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河北省区域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建设对河北省发展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构建河北省区域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两者的关联度,为公路交通与经济的适应性及系统协调性研究做支持。根据运输系统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对经济指标与前一两年的运输指标进行关联分析,验证了公路建设超前战略对经济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的要求不同。基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分析,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管理水平与信息化、发展环境与可持续性5个方面,建立了其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定位所处公路交通发展环境,界定了评价指标标准,对评价指标进行量纲一体化;提出基于AHP的非线性加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理论(运输化理论、交替推拉理论和 运输成本阅值理论)的回顾,对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进行了探讨,认为适应性包括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阶段性和可持续性.建立了我国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非线性加权评价法对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作了简要评价.最后提出增强我国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出发,将木桶理论和SWOT分析理论应用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理论相适应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介绍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公路交通的适应性及其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基本概念出发,将木桶理论和SWOT分析理论应用于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理论相适应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介绍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从公路交通与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的相似性出发,将社会经济系统作为公路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用TOWS分析方法对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在对农村城镇化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公路交通和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适应性评价方法,并用适应性指数对两者进行适应性评价。然后以2006年西安、汉中为例对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结论表明:评价方法实用性和可靠性较好,评价指标选取也较为合理。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公路交通与区域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笔者根据适应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含义,探讨了公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性内涵,拟定了其评价指标,建立了量化模型,说明了量化过程,提出了客观模糊评价方法,设定了评价指标的评语集、评语值域和模糊隶属度函数,然后对我国1991~1999年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不适应性结论.  相似文献   

9.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客观模糊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笔者根据适应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含义,探讨了公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性内涵,拟定了其评价指标,建立了量化模型,说明了量化过程,提出了客观模糊评价方法,设定了评价指标的评语集、评语值域和模糊隶属度函数,然后对我国1991~1999年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不适应性结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首部《公路交通安全手册》(简称《手册》)(初稿)近日编制完毕。《手册》从安全性能的角度对公路的规划、设计、养护改造、路侧环境的改良提供选择方案,以便为公路设计、管理人员和公路投资规划决策人员提供公路交通安全性定量分析的参数和方法,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ٹ�·��������򾭼÷�չ��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特点,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交通安全性,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若干高速公路项目的实证分析,运用系统分析理论方法,从交通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角度,阐述了高速公路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布局合理化、促进区域资源开发、促进城镇化建设、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及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与作用,给出了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信息挖掘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描述公路交通设施的空间分布状态,评价其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效应,引入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中国公路交通设施的空间相关性和收敛性,探讨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公路交通设施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显著性不断增强,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的长江流域地区聚集程度高,西部聚集程度低,东西差异明显;我国公路交通设施不存在α 收敛和绝对β 收敛,而引入控制变量后,存在条件β 收敛并显著,说明我国公路交通设施发展还取决于其他影响因素;公路交通设施和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呈现正相关并高度显著,显著性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川、云、贵地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存在α 收敛和绝对β 收敛,而引入控制变量后,条件β 收敛显著.说明公路交通设施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如何有效减少农村公路的交通事故,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鉴于农村公路界定方法不成系统,缺乏综合性,通过总结农村公路的特征和三级公路存在的问题,提出界定农村公路的方法,以便在建设、维护和后期的运营阶段指导相关人员掌握农村公路的特性,以期减少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农村公路的总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分析1996–2011年中国整体和四大经济地带的公路交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其相关关系。得出基本结论,公路交通发展的空间布局差异显著,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类似的地带性空间分布特征;公路交通发展空间差异长期范围内呈增长趋势,各区域内差异是导致整体空间差异过大的主要原因;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低于交通建设发展的空间差异,由于政策的引导,近年呈现降低趋势,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间的差异,影响程度将近70%;公路交通空间差异及区域经济空间差异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加强公路交通发展区域均衡性能够降低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邓涛 《交通标准化》2008,(23):207-209
冬季防风、雪保交通是一项时间性强、作业难度大的养护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路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已成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冬季降雪不仅影响公路的运营,而且会对交通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因此除雪时间的长短与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运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分析 1996–2011 年中国整体和四大经济地带的公路交通发展, 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其相关关系.得出基本结论, 公路交通发展的空间布局差异显著, 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类似的地带性空间分布特征; 公路交通发展空间差异长期范围内呈增长趋势, 各区域内差异是导致整体空间差异过大的主要原因 ; 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低于交通建设发展的空间差异, 由于政策的引导, 近年呈现降低趋势, 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间的差异, 影响程度将近 70%; 公路交通空间差异及区域经济空间差异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加强公路交通发展区域均衡性能够降低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冬季防风、雪保交通是一项时间性强、作业难度大的养护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路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已成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冬季降雪不仅影响公路的运营,而且会对交通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因此除雪时间的长短与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运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更加准确获取行政区域内路网货物运输量及运输量结构性数据,支撑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决策,在分析区域路网运输量和车辆运输量关系的基础上,依托高速公路收费的全样本数据和公路交通调查数据,采用货车日均断面交通量和等效里程两个类比指标,提出区域路网货物运输量改进的统计方法.按照公路技术等级对区域路网运输量进行细化,拆分得到运输量结构性数据,建立区域路网运输量和车辆运输量之间的联系.以云南省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区域路网货运周转量中,高等级公路比例约为71%,其中,高速公路比例达54%;云南省与外省区域间车辆流动性不大,经济开放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9.
公路运输与国民经济的适应性已经成为当今交通发展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区域空间经济分析方法以山东省为例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空间的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区域经济与道路运输的特性.从而为交通运输的适应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