测,对解决景区交通问题,实施景区畅通工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三清山为例,探讨景区旅游交通需求生成机理,提出景区旅游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武功山景区对外旅游公路为研究对象,对旅游交通的层次和旅游公路的定位进行了定义,并结合案例武功山景区发展格局、交通需求和周边交通网布局,提出具体的景区旅游交通组织方案和对外旅游公路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定义旅游交通出行链的基础上,对山地景区的旅游资源及客源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山地景区所特有的旅游资源垂直带谱分布特征,提出山地旅游交通发展战略及交通模式,可促进山地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旅游景区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假日大规模集中的旅游交通出行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旅游高峰期,大量游客涌入旅游景区,导致旅游地交通混乱。通过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景区的实地调查,得到不同旅游者出行行为特性,并利用非集计模型研究旅游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得到影响游客出行交通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对旅游景区周边交通设施的配置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旅游城市形象和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对前瞻、规范、整合的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杭州市从现状普查分析、景区指引系统设置方法确定、景区指引系统改善规划、景区标牌后续管理四方面编制了新一轮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系统规划。通过类比归纳,从杭州经验中总结出普遍适用的系统构建方法。主要从景区的筛选与分类、指引范围的确定、指引路径选择和标牌设置原则等几方面,提出旅游城市指引标识系统规划的相关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旅游景区新建公路交通量的预测主要采用4阶段法,但该模型对隐性交通需求反应不敏感,同时也没有考虑到景区本身的环境容量限制,针对不足,文中通过对传统的交通生成预测模型进行改进,突显旅游特性,弥补对隐性交通需求的估计不充分,在交通分布预测阶段以景区环境容量为约束条件进行交通分布预测,并以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的东、西山连接线工程为例给出对旅游景区新建公路交通量的预测过程,并验证模型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以旅游交通的出行特性为基础,本文提出旅游交通规划的"三步曲"方法:即旅游的概念规划、详细规划和特色规划.通过对宁波东钱湖地区的规划实践,运用这种"三步曲"方法确定了旅游区与客源地的空间形态联系、旅游交通的线网布局及景区交通设施的具体形态,并将交通的旅游特色根植与交通规划的每个环节.用这种方法规划的区域具有旅游特色与交通网络结合紧密,设施与空间布局合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地旅游城市交通规划的特殊性,对重庆市彭水县旅游交通现状进行研究,理清旅游交通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彭水县旅游资源特点,根据彭水县目前交通状况对其交通需求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确定彭水县旅游交通规划目标与原则;最后提出适合彭水县的旅游交通规划,促进当地旅游社会经济的发展。彭水县作为典型的山地旅游城市,其交通规划对其他同类型城市的旅游交通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区双车道旅游公路交通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区双车道旅游公路的交通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定量分析.基于交通量的分析结果,从旅游旺季节假日前后旅游公路交通量增长的角度将旅游公路分为A、B、C3类.速度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山区双车道旅游公路的现状车速偏高;陡坡路段速度离散性较大.这不仅与货车比例等交通组成有关,而且与陡坡路段自身的道路特性也有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扬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蜀冈-瘦西湖风景区作为扬州市代表性旅游景点,紧邻老城区,交通现状与发展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与传统路网格局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提出从陆地交通、水上交通两方面统筹安排、合理组织景区交通问题,并分别对区域交通、外部交通、内部交通、水上旅游线路、水上码头设置和水陆旅游衔接等进行了优化。同时,在充分保护风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安全保障义务是近年来在我国侵权法领域得到确立的新型义务类型。旅游交通安全保障义务作为这一义务的一种,既集中体现了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和特征,同时又具有其自身所特有的内涵和特征。本文对旅游交通概念、旅游交通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规定、内容、责任等进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杨松 《城市交通》2012,(4):35-41
绿道建设是提升非机动交通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顺义区绿道系统规划将绿道定位为"景观体系纽带、绿色交通主干、特色旅游线路"。针对"绿色交通主干"定位,对顺义区非机动交通环境现存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统筹整合"的规划策略,包括用地统筹、整合设施、统筹设计三个方面。在规划策略的指导下采用线路适宜性评价的方法进行绿道线路规划,确定了由11条绿道线路构成的绿道系统,其中中央大街绿道、空港绿道、京密路绿道是以绿色交通为主要功能的绿道线路。绿道系统规划成为解决非机动交通系统连续性不足、衔接不畅、品质不佳等问题的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16.
地名文化凝聚着一个地区多年的历史文化,而在当今的旅游公路建设中,对这一宝贵资源的利用研究明显不足。以神农架木鱼坪至兴山昭君桥旅游公路为例,分析地名文化资源内涵,结合旅游公路建设特点,提出在公路设施命名、标志牌设置、景观规划设计中利用地名文化的建议及相关的原则与方法,对于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名文化凝聚着一个地区多年的历史文化.而在当今的旅游公路建设中,对这一宝贵资源的利用研究明显不足。以神农架木鱼坪至兴山昭君桥旅游公路为例,分析地名文化资源内涵,结合旅游公路建设特点,提出在公路设施命名、标志牌设置、景观规划设计中利用地名文化的建议及相关的原则与方法,对于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芳  李倩  雷涛 《交通标准化》2011,(1):98-102
城市功能的定位不同,在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考虑的侧重点也不同。宜居旅游城市的规划重点是体现便捷性和舒适性,但由于不同城市的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目标有所差异和侧重,在打造宜居城市、发展综合交通时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