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随着公路隧道的大量建设,其理论研究及施工创新也得到到迅猛的发展,对围岩分级准确性和衬砌参数合理性的要求均会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公路隧道主要以新奥法为基本设计理念。即隧道设计时,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期支护设计及二次衬砌设计。依托干河隧道对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与初期支护参数选取的实践与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BQ值法是目前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普遍采用的方法,实际应用中勘察结论多与施工现场存在一定差别。以石家庄西部某隧道为例,采用EH—4大地电磁法对隧道围岩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结合BQ值综合确定了围岩等级。结果表明,采用BQ值和EH—4综合评定隧道围岩等级可有效提高勘察精度。  相似文献   

3.
尚峰利 《交通标准化》2014,(14):201-204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控量测等手段对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理论进行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开挖过程中围岩损伤演化,获得了损伤变量与围岩材料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围岩力学参数的预测方法。通过岩体破坏机理、围岩损伤应力影响范围以及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各个因素综合研究,建立了卸荷状态下的围岩损伤本构关系和基于能量耗散的损伤本构模型。基于一般弹塑性数值分析原理,建立了考虑围岩参数劣化过程的隧道围岩损伤演化分析方法,分析了开挖应力状态下隧道围岩的弹塑性损伤演化机理。建立了基于经验公式和基于围岩渐进性破坏理论的公路隧道围岩压力演化趋势及预测模型,提出了公路隧道围岩压力演化趋势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外公路隧道建设规模和数量的日益增多,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的方式与方法也变得多样化.笔者全面阐述了国内外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理论与试验研究的现状,并分析了今后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国内外公路隧道建设规模和数量的日益增多,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的方式与方法也变得多样性。笔者全面阐述了国内外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理论与试验研究的现状,并分析了今后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将某公路隧道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隧道洞口软弱围岩区域新奥法施工所对应的监控技术,为隧道新奥法施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围岩压力是指在开挖隧道后围岩变形以及应力重新分布的一种物理现象。随着公路隧道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公路隧道工程中由围岩压力引起的围岩变形、坍塌以及支护变形等现象发生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由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围岩压力的存在,并加大了对其研究力度,以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但是由于隧道工程中岩体、施工等各方面的随机性,以及隧道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对围岩压力的测量、计算较为困难。因此,在当下公路隧道建设大规模开展的形势下,必须要继续加大研究力度,认真分析压力计算方法,以提高公路隧道工程中围岩压力计算水平。  相似文献   

8.
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而建立的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隧道围岩分级模型,给出了较为简单而且准确的隧道围岩级别判定方法,其有效性已经过了工程实例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人工神经元网络在公路隧道围岩判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原理,结合公路隧道围岩判别的工程实际资料,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的有师学习记忆和预测功能,对公路隧道围岩判别预测进行了研究。通过实例预测检验,证明了人工神经元网络在公路隧道围岩判别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而建立的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隧道围岩分级模型.给出了较为简单而且准确的隧道围岩级别判定方法,其有效性已经过了工程实例的验证。  相似文献   

11.
隧道新奥法施工中,常以围岩变形量作为评判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公路隧道围岩变形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序列,因而可以建立一些实时跟踪预测模型和方法.本文根据阳宗隧道围岩拱顶下沉位移变形的特性,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来预测其变形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简易、有效.  相似文献   

12.
阳宗隧道围岩变形的神经网络技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新奥法施工中,常以围岩变形量作为评判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公路隧道围岩变形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序列,因而可以建立一些实时跟踪预测模型和方法.本文根据阳宗隧道围岩拱顶下沉位移变形的特性,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来预测其变形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简易、有效.  相似文献   

13.
大断面黄土隧道加宽过渡段变形特性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车道公路隧道加宽段空间跨度大,加宽过渡段设计难度大的难题。以某三车道黄土隧道为依托,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加宽过渡段的支护结构和围岩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宽过渡段处初支结构的变形呈现不对称性。距过渡段10 m范围以外加宽段围岩变形趋于对称。加宽段施工对正常段的围岩变形影响较小,对加宽段围岩的影响范围约为10 m。故在三车道公路隧道的加宽段施工过程中,除加强支护外,距离过渡断面的前10 m加宽段施工应提高监控量测频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天竺寺隧道塌方段的治理实践,阐述公路软弱围岩浅埋段的偏压隧道超前支护技术。在短距离开挖施工中,应尽早封闭成环,并重视监控量测、加强施工管理,该方法对同类围岩隧道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堡镇隧道围岩变形的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新奥法施工中,常以围岩变形量作为评判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经济合理性的重要指标。隧道围岩变形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序列,因而可以建立一些实时跟踪预测模型和方法。针对宜万铁路堡镇隧道软弱围岩区段施工大变形特点,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其变形量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经过工程实践检验,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隧道施工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楠木坑隧道围岩岩性特征、岩石强度、岩体完整程度、岩体结构特征、地下水发育程度、物探解译异常带,采用以[BQ]值法分级为基础结合围岩岩体定性特征评价的综合评判方法,对楠木坑隧道围岩分级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了楠木坑隧道围岩分级结论,其结果为该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以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粤境连平至从化段上坪隧道为背景,根据设计资料对不同条件下的隧道进行工程造价的分析探讨,获得了各级围岩的隧道工程造价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各级围岩的隧道工程造价指标相差较大.本文的分析结论可以为其他同类型项目合理控制隧道工程造价和正确选择深挖路段的建设方案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水平产状的岩层时处理不当极易出现围岩失稳、坍塌等事故,这些事故将对隧道施工人员、设备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以石塘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该隧道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围岩内部位移、锚杆轴力、围岩与初期支护间压力监控量测结果,研究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用以指导该隧道后续施工和设计方案优化,并可为类似水平岩层隧道设计、施工及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