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未采用新奥法原理指导施工、监控量测工作不到住、采取的施工方法不当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等原因,造成了观音山隧道塌方。根据处理观音山隧道坍方的工程实践,论述了公路软弱围岩段隧道施工应尽早封闭成环、重视监控量测工作、加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对同类围岩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隧道施工中不良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塌方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文章以某省高速公路悦来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隧道右洞出口段塌方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隧道塌方处理的方案及措施,可供对同类围岩隧道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峰坳隧道为58省道泰顺段的关键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开挖至K16+240时发生了塌方。塌方段围岩的岩石结构为碎石状镶嵌结构,内部充填泥质夹层,是较为典型的断层破碎带塌方。首先分析了峰坳隧道塌方的具体原因,提出了塌方的处理方法、施工要求,并且根据实际处理效果,对处理方法动态调整;其次基于量测资料,对塌方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总结了破碎带塌方处理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铁路隧道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施工具有较大难度,如果不加以注意,将会直接影响整个隧道施工质量。以某铁路隧道施工段为例,对铁路隧道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施工工艺进行分析,为同行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朝家山1#隧道围岩塌方工况,从工程地质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初步分析了隧道内特殊地质构造是其产生较大变形、坍塌的根本原因,指出隧道地质及围岩岩性复杂性、挤压构造岩体破碎、稳定性差以及破碎硬质岩体的失稳坍塌具有突发性是造成本次塌方的直接原因,并结合施工规范,为以后的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松散围岩隧道施工中常遇到围岩失稳和掌子面塌方冒顶等技术难题,结合嘉华大桥北桥头接线工程所处水文地质条件和隧道暗挖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隧道监控量测的数据,对掌子面塌方进行了成功监控,并对浅埋隧道的塌方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隧道开挖施工中塌方事故的主要防控对策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西藏林芝派墨公路老虎嘴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围岩破碎,稳定性较差,加上连续降雨与地下水影响,开挖过程中掌子面中部及右侧渗漏水由点滴状出水发展为线状出水,掌子面出现掉块、溜渣,局部出现掉块、坍塌现象,结合工程实际,针对隧道塌方施工技术手段展开分析,详细论述了塌方段、塌方变形段空腔、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施工及排水管施工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闰家条隧道隧址区基岩全被黄土覆盖,是由两个合同段共同施工的。由于围岩本身的稳定性差及外力因素的干扰,施工中出现了大面积塌方,针对当时情况,采取了强有力的超前支护措施,及时封闭成环,遵循“管超前、预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快衬砌”的施工原则,保证了隧道施工的质量,为以后预防和解决类似问题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尹正风 《北方交通》2014,(4):115-118
介绍了二望坡隧道塌方段附近工程地质情况、塌方的原因以及穿越隧道塌方区的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塌方情况描述、塌方处理和穿越塌方区施工步骤与技术措施。施工实践表明,所介绍的施工方案合理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公路隧道塌方事故有时难以避免,文中通过分析一工程实例的塌方事故处理,总结该类事故处理的经验。实例表明,应加强施工防排水,避免进一步软化围岩;注浆加固、补缝、加设钢拱架、补打锚杆处理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塌方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1.
随着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所占的比例逐步提高,软弱围岩施工所面临的沉降、收敛等变形问题越来越常见。因此对软弱围岩隧道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是隧道施工的重点环节。以马垭口隧道工程实例为背景,对软弱围岩隧道病害特点及施工方法进行探讨。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前后的监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可为今后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张家口至石家庄高速公路某隧道工程实践为研究背景,在隧道围岩动态地质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常规的围岩位移、应力监测以及现场试验,及时得到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化的综合信息,这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前人既有研究成果和日本龟浦隧道围岩变形试验,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工程实践,阐述隧道施工影响下围岩变形动态规律,提出围岩变形控制的技术要点和技术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围岩变形控制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变形可分为掌子面前方的先行变形、掌子面变形及掌子面后方变形3种形式,且这3种变形是同时发生的.控制开挖工作面失稳、拱顶失稳、拱脚下沉和围岩大变形等是隧道围岩变形控制的要点.开挖过程控制和辅助工法控制是隧道围岩变形控制的重点,其中初期支护及时闭合和合理辅助工法的选取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大断面黄土隧道加宽过渡段变形特性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车道公路隧道加宽段空间跨度大,加宽过渡段设计难度大的难题。以某三车道黄土隧道为依托,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加宽过渡段的支护结构和围岩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宽过渡段处初支结构的变形呈现不对称性。距过渡段10 m范围以外加宽段围岩变形趋于对称。加宽段施工对正常段的围岩变形影响较小,对加宽段围岩的影响范围约为10 m。故在三车道公路隧道的加宽段施工过程中,除加强支护外,距离过渡断面的前10 m加宽段施工应提高监控量测频率。  相似文献   

15.
隧道系统锚杆的设计大多采用工程类比法,没有充分考虑到围岩对支护结构的影响.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共同组成"围岩-支护"体系参与作用,并通过承压拱机理,对隧道系统锚杆的设计计算理论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其合理参数,降低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6.
隧道系统锚杆的设计大多采用工程类比法,没有充分考虑到围岩对支护结构的影响.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共同组成"围岩-支护"体系参与作用,并通过承压拱机理,对隧道系统锚杆的设计计算理论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其合理参数,降低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白龙江隧道的施工技术,确定了隧道开挖的支护方式及关键技术;隧道洞口和洞身的施工方法,着重介绍隧道洞口浅埋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开挖作业和洞身Ⅳ级、Ⅴ级围岩地段开挖作业的具体方案、方法,施工步骤;超前支护措施中超前长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新奥法施工的核心思想是把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的支护体系来考虑,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不可缺少的环节.以奉(节)巫(溪)高速公路孙家崖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该隧道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穿越滑坡体等工程特点,通过现场监测隧道内围岩变形和围岩应力,结合左右线施工方法分析得出,该隧道左右线围岩的变形规律;围岩压力的分布规律;围岩变形与压力的关系;隧道与滑坡体之间的相对稳定关系.研究过程为该隧道的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保证,同时研究成果也可为设计和分析研究其它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偏压浅埋隧道由于施工工序的复杂性和围岩应力分布不均匀性,施工技术难度较大。为保证施工工期和施工安全,采用进洞口围岩预加固、台阶法预留核心土开挖、洞内围岩超前加固等技术,实现了安全进洞,节约了项目开支。  相似文献   

20.
兰新复线兰武段乌鞘岭隧道F7断层,为区域性大断层,地应力高。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达1 m以上,初期支护出现多处变形侵限及坍塌事故。为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及时优化、更改预设计,在左线迂回导坑做试验段,进行了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锚杆轴力、初支混凝土应力、初支围岩压力、初支钢架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合理性参数的跟踪量测,利用量测结果指导正洞设计施工及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了隧道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