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极端工况下整车的热管理问题是全功率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之一。燃料电池汽车中的热源主要来源于电堆、空压机、驱动电机及DC/DC,提出了相应的热管理方式并构建了相应的系统结构,对散热器、水泵、风机等主要部件进行了选型与匹配。利用GT-COOL 软件建立了全功率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计算平台,对极端工况下系统的散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工况下电堆温度达到了84.4 ℃,在许用温度范围内,电堆进出口温差为7.6 ℃,满足内部温度均匀性要求,空压机、DC/DC、驱动电机的温度分别为58.4 ℃、59.6 ℃、61.5 ℃,均满足其温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阿文美驰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在汽车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系统中,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阿文美驰商用车辆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是其在中国设立的独资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主要生产和经营阿文美驰公司商用车辆产品,包括长途、旅游客车车桥、前独立悬架,  相似文献   

3.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包括电堆、空气系统、氢气系统和冷却系统。从空压机选型、电堆运行条件匹配、冷启动和整车经济性四个方面介绍了AMESim仿真软件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电堆运行条件对系统零部件选型尤其是空压机影响较大,适当降低进气计量比和进气压力可降低部件功率消耗,提升系统整体效率,PTC水加热器可以大幅缩短燃料电池发动机冷启动时间,减小系统怠速功率可提升整车经济性。应用AME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对于燃料电池发动机设计开发具体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纪鹏飞 《专用汽车》2013,(12):31-34
在本届中国国际商用车展上,零部件产品大放异彩。很多国内外知名厂家不仅积极参展,而且几乎毫无例外带来了最新的产品。在倡导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汽车轻量化理念日趋流行,国内外零部件制造商也纷纷不甘示弱,不断开发先进的材料和技术,以帮助减轻商用汽车重量并满足排放和燃油效率的要求。在本届展会中,复合材料液压尾板、轻量化车桥、变速器及油缸等新产品的亮相,宣告着汽车零部件轻量化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5.
鼓式制动器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零部件,轻量化是它未来发展的方向。基于非线性分析软件对某重型商用车桥鼓式制动器进行结构轻量化设计和优化仿真分析,轻量化鼓式制动器制动力矩优于传统结构,刚性、强度与传统结构相当,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汽车发动机舱散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汽车产品研发的需要,应用商用CFD软件Fluent和KULI,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汽车外流场与发动机舱内流场耦合计算方法,对某汽车发动机分别处于额定功率点和最大扭矩点下发动机舱的散热特性和温度场特性进行研究。快速而准确地指导发动机舱内冷却系统的参数选择与判定。研究发动机舱内的温度分布特性及最高温度值,控制发动机舱内空气最高温度低于设计目标值,从而判别发动机舱内的温度特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前,以汽车全球研发与设计、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与服务为标志的全球化战略不断冲击着汽车制造业。新形势要求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不断从配套系统供货向汽车零部件装配模块化生产方向发展,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分担汽车整车企业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汽车模块化、系统化的设计制造,质量检查,性能试验等工作。而零部件生产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优化价格、保证质量和敏捷生产。因此,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除了在产品质量和成本上下功夫外,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工业发展,汽车对性能、稳定性、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材料、性能定义也更加科学。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要求更加苛刻,各大主机厂及供应商对零部件的设计要求统一性、标准化也日渐完善。本文针对汽车线束行业热缩管的选型及应用设计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杨亮 《驾驶园》2012,(2):24-25
2011年12月27日,商用汽车杂志社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了“2011商用汽车售后服务总评榜”“2011商用汽车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发布暨颁奖晚会,来自全国的数十家商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30余家售后服务商的代表以及部分著名媒体记者共同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电动商用汽车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受电池技术的制约,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不能达到理想要求,这对承担一定运输任务的商用汽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针对国内外电动商用汽车技术现状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增程式电动商用汽车的开发与研究受到了高度重视。针对增程式电动商用汽车,在Matlab/GUI软件环境下设计了一套动力性和经济性分析平台,可方便地对其动力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直观地展现汽车的设计参数和使用条件对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从而改进设计,提高汽车性能。  相似文献   

11.
建立某多轴混合动力特种车辆整车外流场仿真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整车外流场特性。根据分析结果对驾驶室进气格栅、驾驶室与货箱之间的上部连接、驾驶室下部进风口三个部位进行优化设计。在优化设计过程中,特别关注提升各车桥分布式驱动电机的散热效果,并根据局部外流场特性确定车桥处的电机风扇朝向布置。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整车风阻系数降低了6.4%,各车桥均可通过底盘底部的气流分支进行良好冷却,确保满足驱动电机的散热需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国六排放升级,发动机对冷却系统散热量需求增加下的冷却系统布置方案研究。通过对国六发动机增加EGR冷却器后串联式冷却系统和并联式冷却系统方案工作原理分析,并应用原理进行整车方案设计,最终根据整车热平衡试验对整车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为国六车型设计开发提供数据及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解决一款商用车驾驶室车门防水问题,并对防水性能提升进行设计研究。在生产的过程中车门和驾驶室装配固定连接,车门防水由于受到车门钣金、车门密封条零部件、车门电器线束、防水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直都是车门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车门钣金间和门框钣金间隙控制、门框密封截面、档水条密封截面流水方向引导、车门线束及拉丝固定的布置、同时防水膜隔音棉一体式结构控制要求等,提升车门系统防水和其周边相关零部件匹配要求。经过设计控制措施对该车车门系统防水结构设计研究进行实际验证。结果对每一台车淋雨试验,解决防水车门系统漏水问题。从而提高了驾驶员舒适性和保障安全生产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散热器翅片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运用AMESim软件搭建某商用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研究散热器翅片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散热器的外翅片间距对其散热能力有较大影响,随着翅片间距,散热器换热能力增大;散热器内翅片间距的变化并不会对散热器的散热性能造成明显影响;散热器内翅片的高度不宜过小。  相似文献   

15.
分析车辆的冷却系统流动传热规律,提高冷却系统在车辆部件设计过程中的准确性。文章主要针对商用车的冷却模块作为主要的研究,从流体力学及传热学理论基础上,通过试验分析进行了车辆冷却的传热问题分析和数据测试,希望能够为实际应用提供冷却系统性能的改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新车设计初期阶段,总布置设计需要对整车关键尺寸和关键零部件结构设计提出约束条件,以控制整车性能指标。碰撞作为整车关键性能指标,对总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文章阐述了总布置设计中,对整车、车身及关键零部件的控制策略,以确保整车在碰撞时可以按照设计过程碰撞,达到相应碰撞得分。表明总布置设计对整车碰撞控制策略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套完整的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控制策略平台架构和开发流程,基于多款纯电动汽车试验验证,充分利用大数据研究、理论分析、高低温环境舱试验匹配等手段,完成了对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控制策略的正向开发,并结合纯电动车型热泵空调系统完成了整车能耗贡献量对比试验分析。研究表明,新开发的主动进气格栅整车热管理策略在常温、低温环境下均有较好的节能收益,高温环境下可及时响应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散热需求,同时具备平台化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张金森  王浩  王永  王大健 《汽车电器》2021,(4):44-46,49
某在研改款商用车空调箱暖风芯体单体换热性能较差,根据对标件初步优化后发现其换热性能更差,因此进行CFD定性仿真分析。通过流体分析研究发现基础模型芯体内部各扁管流量分配不均,初步优化后扁管流量分配更加不均匀,极大地降低了其换热性能,与试验反馈结果一致。根据流场仿真结果对其水室结构逐步优化,使得扁管流量分配比例的标准差值各工况下均提升了44%以上且芯体内流阻降低了约一倍。最终通过试验验证,单芯体的换热性能提高了3%-8%,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内外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的电堆及其关键组件、关键零部件及水热管理技术,总结了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电堆及其关键组件研究方面,为进一步提高电堆功率,降低电堆成本,可着手于有序化膜电极制备工艺的研发,发展低铂催化剂以及探究金属双极板及其涂层技术。在关键零部件研发方面,空气压缩机和氢气循环泵将朝着大流量、小型化等方向发展。在水热管理研究方面,优化双极板流场和气体扩散层的微孔结构,采用复合控制策略等方式有利于燃料电池的水热管理。  相似文献   

20.
在镍氢电池生热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混合动力汽车试验循环工况获得的充放电电流计算得到电池的生热功率,建立了电池组散热系统的散热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电池组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并进行了混合动力汽车试验循环工况下镍氢电池组的温度场试验。结果表明,模拟值与试验值吻合;电池组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可满足混合动力汽车在生热、散热方面对镍氢电池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