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于1999年7月~2000年6月对太原内燃机务段排放的工业污水进行监测,合标率为10%。3项指标合格率分别为石油类21.67%,COD28.33%,悬浮物98.33%,与建段6年来排放污水相比,其污水合标率、石油类及COD合标率均无明显变化。2种主要污染物石油类与COD的排放并无一致性,提示该段污水中COD高低,并非由石油类所决定。  相似文献   

2.
棚车入厂后要进行一次清扫,冲洗干净后进行木结构解体,然后,进行二次清扫,冲洗干净后进行钢结构解体。两次冲洗的污水平均5t/辆,含有大量的SS、COD,少量的石油类、酚、硫等。我们采用二级自然氧化曝气处理货洗污水,SS去除率88%以上,COD去除率86.8%,处理后排放水质各项平均值SS25.3mg/L,COD148mg/L,石油类1.1mg/L,pH值6.6,稳定地达到GB5469—85《铁路货车洗刷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隧道施工废水处理技术水平,围绕其水质、设计水量以及处理工艺等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对西南、华南及西北地区典型铁路隧道开展了广泛调研和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施工废水中悬浮物是主要污染物,且pH值7呈碱性,COD、石油类则为非主要污染物。据此将废水处理工艺优化为沉砂、调节pH、混凝、沉淀、过滤,不再保留气浮处理流程,经现场试验验证,经该工艺处理后的隧道施工废水出水水质能够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明确了隧道施工废水由施工作业废水和隧道施工涌水组成、且以后者为主的观点,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隧道衬砌、注浆等对涌水量的影响,推荐以水文地质预测正常涌水量为基准,并根据隧道防排水设计、隧道正洞施工分段划分、辅助坑道设置和工期等条件,提出隧道施工废水水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某洗涤车间采用洗衣膏等进行列车卧具、餐车台布等物品的洗涤,在对其尾水进行日常监督性监测过程中发现主要污染因子pH、SS、COD、LAS均能够达到《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要求,而惟独油异常超标。为查明原因,我站进行了连续跟踪监测,运用实验检测手段化验分析,用检测数据指导并完善洗涤污水处理工艺,确保洗涤污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以某高铁动车段高浓度粪便污水为设计对象,处理规模为610 m~3/d,进水水质COD为3 300 mg/L,氨氮为1 500 mg/L。采用"厌氧氨氧化-MBR处理"的主体处理工艺,主要包括调节池、IC反应器、高负荷曝气池、一沉池、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和MBR反应器等。详细介绍了工艺流程、各单元主要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设备配置情况,并给出该工艺的处理效果。此外,对工艺的主要经济指标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所设计的工艺能较好地处理高COD、高氨氮、低碳氮比的粪便废水,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处理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为后续铁路行业处理同类的污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路危险品货运产品的调整,货洗废水水质情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原有处理工艺已经不能满足水质处理的要求,主要污染物处理效率下降,甚至处理后水质主要污染物指标超标。通过对杭州北站的调查,发现货洗废水中硫化物含量较高。结合水质发臭和呈现出黄绿色这一特征,推断硫化物是造成现有工艺无法处理该废水的重要原因。经过实验室小试,采取在气浮前加入适量硫酸亚铁,形成硫化亚铁沉淀物的办法,达到去除硫化物、降低COD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油脂工业生产污水是一种含油量高的高浓度有机污水,处理难度较大。本工程实例污水原水COD质量浓度高达16 500 mg/L,油脂质量浓度达1 700 mg/L,酸化隔油、气浮、厌氧、好氧等多种工艺组合使用,一期可达到广东省DB44/26—2001《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三级排放标准、二期投产后所有污水按二级排放标准处理。  相似文献   

8.
根据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物和含氮化合物浓度高的特点,采用“UASB+A/O+膜过滤”改进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结果表踢,该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稳定,UASB对COD的去除率达70%以上,A/O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达99%,膜过滤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生化系统污泥产量低。出水水质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l6889--2008)中“表2”要求。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是当今人类面临最大的危害之一,人们日益意识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提高,研究开发高效、经济的应用于污水处理新技术已成环保工作者的热点。用SBR法+消毒法工艺处理医院含菌污水,经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GB8978-96)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隧道施工废水的来源、水质特点以及国内外隧道施工废水的处理情况,然后对郑万线小三峡隧道施工废水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现有隧道施工废水中污染物以高浓度悬浮物(SS)为主,还含有少量的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等;混凝沉淀对SS去除率为86.0%~89.4%,气浮对SS的去除率为7.1%~21.3%,过滤对SS的去除率为52.9%~64.7%。气浮对SS的去除效果不佳。因此当废水中石油类污染物含量很低,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时,建议取消气浮环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沉淀-气浮处理再生浆造纸污水,处理水量2000m^3/d。沉淀池进水CDO1500mg/L,气浮池进水CDO936mg/L,出CDO181mg/L,总去除率88%,达到GWPB2-1999《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宜昌客车整备所生产污水的处理,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其生产污水主要有冲洗客车的含油污水及育电作业中产生的少量酸、碱污水,基污染物主要有漂浮油、分散油及部分乳化油,并根据污染物性质,就其处理的基本原理及理论,提出一套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对含油污水采用调节隔油沉淀池-混凝气浮工艺,并根据“浅池沉淀理论”设置波纹板,以提高油的去除率,对酸、碱污水采用中和池投药方式。并详述处理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研究深埋地下车站污水系统、废水系统的设计难点和技术解决方案。以地下埋深约 60 m 的青秀山站为例,提出深埋车站污水系统、废水系统排水提升的设备选型和排水方式。通过技术分析和方案比选,明确青秀山站污 水系统采用半真空污水提升装置并采用二次接力提升的排水方式;对于站厅层和站台层间实土层约为 20 m、废水无法重力流到站台层排水沟的现象,采用站厅层设置集水坑的方案。站台层及以上楼层的废水均通过设置于站厅 层的集水坑收集,再经潜水泵二次接力,就近排入集水坑或直接提升排至室外。站台层的主废水泵房提升泵不采 用潜水式的潜水泵,而是采用置外型立式泵提升方式。青秀山站的污水系统、废水系统的排水方式在实际运维中 运行良好,为深埋地下车站的排水系统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蠕变时效成形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工艺装备及应用案例。依托高速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通过建模仿真分析优化了蠕变时效成形工艺及模具,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蠕变时效工艺可大幅减少蒙皮分块数量,减少焊接热输入量,控制残余应力水平,表面质量良好,成形精度高。对比传统的轨道客车司机室蒙皮生产工艺,蠕变时效工艺在减少材料损伤、改善材料综合性能、提升组装效率、提高结构完整性方面具有潜在技术优势,在轨道客车领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5.
铁路车辆厂含油生产废水的处理及回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利用隔油沉淀气浮过滤处理工艺 ,对铁路车辆厂含油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铁路机务段含油污水及污泥现场调研分析表明,目前铁路含油污水常规处理工艺一般采用隔油、混凝气浮、斜板沉淀、生物接触氧化等方法,如需回用再进一步深度处理包括石英砂或活性炭过滤,处理技术比较成熟,在运行过程中基本都能达到排放和回用标准.铁路含油污泥处置通过具有资质的专业环保公司来清理拖走处理,每吨含油污泥的处理费用为2 000 ~4 500元,根据产泥量不同,每年的处理费用大约10 ~ 30万元.  相似文献   

17.
客车集便器污水地面接收装置的研究及设计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客车集便器污水排除情况的调研,结合某动车整备所的环境条件,对客车集便器污水的地面接收问题进行了研究,选择了集便器污水地面重力式固定管道系统及接收装置,并且应用在该线设计中。  相似文献   

18.
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地下车站埋深达102 m,车站具有规模大、洞室群复杂、周边环境敏感的特点。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设计理念,创新性提出地下车站清污排水分离系统的设计概念。详细介绍车站包括进、出站通道、站台层及设备用房的特殊结构布置形式,对站内各部位排水排放量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各部位结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排水设计。考虑清水系统经过防排水措施的有效疏导,再经过排水管路、管沟自行排出车站;污水系统采用真空抽排方式提升至室外污水压力井;废水汇入通道楼扶梯下集水坑及废水泵房提升至室外废水压力井,在排水过程中清水与污废水排放路径达到完全分离,达到了清水可利用、污废水可纳入市政的环保目的。  相似文献   

19.
高速列车二系横向阻尼连续可调式半主动悬挂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天棚阻尼控制原理的阻尼连续可调式半主动悬挂系统由4套阻尼连续可调式半主动减振器、2个两轴加速度传感度和1套检测、控制及故障诊断系统等组成。利用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UM,建立某型高速列车的虚拟样机模型(包括二系横向被动状态和二系横向阻尼连续可调式半主动悬挂状态),分析高速列车二系横向采用阻尼连续可调式半主动悬挂对改善车体横向振动性能的效果,从而确定天棚阻尼系数取150kN·s·m-1比较合适。为了开展阻尼连续可调式半主动悬挂系统样机的台架性能试验,采用软件UM建立了样机的简化试验台架仿真模型。5个试验工况下的台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挂相比,半主动悬挂下的车体加速度均方根值改善了19.8%~37.8%,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改善了8.1%~15.0%,说明高速列车二系横向采用阻尼连续可调式半主动悬挂系统可以实时切断加速车体横向振动的阻尼力和实时提供衰减车体横向振动所需要的阻尼力,从而提高高速列车的横向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固定化高效微生物滤池法处理钢铁焦化废水,试验确定了该工艺运行的最佳条件。试验运行工况在:流量为4~6.0 m^3/h、生化处理停留时间25~50h,其中厌氧13~22 h,好氧20~28 h、曝气量40∶1时,处理效果最佳,系统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5.4%、对氨氮平均去除率达到96.1%、对氰化物平均去除率达到99.1%。结果表明,焦化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满足GB8978—1996二级标准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