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根据葛洲坝和大源渡枢纽船闸多年的上、下游水位资料,对葛洲坝枢纽船闸的工作水头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表明:葛洲坝和大源渡枢纽船闸工作水头均值分别是设计水头值的80%~87%以及70%~79%,由此结论进一步对船闸输水系统设计时水头的选取、船闸的通过能力计算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采用某一保证率的水头作为输水系统的设计水头及将修正系数引入船闸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等观点,可供船闸工程设计及规范的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2.
省水池水位高程及工作水头计算是省水船闸水级计算的重要内容,影响因素众多。推导建立了综合船闸总水头、上下游水位变化、省水池数量和面积、剩余水头等因素的单级省水船闸省水池水位和作用水头计算公式。根据公式分析了上下游水位变幅、省水池级数和省水池面积等对省水池水位高程和作用水头的影响。最后结合某60 m单级船闸,计算对比不同方案各级省水池水位和作用水头,提出了合理的水级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3.
航线附近取水头安装施工对船舶安全航行构成威胁。在安装过程中,如何更好的保障船舶安全航行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结合实例,本文从取水头部基座的安装、水下抱箍和横梁的安装、取水头吊装、引水管的浮运及沉管施工等施工流程进行详细分析,针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影响通航安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保障取水头安装工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取水头钢腔安装过程中有关质量和技术控制方面的问题,合理采取爆破开挖控制技术,基坑底部整平技术、简易结构装置代替技术等,很好地解决了取水头安装的技术难题,使取水头和钢腔一次性安装到位,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大龙潭地下水系统三维渗流场模型,得出东部地下水水头较高,西部水头较低。大龙潭主体暗河管道通过地段形成了一低水头槽谷。通过降水入渗法和Visual Modflow模拟软件计算大龙潭多年平均流量,2种方法得出结果较为接近。结果对水源的监测与预防保护措施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6.
三角闸门因其具有能承受双向水头,并且能在动水时启闭,启闭力小,使用灵活等优点,使其在感潮河段的低水头中小型船闸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引江济汉通航工程龙洲垸船闸三角闸门的结构、结构计算以及闸门启闭机运行特点进行了介绍,为大型三角闸门在中高水头船闸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华能罗源电厂一期循环水系统建筑工程的大型椭圆形取水头远距离拖运为例,对半潜驳拖运取水头的拖带力计算及拖缆选择(安全性验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京杭运河苏北段沿线低等级口门船闸规模较小、周边限制性因素较多、工程防洪等级较高、船闸设计水头较高且常水头与设计水头相近的特点,宝应船闸扩容改造工程中,通过合理进行平面布置,采用闸墙廊道短支孔分散输水系统,优化上下游引航道结构型式等工程措施,提高了船舶过闸效率,改善了船舶泊稳条件,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道港口》2013,(5):420-424
多线船闸下游引航道内反向水头过大引起的船闸安全问题引人关注。以江苏刘老涧三线船闸为例,建立了非结构网格下的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了下游引航道在二、三线船闸不同泄水条件下的水流流态及一线船闸闸门处的反向水头。采用开挖隔堤的工程措施以缓解反向水头过大的问题,计算分析了不同下闸首至开口段长度、开口段长度和开口段底高程下的最大反向水头及最大横向流速特征值变化规律,为改善多线船闸下游引航道水流流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刚  于黎 《中国水运》2013,(12):221-222
为了解决船闸超高水头转化的动能带来的阀门工作条件变坏和水流紊动等问题,保证船舶安全停泊,同时避开超高水头船闸复杂的阀门水力学问题,文中从输水系统的角度,通过和单级船闸的水力曲线对比,得到了带省水池输水系统的优缺点。它能有效的降低工作水头,使得闸室内的水流条件更利于船舶的停靠;同时节省过闸的用水量,有效的保护了水资源并降低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1.
孔祥柏  应强 《水运工程》2006,(12):15-18
简述整治建筑物的壅水及其机理,归纳出局部水头损失壅水的通用公式。将丁坝工程壅水区分为床面摩阻损失增大壅水和局部水头损失壅水2部分。在ΔFr>0的模型中,采用换算式ΔZp=ΔZm.hλ,定性地说是偏大的。可采用换算式Δhfp=Δhfmhλ。而丁、潜坝局部水头损失的壅水,则应采用hjp=Δhjmλu02。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流箱进行绞吸吹填,新海鹭轮水下泵单泵施工时清水最高水头和施工中总消耗的水头是匹配的,施工过程中,能耗少,效率高,质量好,该种工艺在今后类似工程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从船闸灌泄水非恒定流对闸室与引航道水力特性的影响出发,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观测了引航道的波动形态、波动水力特性;探讨了闸首处最大水面升降与最大流量、引航道长度的关系;分析了闸室超高(降)与引航道水面升降对人字闸门的影响.结果表明调平闸室与上下游水位后,人字闸门的内侧(闸室)承受惯性水头,外侧(引航道)承受水面周期升降,人字闸门承受正反水头的作用,该水头呈抵消趋势,所以引航道水面升降有助于反向水头的减小.同时,讨论了惯性超高(降)改善措施、引航道水面波动的利弊及对集中输水系统船闸人字闸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1]的电站尾水渠区域的水力、泥沙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在确保电站无论在正常蓄水位情况还是在全闸敞泄情况下,电站能够达到最大的发电水头,试验在原布置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试验观测表明,尾水渠下的水流条件明显改善,优化布置形式的发电水头较原方案有明显提高,基本满足电站的出力水平,同时最大发电水头未超过10m,电站可以安全进行水力发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电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人们对发电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在低水头电站尾水堰上设置闸门来保证设计尾水位,降低正常尾水位,增加发电水头,增加发电量,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丁坝回流长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丁坝下游水流断面突然放大,水流分离,形成狭长的回流区,根据水流分离区局部水头损失的包达(Borda)公式,并仿沿程水头损失的达西(Darcy)公式,可获得非淹没丁坝回流长度的计算公式,用矩形水槽和抛物线形河底的水槽试验资料检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省水船闸通过把总水头进行分级,减小每级工作水头,除节省船闸用水量外,还有利于解决高水头船闸的水力学问题,对我国西部山区河流船闸建设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在分析省水船闸运行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理论省水率的计算方法及其随省水池级数、面积的变化规律,总结分析了影响省水船闸水位分级的主要因素。以广西右江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船闸为依托工程,针对船闸上游水位变幅大、设计水头高、工程布置条件及运行方式复杂等特点,计算省水运行时剩余水头的变化规律。从运行水位、省水池级数和面积等方面,提出了省水池布置参数及大水位变幅下的省水船闸水位分级方式,进一步模拟计算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船闸输水水力指标,论证了水位分级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船闸引航道水力与停泊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船闸水头提高,闸室尺度加大,阀门快速启闭,输水流量大,引航道的水力条件成为控制因素。因此,根据规范要求,采用计算分析、对比和论证的方法,根据船闸水头、尺度及运输条件,计算分析闸室与引航道停泊条件的差异,相同航道等级不同闸室尺度引航道停泊条件等。结果表明:随着船闸水头提高与闸室尺度的加大,应重视引航道的水力条件;引航道断面设计不只与船型尺度有关,应与输水流量联系起来;当引航道船舶(队)不满足停泊条件时,有一系列改善措施,可供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从船闸灌泄水非恒定流对闸室与引航道水力特性的影响出发,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观测了引航道的波动形态、波动水力特性;探讨了闸首处最大水面升降与最大流量、引航道长度的关系;分析了闸室超高(降)与引航道水面升降对人字闸门的影响。结果表明调平闸室与上下游水位后,人字闸门的内侧(闸室)承受惯性水头,外侧(引航道)承受水面周期升降,人字闸门承受正反水头的作用,该水头呈抵消趋势,所以引航道水面升降有助于反向水头的减小。同时,讨论了惯性超高(降)改善措施、引航道水面波动的利弊及对集中输水系统船闸人字闸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迷信和相信当年,"海供水54"号的水手长叫林荣坤,福建人。有一次,他回乡探亲,归途中特地到湄洲岛上请来一尊妈祖像,小心翼翼捧上了船。林水头要把妈祖像供奉在船员活动室。政委知道了,不同意。可是林水头坚持,大多数船员也支持他。政委只得把这个突发情况报告给船队队长。队长一口回绝:"不要搞迷信!"林水头特地跑到船队,和队长针锋相对:"怎么是搞迷信?我们福建那边很多船运和渔业公司都允许船员把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