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停车视距是影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和建设规模的重要设计指标,中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美国公路设计规范、法国公路设计规范均对高速公路不同设计速度下的停车视距进行了规定,并给出了相关计算方法。对中、美、法三国规范对停车视距的规定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指出了停车视距传统物理运动模型、理论计算公式及相关参数选取方面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了修正,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停车视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与《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2004)对停车视距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鉴于此,如何设计出既能保证行车安全又经济合理的良好线形,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通过对停车视距机理及视距与曲线半径关系的分析,深入阐述高速公路停车视距问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停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驾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须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行车视距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与迅速,它是道路使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道路横断面布置和交通运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  相似文献   

4.
视距是保证公路行车安全的一项重要设计指标。其中内侧车道的停车视距、互通立交减速车道的识别视距、互通立交上跨主线匝道的停车视距非常关键,设计者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检验其是否满足视距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冰雪路面状态做为控制条件,讨论了道路平面设计指标中极限最小半径和停车视距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6.
雾天高速公路安全车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速公路雾天低能见度及路面附着系数减小的情况,进行安全车速研究。根据跟车状态下停车过程及标志视认相关方法,分别进行基于停车视距模型(包括AASHT0停车视距模型和NCHRP停车视距模型)和基于交通标志认知距离的安全车速计算。以湖北黄黄高速公路为例,综合3种模型条件下安全车速,最终得出雾天气候下的交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保证夜间停车视距的公路平、竖曲线半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夜间的交通事故率及其危害性都远高于白天,一个重要原因是夜间停车视距不足。为了满足夜间汽车停车视距的需要,保障行车安全,根据汽车前灯散射角、高度和仰角,计算出满足汽车夜间停车视距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满足汽车夜间停车视距的最小平、竖曲线半径均大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的极限最小半径,某些情况下甚至大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的一般最小半径。就此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供公路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夜间的交通事故率及其危害性都远高于白天,一个重要原因是夜间停车视距不足.为了满足夜间汽车停车视距的需要,保障行车安全,根据汽车前灯散射角、高度和仰角,计算出满足汽车夜间停车视距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满足汽车夜间停车视距的最小平、竖曲线半径均大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的极限最小半径,某些情况下甚至大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的一般最小半径.就此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供公路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平面交叉口是整个道路网中安全较为薄弱的环节,每条车道都应该能为驾驶员提供足够的视距来保证行车的安全.针对于交叉口视距评价问题,文章阐述了二维停车视距模型和模型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不同类型交叉口处的视距评价方法,并利用视距三角形对泰州某些具体交叉口展开视距安全评价,提出了改善措施,可为保障交叉口视距和提高交叉口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行车视距的理论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高速公路行车视距的理论求解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就高速公路行车视距的理论求解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4车道高速公路各设计时速的标准横断面为前提,分析了满足停车视距的临界圆曲线半径;论述了几种小半径圆曲线满足停车视距的处理措施及其使用的圆曲线半径的范围;计算了不同小半径的合理限制车速。  相似文献   

13.
朱俊 《交通与运输》2011,27(2):59-60
一、高速公路驾驶须知1.高速公路应遵守的行车规则高速公路上行车速度较快,车辆较多,所有车辆都应按规定的要求行驶。否则,将很容易造成行车事故。高速公路行车应遵守如下行车规则:遵守行车速度的要求;不得驶越中央分隔带或在中央分隔带停车、驻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现行国内外公路隧道照明理论局限与不足的基础上,首先将交通量由小到大变化的曲线依次划分为0、a、b、c共掣个点,o点交通量为0,c点达到最大通行能力,a点和b点分别为交通自由流和拥挤流的临界点;其次分析分段交通行为、行车速度、安全距离与照明亮度需求的关系;最后提出考虑了交通流构成并满足停车视距的公路隧道照明亮度需求确定方法,其照明设计参数停车视距,融合了交通量、行车速度,安全距离,更符合行车实际情况,既保障了行车安全,又实现了照明节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停车视距的高速公路雨天行车安全车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低能见度及路面附着系数减小的情况,研究了高速公路雨天的安全车速.从跟车状态下停车过程出发,根据不同的水膜厚度得出其对应的附着系数,进行了基于AASHTO停车视距模型的高速公路安全车速计算.并应用于湖北省黄黄高速公路雨天交通管理措施,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停车视距是道路工程几何设计的基础,通过对比停车视距在国内外道路技术标准中有关参数的取值,探究国内外不同道路设计标准之间停车视距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隧道宜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当受特殊条件限制,隧道平曲线需要采用小半径曲线时,应进行停车视距与会车视距的验算,必要时,需要对隧道进行加宽设计,以保证隧道行车视距的要求。以设计时速为60 km/h某二级路隧道为依托,通过对隧道进行会车视距验算,得出隧道在小半径段需要加宽1.5 m,对类似的工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渐变段长度直接影响高速公路合流区末端的交通安全,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渐变段长度的规定没有考虑加速车道渐变段位于曲线路段时的需求,位于曲线路段的渐变段长度不足可能导致路侧护栏遮挡驾驶人视线,存在合流末端停车视距不足的安全隐患。分析合流末端渐变段小客车行驶轨迹特点及小车驾驶人的视线通视条件,采用符合实际换道轨迹的双曲正切换道模型,以渐变段满足小车驾驶人停车视距为控制要素,构建了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计算模型,并基于国内外研究及相关合流末端车辆运行速度调查数据,确定了该模型中关键参数的取值,最后提出了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合理长度取值。研究表明:曲线路段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最小长度与合流末端的小客车运行速度正相关,与主线行车道右侧硬路肩宽度和圆曲线半径负相关;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的平行式加速车道渐变段最小长度能满足主线设计速度<100 km/h时小客车合流末端换道时停车视距的要求,当主线设计速度≥100 km/h时,不满足小客车合流末端换道时停车视距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行车安全风险,建议根据主线曲率半径及硬路肩宽度综...  相似文献   

19.
景观设计中要突出技术美 技术方案要安全适用、先进合理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基础是以人为本,安全舒适.缺乏行车安全的高速公路绝无景观可言,视距不良、纵坡过陡的路段以及过分杂乱的结构都会给用路者产生不安全的感觉.相反,线形流畅、诱导性良好的路段会增进行车的安全感,给人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交通肇事特点和行车视距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高速公路交通肇事的特点,提出了为减少和避免高速公路交通肇事,应使司机和交通管理人员了解停车视距,给出保持车距的具体数值,当路面摩阻系数降低时,应限制车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