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漫话纽约公共交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纽约市是美国城市中人口密集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世界上许多大银行、金融机构、大公司的总部,纽约市市政府及联合国总部都设在纽约市中心面积不足65平方公里的曼哈顿岛上。但是,纽约市的交通井然有序,令人称道。  相似文献   

2.
纽约市的公共交通比较方便,公交车票价也很低廉,但是在尖峰时刻车速十分缓慢,还很容易堵车,所以许多居住在曼哈顿岛上的纽约人宁愿选择步行去上班.每天早上的上班时间,你能见到许多行色匆匆的纽约人,脚穿一双运动鞋、手提公文包和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上班穿的皮鞋,这些人不用问--肯定是本地的上班族.川流不息的人流给了纽约一个雅号:步行者的天堂.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2013,(1):F0004-F0004
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岛西侧的纽约中央铁路西线是一条建于1934年的铁路高架线,后来随着公路运输的发展,这条铁路的功能逐步丧失。1980年后,铁路沿线的居民和业主一直呼吁将该条铁路拆除。受到巴黎高架铁路改造成功经验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非盈利组织和当地的居民希望能将高架铁路改造成为一个高架线公园。2004年,纽约市政府承诺投资5000万美元用于1.6km长高架线公园的改造,简洁实用的设计和建设获得极大好评。  相似文献   

4.
作为美国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名金融、商业和娱乐中心,拥有800多万人口的纽约市和其他大城市一样长期受乱停车问题困扰,因此对乱停车等违规行为处罚一向严厉。  相似文献   

5.
日内瓦的公共交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内瓦是座国际名城,位于瑞士南部,城市面积约285平方公里,人口近40万,这座小巧玲珑的现代化城市,没有像纽约、巴黎那样特别高的建筑,但样式新颖、别致、华丽,布局合理、街道整治,树木葱郁、鲜花盛开,环境幽静,显得十分整治美丽,日内瓦有良好的公共交通设施,舒适、经济、方便、快捷,是座吸引世界游客的旅游城市,了是国际活动中心,有200多个国际组织和专门机构设在这里。近年来,在日内瓦城居住的外国人已占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且还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大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变化特征,给国内各城市制定交通发展策略提供参考,选取亚 洲、欧洲、北美洲的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收集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结构特征数值,通过横向、纵向对比,梳理中心城区、外围城区间的差异,总结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最后,以深圳为例,分 析其近年交通出行方式结构的变化趋势,预判未来的交通出行方式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规模较大、土地资源相对受限的亚洲地区的新加坡、首尔、香港3 座城市,采用了以公共交通 为主导的机动化出行结构;国际4 大都市东京、伦敦、巴黎、纽约中心城区内公共交通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东京、伦敦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占绝对优势。在相同的空间尺度下,国内城市人口规 模一般远超过国际大城市,在人口密度高、道路交通设施供给能力有限的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必须占据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2008,6(2):4-4
美国纽约市政府负责改善交通堵塞的部门,日前投票通过了在曼哈顿区征收交通拥堵费的提案,纽约市是全美第1个通过此提案的城市。提案须经纽约市议会及纽约州议会通过后方能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上海未来30 年建设全球城市的背景,首先对比全球当前四大城市(纽约、伦敦、东京 和巴黎) 在轨道交通特别是市郊铁路方面的规模与特色,随后从城市发展途径的视角对全球城市 逆城市化背景下的人口迁移、新城建设及其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的历程进行分析,并引入ROXY 指数判定上海城市化发展阶段和趋势。最后通过对东京等全球城市在逆城市化背景下轨道交通与 新城建设协调发展的案例研究,结合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规模,设想上海未来30 年内建设为全球城 市,需具备现有全球城市在空间结构、人口分布与轨道交通方面存在的一些共同特征。在此基础 上,对上海进行模拟预测,得出上海需通过轨道交通特别是市郊铁路提前规划建设,从而引导城 市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9.
海外扫描     
正美国铁路公司Amtrak为纽约的宾州车站下一阶段重修做准备美国铁路公司于当地时间2018年1月5日开始下一轮的纽约宾州车站(New York Penn Station,位于曼哈顿岛)的轨道更新工程。美国铁路公司宣称,2018年大量基础设施更新工作将于周末进行,计划整个工程将于2018年5月8日结束。在此期间,车站内将连续实行单轨封锁,并对Amtrak和通勤列车工作日在纽约宾州车站的运营略有调整。  相似文献   

10.
专题导读     
回顾世界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不难发现这些城市从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成通车至发展为几百千米的网络化运营阶段,普遍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欧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较大的城市,如伦敦、纽约、巴黎均经历了百年以上的时间才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发展到三四百千米。  相似文献   

11.
为借鉴世界级城市交通发展经验、把握大城市交通发展的内在规律,对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新加坡、香港等世界级城市的交通战略发展演变历程进行回顾,并分析历次规划的实施效果。同时,将世界级城市交通发展划分为大都市初步形成、都市圈快速发展、都市圈繁荣稳定、世界级城市功能巩固提升四个阶段,总结不同阶段实施的交通战略。最后,在识别当前中国一线城市所处交通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交通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我国城市交通安全水平,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与国际先进城市的交通安全治理经验。近年来,美国纽约市在道路交通安全改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安全状况显著优于美国同类城市。纽约将安全列为交通发展的首要目标,提出"零死亡愿景",并强调安全文化。同时,注重慢行交通和道路安全设计,不断塑造可持续的安全街道。纽约的先进经验对于我国城市交通安全战略布局、政策制定以及管理优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助于支撑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全方位提升。  相似文献   

13.
由于摩托车给城市带来严重的空气和噪声污染,且易引发交通事故,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对摩托车采取限制措施开始,全国各地掀起了“禁摩”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04个大中城市发布了“禁摩令”,其中禁止摩托车上牌的城市有69个,限制或禁行的城市有28个,限制助力车、二冲程车上牌的城市有7个。此举也招致了许多反对的声音,有的摩托车厂商认为国际上许多大城市如东京、纽约、华盛顿、巴黎都没有像我国城市这样的限制措施,“禁摩”不仅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严重地限制了摩托车生产厂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2013,(5):1-2,81
2013年8月20—21日,由世界银行和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世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城市与交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趋势,为北京交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研讨会聚集了40余位来自首尔、旧金山、香港、新加坡、东京、纽约、北京等大城市的交通管理者和专家学者,就世界城市交通发展历程与战略选择、公共交通引导土地发展、区域停车规划与管理、城市物流规划与发展、城市机动化发展和缓堵政策等内容发表了专题演讲,开展了热烈的交流研讨。研讨会认为,北京在未来可以实施大胆的、有战略眼光的政策,推动建设可持续的关好城市。  相似文献   

15.
城市静态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态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A市为例,在对城市静态交通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A市静态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及战略措施,并从停车供应、小区停车、停车换乘、停车智能化和停车收费五个角度出发,对A市未来静态交通发展做出具体设想,以期引导城市静态交通的合理、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外科速览     
《轨道交通》2011,(6):34-34
美国与加拿大铁路项目投资高达830亿美元 据报道,多伦多运输局(TTC)以140亿美元的投资总额已连续第二年高居METRO杂志铁路项目投资排行榜的榜首。与此同时,纽约市城市运输局的排名也已上升一位,但仍与排在榜首的多伦多运输局相差9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人口已达65亿,美国、法国、荷兰、加拿大等国的城市人口已超过全国人口70%,德国、丹麦、日本的城市人口已达80%。世界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导致车辆增多,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缓和交通拥挤,将是世界大城市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发展大容量、无污染、高效率的轨道交通,已日益成为世界性大城市交通发展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街上有骑着高头大马的巡警,“呱嗒、呱嗒”地信步走在马路上,和纽约繁华的街景、灿烂的霓虹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有一种现代文明与中世纪时代文明的交融感,是一道很特殊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19.
伴随城市功能提升与内外部环境的改变,中国超大城市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对长远的发展战略做出优化调整。通过解读纽约、伦敦、东京、首尔等国际大都市新一轮城市战略规划报告,总结各大都市未来10~20年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导向与相关策略,指出其战略共性,包括加强枢纽对外服务辐射能力、实现交通与用地协调发展、为市民提供高品质和安全的交通服务等。结合对中国超大城市交通发展特征与趋势的判断,从枢纽功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交通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管理5个方面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杭东 《交通与运输》2012,28(6):14-14
纽约之所以能够保持交通畅通其中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美国纽约,地铁线路贯穿整个纽约城市。无论是纽约当地市民还是外国旅客,大多数人都把地铁作为交通的首选。纽约的繁华吸引了世界上许多的商人和旅客。为了减轻纽约城市的交通压力,纽约政府出台了许多缓解交通的措施,如政府大力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少用私家轿车等。为了把这个措施落到实处,纽约市政府制定了"保证回家计划",规定纽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