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LDH总活力,LDH同功酶及FFA含量,由所得结果,初步认为,当急性心肌梗塞时血清LDH总活力升高的幅度远低于LDH同功酶的相对百分率(特别是LDH_2/LDH_1比值的变化)及FFA含量的改变,所以建议,对于急性心肌梗塞者,可测定LDH_2/LDH_1比值及FFA含量,以便为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及时治疗提供实验室数据。  相似文献   

2.
容量负荷对评价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脏储备功能的意义王东琦,祝家庆,刘治全,王育本(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西安710061)泵衰竭是急性心肌梗塞(AM1)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准确评价AMI患者心脏功能尤其是心脏储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4例AM...  相似文献   

3.
<正> 自从Kurien等在1966年报告急性心肌梗塞后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明显升高,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以来,引起许多学者广泛的注意和争论。解决本课题不但对心肌梗塞的发展和梗塞后合并症的发生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防治心肌梗塞及其合并症也有现实意义。国外曾用硒制剂治疗冠心病。国内迄今未见报导。我国克山病(地方性心肌病)地区的土壤、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选用成年健康、18—20周令、体重160—250g的雌、雄大鼠,用Nixon改良法测定了正常及急性心肌梗塞后不同时间观测点大鼠的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结果如表所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溶栓治疗对其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1 2h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3 0例 ,用重组链激酶 (r SK) 1 5 0万U进行溶栓治疗 ,并按临床判断再通标准将其分为溶栓再通组和未通组 ,观察其溶栓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PAI)活性 ,D 二聚体 (D Dimer)及纤维蛋白原 (Fg)含量变化。结果 溶栓再通组溶栓后血浆t PA活性较溶栓前明显升高 ,PAI活性明显减低 ,而未通组溶栓前后t PA、PAI活性无明显变化。两组溶栓后血浆D Dimer较溶栓前均有明显升高 ,且组间升高程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①溶栓后t PA活性升高 ,PAI活性减低可能预示冠脉再通。②溶栓后D Dimer含量升高提示溶栓后有凝血酶的进一步激活 ,但该项指标不能视为溶栓效果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管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冠心病患者中的26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26例的29支冠状动脉行PTCA术并植入33个支架,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占36.5%,陈旧性心肌梗死者占7.7%,不稳定性心绞痛者占55.85%;多支病变者占69.2%,B2型以上病变占67.3%,结果 33个支架植入全部成功。术后随访2周 ̄2年,26例PTCA术后4例心绞痛  相似文献   

7.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死亡原因是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泵衰竭,其发生率与心肌梗塞范围(IS)密切相关,而泵衰竭又增高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因而寻求有效药物,使在缩小IS的同时改善AMI早期的心泵功能,以期降低AMI死亡率及改善其预后,实为AMI治疗所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左心室舒缩功能受损是AMI心功能不全及其早期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左室舒缩功能受损程度又取决于心肌梗塞范围(IS),故目前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多集中于如何限制AMI后的IS,但对限制IS药物能否同时改善心脏舒缩功能的研究却不  相似文献   

9.
以结扎麻醉犬冠状动脉前降支致心力衰竭,观察国产米力农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静脉注射米力衣(6μg/kg),可明显增加左、右心室内压上升和下降的最大速率(±dp/dtmax)及每搏输出量(SV);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肺动脉压于一过性升高后持续下降。提示米力农对急性心肌梗塞所致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0.
对有和无心绞痛病史的的13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心绞痛病史组与有心绞痛组比较,心梗多发生于前壁(P<0.05),且前者合并糖尿病者较多(P<0.05);两组患者CPK峰值、LVEF值、早期并发症及再梗率、住院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提示无心绞痛病史的心肌梗塞与有心绞痛者具有相似的病理生理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1.
A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THEROLEOFINHERITANCEANDENVIRONMENTALFACTORSINPRIMARYLIVERCANCERWangXueliang;XuHuiwen;ChengBing;MenB...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56年到1990年共收治乳腺恶性肿瘤病人2644例,其中经病理确诊的乳腺肉瘤21例,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病人的0.8%。6例腋下淋巴结肿大,占28.6%。病检均非肿瘤转移。本组资料表明乳腺肉瘤的发病年龄较乳癌为轻,45岁以上及病史1年以上者预后较好。因乳腺肉瘤多经血道转移或局部浸润,很少转移到腋下,治疗以肿瘤切除和乳腺单切为主,放疗的价值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我院自1986年至1994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35例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急诊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治愈。29例单纯内科治疗,其一25例死亡,4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作者认为,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出现早,单纯内科治疗不能阻止其进行性恶化,预后极差。急诊主动脉瓣置换术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引起根面龋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唐山市600名40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数据应用SAS 8.0软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口腔牙石指数、义齿修复和牙龈退缩4个因素是中老年人根面龋的相关危险因素,竖式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是根龋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年龄、口腔牙石指数、义齿修复和牙龈退缩是根面龋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我院1962年~1986年间收治的46例脂肪肉瘤资料,分析了其发病部位、治疗及预后。认为该病好发于四肢及腹膜后,瘤体大小相差悬殊,该瘤最有效的治疗是手术整块切除。但如瘤体过大,位于腹膜后而无法行完整切除时,可行包膜内挖除,仍可获得较好疗效。术后复发、再次手术亦可获得较长存活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院1960~1989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间活产数56 244例,孕产妇死亡96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170.7/10万,直接产科死因占54.2%,主要死因依次为妊高征、肝脏病、产科出血、心脏病。死亡孕产妇接受保健措施不够,产前检查次数平均1.8次,40.6%死亡孕产妇在家分娩,大多数死亡的孕产妇是远途转送的危重患者。根据所提示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157例足月体重≤2500g宫内发育迟缓儿的分娩方式与围产儿L转归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儿出生体重愈低,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愈高。剖宫产组围产儿死亡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胎吸和产钳助娩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臀位助娩和臀位牵引的新生儿窒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故对宫内发育迟缓儿应加强围产保健和产时监护,尽量使其自然分娩;臀位儿以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研究资料表明,国人胆结石的构成,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在结石核心与蛔虫感染关系亦有不同。本地区尚缺这方面资料,随机选择我院胆石标本100份,取胆石核心溶解涂片染色显微镜观察,发现20%结石核心有蛔虫卵(包括1例幼虫);其中胆囊结石占20.31%(13/64),胆总管结石占19.44%(7/36)。  相似文献   

19.
为对肌电图波形特征作多维分析和定量判断,我们采用图形识别法首次对60例氟骨症患者肌电波形的五种特征数值进行了采集,将它们表示为多维矢量。按Fisher准则计算出线性鉴别函数并对新采集的肌电信号作分类计算,提出了三个分类鉴别方程式,此外,还计算了正确分类概率的估值。运用图形识别法判断为肌电异常者来自正常组的概率仅为0.8%。我们还用此法对氟宁的疗效作了定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自1983年以来我院运用Pavlik Harness治疗3岁以下小儿先天性髋脱位435例497髋,并形成了治疗体系。借助患儿自身的肌肉活动作用,变脱位的不利因素为促进复位的有利因素,使其自动复位。该系列疗法治愈率高,未发现有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