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准确识别裂纹的位置和提高识别的精度,提出了采用模态频率的变化来识别裂纹的方法.根据一个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得到轴的各阶固有频率,利用这些数据绘制出了裂纹位置、裂纹深度变化时轴的固有频率变化的分布规律图.利用裂纹造成的固有频率的变化截取的等高线相重叠来识别裂纹.以内燃机曲轴为对象对其进行疲劳裂纹检测,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求研究船舶轴类损伤程度的方法,本文基于振有限元理论及模态分析法,推导出结构的频率变化率为结构损伤程度的函数.以一光轴为例,根据ANSYS仿真软件计算出损伤前后的频率变化率,然后再模拟出在任意一个位置的五个不同深度的裂纹,从而对裂纹深度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3.
起重机金属结构的损伤一般出现在焊缝处,裂纹是损伤中危害最大和最普遍的一种。应用压电阻抗法并借助ANSYS仿真软件对带焊缝钢板进行谐响应分析,采用RMSD指数法研究了基于PZ T传感器的焊缝裂纹损伤程度和定位方法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压电导纳频谱曲线对裂纹深度和裂纹与PZ T的偏移距离很敏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压电阻抗法可以用于对焊缝裂纹损伤程度和裂纹位置识别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梁裂纹位置识别的模态能量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阐述了梁结构裂纹位置识别的模态能量法,利用结构固有频率的改变对悬臂梁裂纹位置进行了识别,将有限元分析获得的模态应变能分布曲线与不同裂纹位置引起的固有频率改变曲线及应变模态振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不同的单元划分和不同模态阶数对裂纹位置识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带横向非对称非贯通表面裂纹的连续梁为研究对象,利用小波奇异性检测原理,提出了带表面裂纹连续梁损伤识别小波分析方法.以带表面裂纹连续梁三维有限元分析求解梁的位移模态为基础,利用中心差分法得到梁的曲率模态,再用sym4小波对曲率模态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根据小波系数模极大值识别损伤位置,以一个三跨连续梁内两处半椭圆形表面裂纹的损伤识别为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计算结果表明,运用曲率模态小波变换识别连续梁损伤比基本振型的小波变换方法更为准确、有效.该研究对带表面裂纹结构的损伤诊断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板结构裂纹故障的模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结构应力模态叠加原理,以一悬臂板为研究对象,利用ITD进行实验应变模记分析,通过提取反映结构纹故障存在有其位置的特征,建立相应的模式识别向量及特征向量,进而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实现板结构裂纹位置的识别,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对结构尤其是非离散结构进行动力分析时,可以采用集中质量矩阵,但是,这将对特征值的计算造成一定的误差,本利用矩阵摄动理论对这一误差进行了估计和修正,这一方法可以避免计算一致致质量矩阵的特征值问题。  相似文献   

8.
结合现场试验总结了几种基于动力参数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法,阐述了这些方法的理论识别原理,并得出了以下结论:自振频率可以确定结构已经发生了损伤,振型变化和柔度矩阵法可以确定结构损伤的位置,刚度矩阵法可以获取结构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表面裂纹扩展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的有限元法,计算了3种深度路面表面裂纹分别在5种载荷(工况)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及裂纹起裂角,模拟了表面裂纹向下扩展的路径,并分析了路面结构层组合和温度对沥青路面表面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结构层厚度和面层弹性模量对裂纹扩展有明显的影响,且表面裂纹深度越大,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Cras4.0试验模态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位置及不同深度的裂纹对光轴固有频率的影响,并获得前4阶固有频率及振型,绘制了频率、位置、裂纹深度分布图,得出与理论模态分析相一致的结论,为转子裂纹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受复杂荷载与不利环境影响,桥梁结构服役性能日趋退化。结构模态参数是结构整体力学性态的特征指标,通过敏感模态参数可对结构服役状态进行判识。针对传统模态识别存在虚假模态,易遗漏真实模态,且计算效率较低的不足,采用混沌局部搜索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优化加速度信号加窗截断位置和大小,结合协方差随机子空间法对各子信号进行模态识别;构建基于比例柔度矩阵和均布荷载曲率的损伤识别模型,通过挠度曲率相对变化判断结构损伤位置和程度;并通过开展斜拉桥缩尺模型损伤识别试验,对本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混沌粒子群随机子空间方法具有较好的模态识别精度,可实现斜拉桥拉索、主梁等典型损伤准确定量和定位识别;结构跨中位置发生损伤对结构性能影响更大,实际工程中应提高跨中区域主梁和拉索的承载力储备以提升结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钢筋混凝土损伤梁动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钢筋混凝土梁为研究对象,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和结构动力学理论,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了不同裂纹状态下梁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研究了裂纹对梁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损伤结构动力特性对损伤的敏感性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为高频一定敏感,低频一定不敏感,应视裂缝位置与振型节点关系而论。  相似文献   

13.
在混凝土梁、墩出现裂纹时,采用油漆画线测定其长度,灰块(玻璃)检测其宽度,用红色酚酞试液测定其深度。并根据多年现场桥梁养护和维修的经验,经统计分析,建议采用环氧树脂砂浆勾缝修补平整方法处理细小裂纹,拉杆和包箍的方法处理受力裂缝,是圬工结构裂纹检测和处理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以梁板桥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完好和带裂缝板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出随机行车激励的多种移动载荷工况下控制点的加速度时程响应。对加速度时程进行时域内微元分段,开展频谱分析得到频谱图,形成以概率统计算法处理具有不确定性的损伤识别问题的方法。基于板损伤后固有频率降低的概率意义和各个工况下指征频率的统计特征,构建板损伤识别的性能函数。用损伤性能函数表达结构损伤状态,计算不同结构损伤状态的概率。计算结果与结构开裂及裂纹延伸发展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结构多损伤区识别的方法,该法利用频率测试数据和灵敏度分析并结合遗传算法对损伤区进行识别.对悬臂梁结构的数值计算和测试例子的分析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识别具有多个损伤区结构的损伤位置。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结构多损伤区识别的方法,该法利用频率测试数据和灵敏度分析并结合遗传算法对损伤区进行识别.对悬臂梁结构的数值计算和测试例子的分析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识别具有多个损伤区结构的损伤位置.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裂纹扩展模型Paris定律的基本理论和金属结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的具体运用公式,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无裂纹结构的应力云图,取得Paris定律中所需的应力值,从而预测裂纹部位裂纹扩展的寿命.通过实验研究和分析,证明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应力值运用在Paris定律中能满足工程裂纹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一定的假设条件,将曲梁传递矩阵计算原理,用于拱式结构,梁式结构和桩基础的结构静力分析,示例计算结果,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可用于实际结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9.
基于车致振动的桥梁损伤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移动车辆引起的桥梁振动,采用模式识别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桥梁结构损伤定位及损伤程度估计进行了研究.应用车致振动理论计算不同预设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桥梁结构在相同移动车辆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记录其在测试位置的响应,形成损伤模式库;将在测试位置实际测得的响应与损伤模式进行比较,并利用聚类分析的近邻法识别桥梁结构是否出现损伤、损伤位置及其程度.为直观有效地表示识别结果,分别以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为独立坐标轴,用等值线和响应云图的方式展示比较结果.以移动荷载匀速通过某简支梁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数佰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估计桥梁结构的榀作付罟和榀作程摩.  相似文献   

20.
用振动参数识别技术对诊断工程结构损伤进行了研究,包括损伤位置的确定和损伤程度的确定和损伤程序的定量计算。针对诊断方程解的不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最佳逼近解法,使解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最后以自由梁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