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按照风险管理流程,对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面临的企业文化差异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和产业风险等供应链层次的风险,以及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行评估。对于供应链层次的风险采用风险承担、风险规避或风险补偿策略;对于信用风险采用风险对冲和风险规避策略;对于操作风险采用风险控制和风险补偿策略;对于法律风险采用风险控制策略。明确供应链金融业务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尽可能完善各种契约合同文本。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不断监督与改进,从而将风险控制在与商业银行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识别、评价与政府合作开发项目运作中的风险,提出工程企业风险规避的主要措施.研究结论:合作开发项目风险与一般工程项目风险不同,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多样性等特点.风险管理应综合分析某类风险在总体风险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及关联性.在与政府的合作开发项目中,要正确处理好政策变动风险、政府诚信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因素,努力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定量评价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运营安全风险水平,构建包括列控设备风险、操作风险、维修风险、环境风险、安全管理风险和更新改造风险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运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运营安全风险多级可拓评价模型.以国内某高速铁路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运营安全风险定量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针对杨梅洲大桥主桥设计方案和结构体系创新,采用工程风险评估方法,对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提出主要风险因素、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给出本桥风险等级判别,提出降低和控制风险的防范措施。研究结论:(1)通过风险识别,提出了4项主要风险因素,即: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结构体系创新风险、恶劣气候条件对施工安全的影响风险、箱梁多点顶推施工对结构变形稳定的安全影响风险、施工期间通航船只对江中临时支墩的偶然碰撞风险;(2)根据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确定了本桥的风险等级为Ⅱ级中度风险;(3)通过制定应对策略、采取抗风险措施等方法,可以达到将本桥建设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保证安全实施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工程承包企业风险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讨论了风险、回报和公司价值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然后分析了工程施工企业的风险来源,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等,最后探讨了风险控制的各种方法,如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和中和、风险对冲等.  相似文献   

6.
对锦萍东引引水隧道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预测,包括围岩差异引出的工程风险、岩爆风险、涌水风险、有毒气体风险及火灾、坍塌风险等,并提出相应的施工预案。  相似文献   

7.
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是特定的技术集成体和现实生产力的基础,技术决策是其建设管理的核心,存在技术集成复杂、环境动态多变、不确定因素多等问题,易引发不可逆的风险事故,技术决策风险的有效识别和控制事关决策能否成功.基于扎根理论,建立包含3个风险类别、13个一级风险因子和42个二级风险因子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技术决策风险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求得指标权重;通过风险因素关系分析,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图,揭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技术决策风险因素的动力机制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技术决策风险是在环境风险因素、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风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中,环境风险不受其他2类风险因素影响,而环境风险易催发决策制定过程风险与决策执行过程风险,此外,决策制定过程风险与决策执行过程风险的权重相对较高,表明二者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技术决策风险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重大工程技术决策的风险识别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安全风险管理需要,开发机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采集风险事件、风险岗位、责任人等数据、并进行分析,识别风险,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预警,达到减少或消除风险的目的.具体介绍了系统设计要求、系统组成、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9.
某公路地铁合建越江段盾构隧道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工程具有盾构直径大、一次掘进距离长、水压力高、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大等特点。从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多方面,对建设期主要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包括工程地质勘察准确度和可靠度风险、河势演变风险、盾构机掘进风险、隧道发生较大位移或不均匀沉降、隧道上浮风险、基坑失稳风险、隧道下穿高架桥时桥基沉降太大风险等。采用R=P×C风险等级矩阵评价方法对施工风险及残余风险进行评价,并针对主要风险提出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0.
赵斌 《都市快轨交通》2009,22(1):32--35
分别从技术对策、信息对策和经济对策三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环境风险管理进行探讨,提出风险识别、风险预控、风险监控是环境风险技术管理的三大阶段,进一步规范环境调查和评估的流程.在信息对策中,提出要建立环境风险信息管理中心和加大风险分析理论研究的建议,在经济管理对策中.提出风险管理成本和风险利润的概念,为有效进行风险规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阐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设计总体工作应按工程项目管理运作的基本观点,对城轨项目设计总体工作所涉及人员的基本素质、工作技能、工作思路进行全面思考与分析.在设计总体的基本素质中,突出对政治智慧的要求;在工作技能中,强调对项目的沟通管理.提出"一个目标、两个视角、三个要点、四个步骤、五张总图、六项管理、七个环节、八大文件、九项沟通、十项工作"的设计总体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等规模城市的快轨交通建设规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爽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1):15--18
论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颁布执行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编制经过数年的摸索已形成一定的套路和方法.指出新一轮申报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在规模上与以往不同,规划发展的不确定性相对较大;阐明建设规划的研究应在城市人口、交通需求和方式、系统制式选择、建设时序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轨道交通网络的适应性与灵活性等问题上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论证,以充分证明建设轨道交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环境安全风险源专项设计中的桥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北京地铁4号线环境安全风险源专项保护设计,介绍桥桩保护的主要思路、设计原则、保护标准及措施,分析轨道交通地下线工程施工与既有桥梁基础结构物的相互影响,探讨设计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对预留工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软土深基坑有支撑暴露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软土地区深基坑的变形控制和治理问题已成为目前岩土工程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大量工程实践证明,软土地区基坑有支撑暴露对变形的影响不容忽视。结合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沪太路站基坑,对有支撑暴露时间及其发生的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支撑暴露变形与暴露时间、开挖深度、支撑轴力及加固情况等因素有关,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变形会逐步增加,需引起足够重视。提出尽量缩短有支撑暴露时间,减少有支撑暴露期间的施工扰动并及时按要求复加支撑轴力等控制有支撑暴露变形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国内运行的各型式轨道交通车辆的技术规格。说明了如何根据客流量对车辆型式进行初步选择,并分析了线路状况、投资能力、互联互通要求及全寿命费用对车辆型式选择的影响。详细讨论了车辆的车体材料、电气牵引及辅助供电系统、车辆制动系统、车门及空调系统等主要系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的实践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的实践,阐明了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的意义。分析了国内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在借鉴香港地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土地储备机制、授予轨道交通投资主体土地开发权、建立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机制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资源的可持续性是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资源视角,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在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的可持续性上寻求支撑。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困境提出"三位一体"发展战略,认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应当构建市场化经营理念,将建设、运营和物业发展融为一体,促进资源实现可持续性的内生性循环和增长,保障运营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借鉴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接轨站设计与运营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接轨站运营上发生的问题,对城市轨道交通中两线接轨车站布置图型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运营组织要求,构思了数种接轨站图型,分析了图型的特点与适用条件.剖析了已有的上海宝山路站和广州体育西路站布置方案,提出可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现有的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体系,并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原则,分析了乘客、运营企业和政府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运营安全、运营绩效和服务质量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的内容,参考现有的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构建了面向运营安全管理、绩效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从效率角度谈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面对国内各大中城市正在掀起的轨道交通建设高潮,从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角度,阐述了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有关效率问题的看法,以及如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效率的一些体会.并指出合理的线网规划是发挥效率的根本,合适的建设标准是发挥效率的保证,科学的运营管理是发挥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