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高职教育衔接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有效载体。以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为例,通过调研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相关中高职院校,厘清中高职两个层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对职业能力和培养目标细化分类,形成层次化的中高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暖通空调专业为例,对实施情况进行介绍并分析,针对暖通空调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对接存在的问题,从对口单招考试模式、人才培养的层次区分度、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发展问题。本文以《职业规划》课程为例,以专业教学标准为蓝本,探索该课程在课程规划、团队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问题,进一步推动中高职衔接课程建设,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启动的中高职衔接改革,提出了构建“提升能力、结合证书、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模式,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高职课程衔接。  相似文献   

5.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结合行业的需要和岗位的需求,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为例介绍了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方法途径以及构建的课程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6.
建立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分析目前物流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管理、考评制度方面存在的割裂现象,提出应借鉴国外的做法,加强宏观制度建设,建立统一的职业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回顾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并介绍了我院“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等中高职衔接方面开展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通过3年的中高职衔接试点的工作,制定出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三二分段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途径,供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在建设时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从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的发展、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角度分析了高职公共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并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为例,总结了如何在《基本要求》和科学理论指导下搭建教材框架、巩固基础融合专业、组织教材内容、设计教学任务、保证趣味性和时效性,最终实现基于职业渗透的校本教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适应各类职业发展需要的"通用能力",与岗位的专业能力不同,它强调的是普适性和可持续性。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探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