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查明珠江三角洲入海口软土次固结系数变化特征,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提供精细化的沉降设计指标提供基础,通过采取I级不扰动软土样,进行室内分类试验和单向固结试验,获取相应的物理、变形指标,分析次固结系数随荷载变化特征,研究次固结系数与前期固结压力、压缩指数、含水量和塑性指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次固结系数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塑性指数的增大呈线性增长;次固结系数与压缩指数的比值在正常固结下并非是一个常数;次固结系数在前期固结压力前,值小,随着加荷递增,固结系数也增加;前期固结压力之后,主要随着加荷递增,次固结系数呈由大变小的趋势。经过研究,掌握了珠江三角洲入海口正常固结软土的次固结系数变化规律,建立了次固结系数与相关物理力学指标相关关系,为珠三角洲软土变形计算提供了地区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吹填超软土具有高含水率、高孔隙比、高压缩性、低强度等工程特性,其工程试验是勘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大连某地区吹填超软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配制多组不同含水率的试验样品进行标准固结试验。对含水率变化与固结特性指标中的固结系数和次固结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含水率对其固结指标中的固结系数和次固结系数的影响规律,用于指导吹填超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3.
不同荷载下软土随时间的变形特征是软基沉降设计的重点。通过进行室内高压固结试验,求得不同荷载下的固结系数及正常固结状态下软土的前期固结压力,分析软土屈服前后固结系数差异及变化特点,为珠三角洲软土的力学特性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长江口软土地区围堤工程工后沉降量预留往往不准的问题,对该区域淤泥质黏土进行了一系列一维固结试验,研究该地区软土的固结、次固结特性,探究该区域软土的压缩指数、次固结系数及次固结系数与荷载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长江口地区软土压缩指数小于典型上海软土的压缩指数;该地区软土具有明显的次固结特征,淤泥质黏土的次固结系数在0. 01~0. 025;次固结系数随着荷载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提出了该地区考虑次固结沉降的围堤工后沉降预测方法。试验所得结果及工后沉降预测方法对长江口软土地区的围堤工程工后沉降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饱和粘性土的含水量与次固结系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比,论述了饱和粘性土的次固结系数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变化的特点,并建立了饱和粘性土次固结系数与含水量的相关公式。为指导、分析与验证固结试验结果,从多角度保证试验的准确性提供了一个方法;为工程设计与使用参数的获取提供更多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汪小平  杨永波  熊锋 《中国水运》2007,7(11):102-104
为了给正在施工的软土路基处理工程或后续工程提供更准确合理的土工参数,本文基于孔隙压力~时间曲线及实测沉降~时间曲线反演分析淤泥的固结系数,并将两者与室内固结试验得到的固结系数进行对比,分析了各方法得到的固结系数的特点,为相关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结合广州南沙港区淤泥质地基处理工程,对采用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后的软土次固结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夯击后土体的主次固结分界不明显,只有在固结压力水平较低、加荷比较大时能够划分主次固结;夯击加固后土体的次固结系数与固结压力有关,平均最大次固结系数约为原状土样最大次固结系数的30%,且存在一个最佳夯击能,使得加固处理后土体的次固结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8.
重点介绍软土的前期固结压力对于软土地基上各种建构筑物的工程意义、通过室内试验确定软土前期固结压力的方法、室内确定前期固结压力的影响因素和试验注意事项,并综合运用软土前期固结压力和其他相关土工试验指标分析天津滨海地区软土层的应力历史,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软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由于软土的蠕变而产生的问题,如沉降量过大,不均匀沉降等会给建筑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软土蠕变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文中对上海地区的软土进行了一维固结蠕变试验,采用分级加荷的方法,用陈氏法处理数据较合理地将分级加载的蠕变曲线转化为分别加载的蠕变曲线。通过对应变—时间对数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固结—蠕变耦合作用的存在。通过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分析发现上海软土的应力应变出现显著非线性,次固结系数出现先增大,达到峰值后再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试验实测资料的分析,讨论了孔隙水压力仪埋设位置,固结系数取值,应变固结度与应力固结度的差别和欠固结四种因素对固结度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在软基加固处理固结度计算分析时,应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蒋瑞波  张明 《水运工程》2011,(5):136-140
基于Gibson大变形固结方程,结合吹填淤泥高压固结试验成果,对简化该方程的3个假定条件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级荷载下双层软基沉降预测的大变形固结简化方法,将其应用于围海造陆工程吹填淤泥与原状淤泥双层软基沉降过程预测,结果表明:1)常规预压荷载(≤200 kPa)下,固结压力0~25 kPa与25~200 kPa范围内,吹填淤泥的孔隙比e与有效应力及渗透系数与(1+e)分别满足线性关系,大变形固结系数近似为常数;2)大变形固结简化方法预测的双层软基沉降曲线相比于经典固结理论,更接近于实测曲线,为软基沉降预测提供了一种简易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几个典型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基的设计、施工实例,对软土地基加固设计中的固结系数选取、固结系数各向异性的特点、利用实测沉降曲线推算最终沉降量方法、加固深度等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对大量的现场检测资料反分析与实验室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软土地基加固设计时固结系数选取的经验方法。对加固深度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施工因素对固结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吉福  蒋永春 《水运工程》2014,(10):143-148
针对流泥地层浅层加固的沉降和固结度特点,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推导得到压缩模量、渗透系数、固结系数、排水路径与固结应力的关系式,使沉降和固结分析可以考虑沉降和固结参数随固结应力的变化,利用涂抹效应考虑了土柱效应对固结的影响,并考虑了排水板弯曲对固结的影响。工程算例表明,流泥地层固结系数随有效固结压力增大而增大,土柱可以加快排水固结,应变固结度大于应力固结度。对于浅层加固,可以不考虑排水板弯曲、加固层厚度减少对固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天津港软土地基加固工程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沉降修正系数、固结系数以及理想井与非理想井的差别,分析了真空预压排水板间距、预压加固时间与加固造价的关系,得出的几点认识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实测沉降—时间曲线,采用太沙基固结理论和指数曲线拟合法,对洋山深水港区广泛分布的淤泥质黏土的固结系数进行了反演,为港区后续工程地基沉降预测和加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