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电动汽车的生产和制造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并且还要对整车的性能进行测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符合汽车上路的条件。本文主要是将国标要求作为基础来对电动汽车的最高车速、滑行能力、加速性能、制动性能和爬坡能力和能量消耗率和续航里程进行测试,通过实施一定的检测试验方法和配套的相关试验设备来做好检测,并且要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对电动汽车的运行性能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推进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更好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电动汽车相关标准及设计指标出发,分析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电性能的相关要求,包括高压安全要求及整车、高压部件电气性能要求。依托于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结合电动汽车的实际设计指标,对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电性能试验内容进行总结,简要介绍各测试项的测试目的、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法,并提出相关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整体测试流程,分析在环测试的关键技术,整合系统硬件结构,具体阐述了硬件在环测试中电动汽车各系统的具体的软件模型,并基于NI PXI/LabVIEW搭建了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的软硬件测试平台。以一款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VCU)为被测对象,搭建了电动汽车VCU硬件在环测试系统,通过测试序列实现对整车控制器功能策略的测试验证试验。试验表明该硬件在环测试系统能够准确全面检测VCU各项功能,提高VCU产品性能,有效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4.
正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实施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通知:在《公告》产品准入管理中提前实施《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电动汽车安全要求》规定了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增加了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要求,能够第一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动汽车进行实车道路测试特别是可靠性测试所需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道路模拟试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整车实施道路载荷数据采集并进行数据编辑、分析和处理,经过数据迭代后在室内道路模拟试验台上进行强化试验。利用该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电动汽车的可靠性测试,极大地缩短了产品验证周期,同时避免了因天气及人力、场地因素对试验进度的影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反馈、跟踪解决。  相似文献   

6.
电动汽车碰撞后电安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领域,2015年,我国发布了GB/T 31498—2015《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并纳入工信部公告管理。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对于电安全研究的深入,需要对原有的碰撞后电安全提出修订。本文提出了电动汽车后部碰撞增加的必要性,同时系统的分析了防触电高压防护(电压、电能、电阻以及物理防护)四种方案改进后的要求、原理以及测试方法。重点阐述了关于电压测量中起始时间、电能要求的限值、绝缘电阻防护要求的缺陷以及物理防护测试的困难等研究。这对于指导电动汽车产品设计以及完善相关标准、法规具有参考价值,同时该研究成果已应用在国家标准GB/T 31498—2021中。  相似文献   

7.
增程式电动汽车采用与传统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同样的能耗测试标准,但二者在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搭建增程式电动汽车仿真模型,采用全球统一的轻型车测试循环(WLTC)工况进行电量消耗模式(CD)和电量保持模式(CS)的能耗仿真试验,再基于实车试验室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最后,开展采用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CLTC)的能耗仿真试验,分析增程式电动汽车在两种不同工况下的能耗表现。结果表明:采用仿真手段能较好地实现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能耗测试,且综合结果与试验室数据较为相符,采用CLTC工况的能耗测试表现要显著优于WLTC工况的能耗测试表现。  相似文献   

8.
绝缘电阻失效是引起电动汽车电安全事故、人员触电的主要原因,研究分析人体对于电压、电流的承受能力及不同的触电程度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针对GB/T18384.1~3—2015《电动汽车安全要求》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设计比对试验的测试方案,进行多次有效试验,验证试验方案的可行性,总结分析试验结果,提出该标准优化测试方法的具体意见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动汽车滑行阻力系数的测量问题,通过道路试验提出了利用曲线拟合计算滚动阻力系数和空气阻力系数的方法。通过对空挡滑行试验数据的处理得到加速度与速度的函数关系曲线,并以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的原理将其进行二次拟合;通过二次曲线方程计算出电动汽车的滚动阻力系数和空气阻力系数,并对两阻力系数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某电动汽车最高车速、最大加速度和0~100 km/h加速时间,并利用计算结果对其动力性能进行测试,验证了两阻力系数测定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骚扰的超标问题,介绍国家推荐标准GB/T 18387-2017,通过对某型号的电动汽车进行辐射发射试验,阐述电机驱动系统及轮速传感器的EMC特性,分析电机驱动系统及轮速传感器的EMC问题及其干扰机理,并提出整车辐射发射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使整车试验通过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了一种基于互馈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平台,可应用于采用串联结构的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介绍了测试平台技术方案以及车辆动态模拟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可真实模拟实际车辆运行工况,满足动力系统匹配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逐渐增大,电动汽车安全一直是国家和企业关注的焦点。GB18384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从储能系统、车辆操作安全和故障防护,以及人员触电防护3方面做了详细的要求。本文着重阐述非传导充电系统如何做安规测试以及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开发了一种基于互馈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平台,可应用于采用串联结构的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介绍了测试平台技术方案以及车辆动态模拟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可真实模拟实际车辆运行工况,满足动力系统匹配开发需求。  相似文献   

14.
围绕轻量化评价,结合汽车产品公告和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相关数据,对电动乘用车的广义体积(长×宽×高)下的整备质量、不含动力电池的整车质量、电池质量占比、载质量利用系数、动力电池密度、整车能量密度、整车功率密度、动力性、电耗限值比、续航能力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按车型种类,在总样本中各选5个车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电池非线性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成涛  仇斌  陈全世 《汽车工程》2006,28(1):38-42,47
服务于电动汽车系统仿真,提出一种非线性等效电路电池模型,模型考虑SOC、温度对电池特性的非线性影响。设计了系统的模型参数辨识实验及数据处理方法,使用S imu link建立了以电流为输入和以功率为输入的镍氢电池组模型。通过1 372 s的FUDS实验验证,两个模型最大电压误差分别为电池组额定电压的1.02%和1.39%,精度满足电动汽车系统仿真要求。  相似文献   

16.
混合动力轿车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研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开发了一种并联式HEV的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可实现HEV能量管理和状态切换控制。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在硬件在环测试中进行了功能验证和调试,在实际路面上进行了实车功能和性能试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发的动力总成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能够满足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BJ6127EVCA-6纯电动商务班车的开发目标,重点从市场调研、Ekg指标、整车整备质量指标确定、动力电池选择、整车主要总成结构确定、成本计算、部分指标分解、文件下发、样车制造、公告申报等方面论述了其开发流程。  相似文献   

18.
储江伟  施树明  王荣本  郭烈  刘锐 《汽车工程》2004,26(2):214-219,204
在对实验型智能化视觉导航电动汽车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就智能化视觉导航汽车不同形式的控制体系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系统地介绍了智能化视觉导航汽车试验平台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参数选择和设计校核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整车电量平衡试验即为发电机(或DC-DC)、蓄电池输出的电能与整车用电器的电能损耗形成一种平衡且比较稳定的状态,随着汽车用电系统的不断增加,电路系统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整车电平衡测试对于整车电器开发的重要性也更加的突出。在本文中,笔者以一款混动车型的电平衡测试为背景,对测试方法以及评价准则进行详述,为混动车型电平衡试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