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地铁车辆数据采集诊断及无线传输方法,并结合地铁车辆的调试工艺文件设计了地铁车辆电气数据采集方法、自动判定方法及无线传输方式。采用该系统可自动判定每个调试步骤的操作和结果,减少人为误判行为,大大提高地铁车辆的调试效率,文章最后在地铁车辆静态调试中进行了相关模拟测试,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辆地面试验是地铁调试的关键步骤,为了提高试验效率和可靠性,必须对其进行在线运行状态监测。文章针对地铁车辆分布式采集系统在数据传输上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数据采集技术的地铁车辆地面试验在线监测方案,该系统具有数据存储分析、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的功能,可实现大范围内的地铁车辆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3.
目前地铁车辆各系统地面试验在静调环节中仍是测试过程复杂、测试信号量大的一项工作,为提高地铁车辆的静态调试的准确性,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文章根据当前地铁车辆生产测试要求,结合现代嵌入式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工业现场总线通信技术设计并介绍了基于无线通讯的地铁车辆数据采集终端原理及实现,此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地铁车辆各系统地面试验在静调环节中的调试效率及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Monte Carlo仿真的地铁车辆系统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在地铁车辆系统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CA)的基础上,考虑到地铁车辆系统故障率较低,故障状态枚举方法难以获得精确的随机状态,故运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改进算法模拟仿真了地铁车辆系统设备单元发生故障的实际过程,并给出仿真的一般求解方法.针对地铁车辆系统故障模式及故障持续时间,构建了其可靠性的评估指标,应用实例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了稳态下的系统可靠性结果.研究成果对地铁车辆运营及维修管理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地铁车辆运行中的中轮轨间的粘着利用关系。研究一种具有数据采集,数据显法,数据通讯 数据存在等功能的智能仪器。通过对地铁车辆粘着状态有关变量的检测和处理,得出地铁车辆的运行参数,并根据经验公式判别车辆是否工作于异常状态,分析了地铁车辆的防空转及防滑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我国提供美国轨道车辆产品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美国CFR标准的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估方法.首先,总结CFR标准中车辆运行时产生的轮轨力、车体加速度及转向架横向加速度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评价指标;其次,建立某出口地铁车辆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再结合线路运行条件和车辆结构特点确定动力学分析工况;最后,在典型运行工况下,进行地铁车辆的动力学分析,并依据标准要求对计算结果进行低通滤波及窗函数的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良好,满足设计要求.分析结果可为地铁车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其动力学分析思路亦可推广到类似产品的动力学分析中.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2009,(11):74-76
1地铁乘客数据(PIS)系统概述地铁乘客数据(PIS)系统主要由车载图像监控系统、车载信息发布系统、骨干传输网络、车地无线传输系统、车载管理中心以及车辆段系统等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高清晰数字视频在地铁运行车辆的实时播出;车站值班员、控制中心调度员、车辆段(DCC)车务人员对列车车厢内的实时图像监控;列车驾驶员对前方车站旅客候车情况的实时监控;提供车地之间的高速数据无线传输通道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真实模拟地铁车辆在整个运营时踏面制动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情况,采用ANSYSWorkbench软件建立某地铁车辆的车轮热容量计算模型,采用热流密度法,分析地铁车辆在一个往返运行过程中车轮的热容量情况.结果表明,地铁在频繁启动制动过程中造成热量积聚,从而导致车轮温度升高,车辆运行至6457.7s时,车轮最高温度达到446.88℃;并给出最高温度时刻车轮的温度场分布,分析结果为车轮安全性设计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车门关闭且锁闭信号是地铁车辆重要的载客运行条件,传统的地铁线路设计将该信号接入列车紧急制动电路,使得车门紧急解锁与紧急制动关联。列车运行过程中,因电气接触不良、行程开关故障、机械卡滞等原因,车门关闭且锁闭信号频繁丢失,严重影响行车运营效率。为提高地铁故障救援的能力及行车运营的效率,厦门地铁功能设计时将车门关闭且锁闭信号不接入列车紧急制动电路,减少地铁车辆区间停车。介绍了功能设计方案及实施情况,有利于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内各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口、机动车的急剧增长,地铁日益成为众多城市解决公共交通问题的重要选择。市民对地铁出行依赖性的日益增强,对地铁运行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地铁一旦发生故障,如何高效应对和处理,成为各地铁运营单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如果故障发生在对列车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的咽喉点,故障处置难度加大,往往导致故障处理时间、故障影响及事件性质有所升级。为系统梳理地铁故障咽喉点,本文以广州地铁五号线为例,对地铁信号、车辆及供电故障咽喉点及相关处置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型运动会中车辆组织调度历来是各届大型运动会交通运输保障中的重点. 采用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车辆运行和分配情况,全面记录和统计车辆和调度的数据信息,有效指挥和调度车辆资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基于广州市亚运会交通运输保障工作的实际需要,分析亚运会车辆组织管理机构和车辆信息化调度管理的需求,提出一种车辆调度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了系统的逻辑结构、功能组成和网络拓扑结构,并对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设计. 该系统已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实际车辆组织管理中得到成功应用,实践表明效果良好,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交通拥堵日益成为大中城市最严重的交通问题之一,而由通勤行为 引起的早晚高峰交通拥堵最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和交通系统的运行.因 此,本文从车辆的角度出发,采用上海快速路牌照识别系统采集数据,通过k-means 聚类 数据挖掘方法,提取路网中的通勤特征车辆,并分析了通勤特征车辆在路网中的出行时 空分布.分析得出,在上海快速路网中,占全部检测车辆2.8%的通勤特征车辆在早晚高峰 时提供了高达36%的交通量.在早高峰时段,识别出的通勤特征车辆主要分布路段为中环 外圈、陆家嘴方向、逸仙高架和沪闵高架;晚高峰时段,基本集中在与早高峰的相反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基于车牌照数据的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通勤特征车辆并 研究其出行行为的时空特征,能够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缓解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提 出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3.
���ڴ��ģ���������ݵĵ�ͼƥ���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图匹配问题是浮动车技术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浮动车数据自身的特点,传统的导航地图匹配算法难以直接适用于大规模的浮动车数据匹配。本文在分析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地图匹配与传统的导航地图匹配的异同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浮动车地图匹配模型族的解决方案和相应的道路网格拓扑结构,设计了包括道路初次匹配模型、平行方向道路识别模型、节点匹配模型、延时匹配模型在内的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算法体系,并对算法进行了评估和验证。本文提出的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算法模型已经在广州市ITS示范工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准确、高效和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双层规划模型,综合优化片区城乡公交时刻表编制与车辆调度.其中,上层片区城乡公交车辆调度问题以公交企业综合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实现多线路多车辆多车场的车辆时序指派,采用禁忌搜索算法求解;下层片区城乡公交时刻表优化问题为实现线路在所有换乘节点的换乘总时间及换乘失败惩罚最小,同时确保换乘节点的时刻表协同先后次序,采用运行图与枚举法进行求解;选用慈溪南片城乡公交线路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直观反映片区线路组织的运行计划,进一步满足乘客便捷换乘需求与企业车辆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双层规划模型,综合优化片区城乡公交时刻表编制与车辆调度.其中,上层片区城乡公交车辆调度问题以公交企业综合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实现多线路多车辆多车场的车辆时序指派,采用禁忌搜索算法求解;下层片区城乡公交时刻表优化问题为实现线路在所有换乘节点的换乘总时间及换乘失败惩罚最小,同时确保换乘节点的时刻表协同先后次序,采用运行图与枚举法进行求解;选用慈溪南片城乡公交线路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直观反映片区线路组织的运行计划,进一步满足乘客便捷换乘需求与企业车辆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6.
车牌识别的分布式结构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车牌识别的分布式结构处理方法,能合理利用车牌识别系统的资源,提高车牌识别系统的识别效率,适合于多车道大流量的实际交通系统。对车牌识别系统在交通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驾驶员综合特征对行车控制与紧急度判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态心电分析仪、Frecord数据采集系统及动态GPS研究驾驶员特征对紧急状况主观评价和车辆行驶控制的影响。研究表明:具有不同驾驶经验、个性、年龄特征的驾驶员对同一紧急状况做出的紧急度主观评价和制动操纵存在差异,其中驾驶经验的影响最明显。经验丰富的驾驶员采用减速度相对较小,变化相对平缓的驾驶技术,相对于谨慎型驾驶员而言,鲁莽型驾驶员操纵时制动减速度变化剧烈;年龄对驾驶员的操纵也有一定影响,通常年轻驾驶员会进行快速制动,这与驾驶员的生理状况有很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驾驶员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桥梁结构影响线加载的动态称重系统(B—WIM)便携且可循环使用,近几年在国外引起了学者深刻关注,并开发了相应的商业设备,而我国对此进行相关研究见于文献的很少。该系统可为中小跨径桥梁开展汽车荷载调查提供新的思路,并为中小跨径桥梁汽车活载评估提供直接参数。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算法原理,以三轴汽车荷载作为示例介绍了影响线坐标值标定过程,并给出了汽车荷载计算的通用矩阵表达式,为下一步进行设备开发的软件程序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规范乘务员的工作用语和协同监控装置分析行车事故,需要对机车电台和列尾装置自动录音,并可以在地面真实地再现列车运行中的呼叫应答情况.本文设计一种基于Wince操作系统实现双通道数字录音,适用于铁路机车的语音记录设备.它不仅可以通过与TAX2通信,取得时间和公里标信息,实现实时录音;还可以实现USB无线(Wi—Fi)和以太网等多种转储方式;另外通过前端数据库和上层解析软件,可以在转储仪或PC机上,按时间、车次和地点等信息对录音文件进行检索、转储和回放.该产品通过了运行试验和现场鉴定,实现小批量装车试用,满足维护铁路运行安全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钢轨扣件失效对列车动态脱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建立了非对称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轨道扣件失效对车辆动态脱轨的影响,考虑离散轨枕支承对车辆/轨道耦合作用的影响,通过假设轨道系统刚度沿纵向分布发生突变来模拟扣件组失效状态,推导了考虑钢轨横向和垂向以及扭转运动的轮轨滚动接触蠕滑率计算公式,利用Hertz法向接触理论和沈氏蠕滑理论计算轮轨法向力及轮轨滚动接触蠕滑力,采用新型显式积分法求解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系统运动方程,通过数值分析计算,得到轮轨横垂向力之比、轮重减载率、脱轨危险状态的持续时间和轮对踏面上轮轨接触点位置的变化。连续5个钢轨扣件不同程度失效对列车动态脱轨的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如果失效因子从0.8增大到1.0,即钢轨扣件经历从接近完全松脱到完全松脱,钢轨扣件失效对列车动态脱轨影响呈指数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