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空气悬架的发展及我国研发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悬架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早期用于机械设备隔振.1947年,美国首先在普耳曼汽车上使用空气悬架,欧洲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对汽车空气悬架作了应用研究.目前,国外这些地方无论是客车还是载重车都已经比较普遍采用空气悬架系统,而国内却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只应用在一些豪华客车和少部分重型载货车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营运客车开展主要安全部件典型故障研究.具体基于道路运输车辆领域国家及行业政策标准要求和新时代车载智能装备的技术发展现状,对营运客车安全运行相关电子控制系统和机械部件进行整体梳理,以汽车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行驶系统、驾驶辅助装置、安全防护装置为分类,提出营运客车主要安全部件的主要功能、结构原理及典型故障,从而分析确定其对汽车运行安全的影响,为科学开展营运客车主要安全部件的性能评价和故障诊断,提高客车结构部件的使用质量和可靠性,保障道路运输车辆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现有汽车电子自动离合器存在的缺点,设计了一套汽车电子自动控制离合器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采集汽车的各种行车信息,运用模糊自适应算法得到合适的PWM调速信号控制机械执行机构,并配以刹车辅助控制,实现了离合器的平稳、可靠控制,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相似文献   

4.
近日,康迪泰克空气弹簧系统以"工程技术创造绿色价值"为主题亮相2013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向国内外主机设备制造商和配件市场展示兼具高舒适性能与环保价值的商用车空气弹簧系统。本次展会重点展出应用于商用车市场的膜式空气弹簧和袖式空气弹簧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下,轻量化、低能耗、高舒适性的商用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汽车的电子控制半主动悬架系统和电子控制主动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6.
<正>CAN总线是什么?CAN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的简称,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在北美和西欧,CAN总线协议已经成为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工业控制局域网的标准总线,并且拥有以CAN为底层协议专为大型货车和重工机械车辆设计的J1939协议。在中国,海格客车全车系标配CAN总线技术,开创了国内客车全系批量应用的先河,开启了中国客车安全、智能又一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混合动力车辆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相对于传统车辆有很明显的优势,文章采用车载排放设备对混合动力客车和传统客车进行了排放对比测试试验,验证了混合动力车辆可以减少车辆污染物的排放,为混合动力车辆环保效能的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输经理世界》2003,24(10):21
高速公路的发展对客车提出了更高要求.车速的提高对客车的动力性、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重视,要求汽车不但要有良好的性能,而且还要有较低的排放.但国内大客车的动力性能指标与国外相比差距明显,改进其动力系统成为目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二分之一车体四自由度主动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结合模糊控制理论,应用FIS Editor工具箱,建立Mamdani型模糊推理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主动悬架系统特性的仿真分析,并与传统的被动悬架的性能指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车身垂直加速度峰值下降了43.3%,车身俯仰角加速度峰值下降了31.1%,前悬架动行程下降了35.5%,前轮与路面的动载荷的峰值下降了26.3%,有效地改善了汽车性能指标,能够满足汽车稳定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不同工况下车辆行驶时对于主动悬架系统的性能需求,本文设计出一种可切换悬架工作模式的悬架控制策略,可以提高车辆在不同工况下行驶时的动力学性能。通过对控制策略进行建模仿真,结果得出相较于未进行模式切换的悬架,所设计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改善悬架工作时的性能,为后续控制参数的优化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运输经理世界》2003,24(11):19
2003年9月1日~2日,建设部科技委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中国旅游车船协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学会联合召开的′2004全国客车大赛预备会议在厦门举行.来自全国32家主要客车生产厂家和12家主要客车配套厂家、公交公司、旅游公司、长运公司的领导、专家、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伊始,青年客车正式在国内全面导入ESP安全系统,这也是国内第一家准备全面导入ESP的客车企业。据悉,由于国内目前还没有试验场能完成ESP应用试验车重、车辆的重心,通过试验,模拟车辆在极端情况下的车辆状态,对控制模块的一些关键参数进行标定,青年客户的ESP试验都是在欧洲完成。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道路客运线路上,纵横密集的营运车辆,使得小件快运成为一条快速切入物流的重要途径,传统道路客运企业正在国家规范引导下向现代物流转型。作为客运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客车制造商在提供高质量客车产品的同时也必须思考如何提高客户的运营效益,并将其融入车辆的开发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运输经理世界》2004,(4):20-21
由建设部科技委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中国旅游车船协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学会共同组织的第四届北京国际商用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于2004年3月9日拉开帷幕,此次展示引起了客车界的广泛关注,连续4年销售额名列中国客车业榜首的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携其产品中的佼佼者参展,展品涉及客运、旅游、公交客车,在技术上吸收了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设计和成熟的性能匹配,较好地结合了国内的道路运输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是金龙客车中较具代表性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客运     
十堰至襄阳城际公交正式开通1月18日上午,湖北十堰市亨运集团十堰至襄阳城际公交开通仪式在高速客运站正式举行。其运营车辆全部更换为崭新的青年尼奥普兰客车,并实行公车公营。和原有车辆相比,这批客车档次得到了提升,安全系数更高,乘客乘坐更舒适。市运管局有关人士介绍,十襄城际公交的开通,将促进十堰和襄阳之间的交流,方便两城之间乘客出行。  相似文献   

16.
"满天星"、大海格、智慧客车,海格在不同时期推出的代表性产品,意在领先一步与已有60年历史的中国汽车工业比起来,海格客车还是一家年轻的企业。"今年才15岁。"海格客车技术中心副主任严则进告诉记者。"满天星":成就海格"中巴王"1998年,国家推出客车等级标准《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1998),带动了高等级旅游和客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该标准发布前,旅游和客运使用的多是发动机前置中巴车,以短途运输为主,档次低,配置差,连空调都没有。客车等级标准对车辆的舒适性提出了高要求,并要求使用客车专用底盘。2000年底,苏州金龙推出了自己开发的第一代新车型6791中巴车,行业命名为"满天星"。该车是后置发动机8米车型,采用的是海格自己开发的整车底盘。2001年正式上市,2002年就取得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对高原城市客车的液化石油气改造方案的研究,进行了改造车辆的道路试验研究分析。分析验证了改造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证明了在车辆动力性降幅较小的情况下,使用该方案对城市客车进行的液化石油气改装,可以改善城市客车的排放。  相似文献   

18.
8月15日,大金龙携精心研发的XMQ6119AGBEV新型纯电动客车、XMQ6129Y5新一代科技客车和金龙凯歌高端商旅车亮相本届交博会。展示了大金龙多年来在自主研发、智能技术上的最新成果,充分契合大会主题"绿色、智能、亲近",进一步宣传了"科技金龙"的品牌主张。19AGBEV大金龙本次推出的XMQ6119AGBEV纯电动客车表现特别抢眼,其外观设计清新靓丽、简约时尚;动力采用双电机系统,高效、舒适、节能;电气管理实时监测控制,更安全、更智能。动力强劲的双电机驱动系统,实现车辆最大爬坡度达到25度,50km/h的加速时间小于15s,经过耦合器将动力输出到后桥,没有机械换挡过程,无换挡冲击使得行车更为平稳,而且电机系统最大发电功率达到300KW,制动回收能力增强,基本不磨损刹车片。在更能体现纯电动客车整车性能的电池配置方面,大金龙  相似文献   

19.
据可靠消息,在长途客运行业中一度扮演重要角色的卧铺客车,因安全隐患大、事故率高等原因,将于5年后退出营运市场。届时,原有长途卧铺线路将由高级舒适的座位客车替代。公安部门对此消息给予了书面回应。回应称:201 1年1 2月31日,工信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大中型客货车安全技术性能加强车辆《公告》管理和注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在卧铺客车安全技术标准修订公布之前,工信部暂停受理卧铺客车新产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虚拟样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物理模型与控制模型联合仿真技术日趋成熟。文中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二分之一车体四自由度汽车主动悬架的虚拟模型。通过集成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搭建了基于ADAMS和MATLAB联合的汽车悬架系统仿真平台。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某轿车汽车车身垂直加速度响应和车身俯仰角加速度响应,该模拟结果与文献[1]数学模型的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系统仿真平台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