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国道205线上板桥K2732 335~K2732 385段路基的稳定性的分析,对具体项目的路基失稳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典型的斜坡湿软地基现场勘察,评价了路基区工程地质稳定性,并分析计算坡体稳定性,提出了对该段路基施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结合昆曲高速公路K86+380处高填方施工情况,分析控制路基高填方施工质量应注意的重点技术问题,提出从地基处理、碾压、填挖结合部处理、排水处理几方面采取措施,对高填方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鉴于乡道Y147线K5+350~K5+402段路基发生严重塌方,建设单位提出两个修复方案:第一个方案采用片石砼重力式挡土墙和三维网植草护坡的技术措施;第二个方案采用加筋格宾挡土墙和麦克护垫植草护坡的技术措施。通过对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比选,认为第二个方案在安全性、经济性和适应施工环境等方面优于第一个方案,进而经过技术可行性研究,认为第二个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建设单位最终采用了第二个方案修复塌方路基,并取得良好效果,为加筋格宾挡土墙何麦克护垫植草护坡技术在广东粤西地区推广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究,希望对今后同类型工程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北安—黑河高速公路K176~K179段路基边坡处于古滑坡地貌中,详细的现场勘察和反复的边坡稳定分析表明,该段路基拓宽后基本稳定。路基边坡中的全风化砂岩层和全风化泥岩层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地下水和地表水,以及不合理的开挖和填筑是诱发路基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针对K176+615~K176+750,K177+165~K177+250、K177+490~K177+600和K178+934~K179+150四段路基边坡,考虑每一段路基边坡不同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提出了不同的整治方法,为黑龙江省边坡整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以青连高铁K104+080路基为例,通过设计合理的监测方案监测了路基不同部位的工后沉降、沉降速率和湿度,分析了路基工后沉降规律;基于监测数据采用GM(1,1)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路基工后沉降预测,在验证预测效果的基础上基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路基工后沉降预测模型,明确了该路基的稳定状况并提出了路基工后沉降预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Ⅰ-1、Ⅰ-2、Ⅰ-3和Ⅰ-4监测点的工后沉降预测值在第45监测期以后增量很小,并分别收敛于5.19、4.96、4.71和4.47 mm,该路基将继续保持稳定状态;选取工后沉降量为主要预警指标,沉降速率为辅助预警指标,将高铁路基沉降预警等级分为Ⅰ、Ⅱ和Ⅲ级.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K29 050~K29 300段软土路基产生侧向滑移的现象,从地质、设计等多方面分析了路基破坏的原因,并提出适宜的软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平阳高速K11+726~K12+080段修复后的路基使用情况表明,效果比较理想,路面行车平顺,未见裂缝发生,也未见路基产生沉降.这说明该方案是成功的、可行的,故就该段路面开裂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处理方案加以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郭彪 《北方交通》2023,(1):60-62
详细介绍了某高速公路EK1+542~EK1+705段路基的地质条件,对路基开裂区岩土体特征及开裂机理进行分析,阐述了路基开裂的危害并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坛平公路K50+530处路基滑坡体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了解滑坡体工程地质情况,分析滑坡体形成原因,制定滑坡处治措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娄新高速公路k30+882.47~k31+380段岩溶塌陷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场区下伏土层中存在深部塌陷形成的松散岩土体,其孔隙较大,地表水下渗仍可能形成新的地表塌陷,影响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基于此提出了该区段岩溶塌陷处理初步建议,即先清除表层全新统冲洪积层至强风化硅质页岩层(前期勘察定为坡残积层"角砾")顶部,对强风化硅质页岩层进行强夯整平,并对全路段设置双层配筋混凝土连续板跨越,以消除未探明的溶(土)洞安全隐患。按规范对直径为5.2 m塌陷区上覆盖板配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采用有限元法对岩溶塌陷地基在路基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采用连续配筋混凝土板跨越路基下伏塌陷时板的应力分布情况,为连续板的配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的大量修建,高边坡失稳现象时常发生.通过宁绩高速公路K19+520~ K19+660段右侧路基高边坡综合治理的成功实施,阐述了高边坡加强前期勘察、开挖后及时防护、加强过程监测、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思想,并对锚索在加固具有深层滑移面高边坡中的实际运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结合昆曲高速公路K86+380处高填方施工情况,分析控制路基高填方施工质量应注意的重点技术问题,提出从地基处理、碾压、填挖结合部处理、排水处理几方面采取措施,对高填方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桥头过渡段路基填筑高度一般相对较大,导致了该路段的路基附加应力也会相应地增大,在地基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路基产生较大的工后差异沉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桥头跳车"。结合某高速公路桥头过渡段路基土力学特性,计算不同影响因素对桥头过渡段路基沉降的影响,对桥头过渡段路基差异沉降的处治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董军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6):37-37,39
主要对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路基沉降的机理,介绍了几种路基沉降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望安高速公路K57+860~K58+100段为一软质岩逆向边坡,边坡在施工结束两年后发生滑坡。经计算分析,提出在原削坡基础上,增加框架锚索和防水补充治理措施,该措施有效地阻止了滑坡的进一步下滑,滑坡处于长期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武广客运专线过渡段路基的整体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采用激振法(强迫振动)对武汉试验段涵-涵过渡段和路-桥过渡段路基的不同位置进行了激振试验,成功地获得了过渡段路基不同位置的相关指标,不仅为过渡段路基的强度、变形分析和仿真试验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参数,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过渡段路基设计和施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从路基路面沉降成因出发,分析了路基路面沉降带来的危害,并对适合于沉降段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分析,为后续有关道路工程与桥梁工程二者间桥头和路基接触位置沉降段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公路建设中,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是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好软土路基的施工在控制路基沉降、避免安全事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