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港内锚地,是沿海集装箱港区缓解航道拥堵,提高港口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完善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的理论研究,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设置港内锚地的沿海集装箱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计算期内可能同时占用港内锚地的船舶数量及船型组合;计算不同锚泊方式下所需的港内锚地最大面积。仿真结果与分析结论为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的规划建设及改造扩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港口现代化与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沿海集装箱港区的泊位装卸效率也在迅速提高,单线航道利用率也受到了影响。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沿海集装箱港区船舶进出港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着重研究泊位装卸效率对单线航道利用率的影响规律,为港口规划和建设决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泊位装卸效率可提高单线航道利用率,港区在提升泊位装卸效率来增加港口通过能力的同时,要兼顾其对航道利用率的影响,否则将会导致航道利用率过高,造成航道拥堵,降低航道服务水平等级。对于实例中的港区规模,建议装卸效率提升幅度不宜超过13%。  相似文献   

3.
沿海散货港区规模化以及散货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对航道航行安全性以及航道通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船舶进出港安全时距作为控制同向进出港船舶尾随时间的安全参数,是影响沿海航道通过能力的因素之一.基于港口船舶航行作业系统,利用Arena仿真软件构建模型,研究不同条件下安全时距对沿海散货港区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实例分析.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安全时距与航道通过能力之间呈负幂函数关系;安全时距对双向航道通过能力影响程度更为显著;货物流向变化对二者的敏感关系影响并不明显;单线航道受安全时距的影响程度随通航历时的增加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到港船型的多样性和随机性,建立不同船型组合下的沿海散货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定义到港船舶吨级的加权平均值为船型组合的特征吨级,研究船型组合对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船型组合对沿海散货港区航道通过能力有显著影响;航道通过能力与船型组合的特征吨级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并且通航历时越大,航道通过能力对船型组合越敏感。  相似文献   

5.
以港口服务水平为基准,提出了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定义方法和指标,即在港口正常生产作业状态下,达到指定的港口服务水平时,年通过航道的船舶载重吨总和即为该航道的通过能力.以沿海集装箱港区为例,运用系统仿真方法,计算不同港口服务水平下的航道通过能力.研究成果可为沿海港口航道规划、设计以及实施航道扩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港口岸线资源紧张,大吨级船舶或通航数量较少的船舶一般考虑乘潮进出港,并相应配置候潮锚地,针对目前尚无适合候潮锚地锚位数计算方法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和有关规范标准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提出影响候潮锚地锚位数因素,主要包括潮汐特征、航道管理及船舶到港时间规律等,且对这3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一种适合海港候潮锚地锚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经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合理可行,可为锚地规划与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当航道候潮因素对船舶进港存在明显限制时,到港船舶对锚地容量的需求会有不同,候潮进港条件下锚位数应当同时满足待泊锚位需要和候潮锚位需要。以连云港港30万吨级锚地为例,探讨了候潮进港条件下锚位数确定方法,从计算简便和结果偏安全考虑,可认为到港船舶规律和到港(在港)保证率相同,则候潮进港条件下锚位数可取待泊锚位数与候潮锚位数之和。该方法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禹化强  唐颖 《水运工程》2021,(10):316-322
2017年以来黄骅港煤炭港区吞吐量持续超过2亿t,船舶大型化趋势显著,导致船舶等待时间偏长,航道通过能力也已不能满足港区发展要求,急需对现状5万吨级航道进行拓宽升级。为了合理确定航道拓宽方案,采用系统仿真技术,通过建立涵盖锚地、航道、港池和泊位的港航系统模型,结合港口生产数据,对多个航道拓宽方案开展港航系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各航道拓宽方案均能满足港区吞吐量发展要求;随着航道拓宽里程增加,煤炭船舶平均离港等航道时间、煤炭码头平均单船空泊时间呈减小趋势,相应煤炭码头泊位利用率、港航系统通过能力逐步提升。基于仿真研究结论,通过综合对比投资、航道横流、后期维护费用等因素,推荐采用航道拓宽方案1。  相似文献   

9.
沿海散货船舶大型化,对配套的航道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合理的船舶进出港规则对发挥航道通过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构建沿海进口散货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先来先服务规则、大船优先服务规则和船舶成簇进出港规则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规则下,航道通过能力与服务水平均呈指数分布关系;先来先服务规则和大船优先服务规则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基本相同;而对于港口规模大、航道通航历时长的港区成簇进出港规则要比前两种规则对应的航道通过能力高。  相似文献   

10.
葛春凤 《中国港口》2013,(11):19-21
<正>随着船舶大型化、专业化、集装箱化运输的发展,世界港口大型化、功能专一化、装备现代化的趋势明显,港口作业区纷纷转向自然条件更具优势的海港、深水港发展,早期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港口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其传统功能逐步收缩而必然面临转型发展。一、广州港老港区现状分析广州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集装箱干线港之一,由内港港区、黄埔港区、新沙港区、南沙港区和珠江口水域锚地组成。其中广州港内港港区、黄埔港区属广州港老港区。  相似文献   

11.
采用ARM作为机舱测量系统中的主控制器,利用ARM的高性能和可裁减性构建CAN总线通信控制网络,可以实现系统全部节点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12.
依托有线专网和北斗卫星网,研制覆盖随船器材供应链和被服务方的全资可视化系统,实现被服务方随时获取自己申请单的供应链信息,包括器材申领、器材批复、器材运输、器材维修等信息,达到被服务方对整个随船器材服务流程的全维可视和全程可控的目的,从而为随船器材的精确化保障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赵彦肖 《中国修船》2007,20(Z1):7-8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改变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形成全球化的网络经济.网络财务以其独特优势随之产生并发展,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行了适应网络环境的新处理方式,必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文章介绍了网络财务产生的必然性、特点、应用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灵魂.本文在分析了电子导师这一新型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面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电子导师平台,并对平台的定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分析了平台的总体设计思想和技术实现框架,电子导师解决研究生教学中的一些基础问题的意义,促进电子导师在培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国内外造船起重机安全性评价方法的不足,研究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FAHP)的造船起重机金属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将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运用于起重机金属结构综合评估中。以造船门座起重机为例,建立多指标、多层次安全性评价模型,对指标状态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值,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计算各层评价值,并最终得到整机金属结构安全指数,为起重机使用企业和特检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力学分析的方法,解决船舶非单点搁浅时船底受力大小及脱浅拖力最小值的计算方法问题,并由此提出船舶自行脱浅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持续性跟踪无人艇的探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3,(4):98-101
美国国防先期研究计划局(DARPA)提出的持续性跟踪无人艇(ACTUV)项目对潜艇的隐蔽性和安全性形成重大挑战。加强对ACTUV的搜索、探测、定位,保障潜艇部队安全,是我国海军面临的新任务。本文研究从天基、海基、空基进行搜索侦察,并提出一种多维数据融合定位技术,为相关科研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红外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分析方法作简介,对电机故障红外诊断的判断方法作论述。通过红外检测工作的诊断实践证明,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对于及时发现电机设备的外部缺陷和部分内部缺陷非常有效,对保降电机设备的安全运行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AHP-RS的沿海都市带主要港口评价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港口群资源整合已成为当前航运业发展热点之一,文章从港口规模角度,研究区域范围意义下的主要港口评价问题。以改进后的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指标为基础,构建区域范围意义下的主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以国内外沿海都市带为例,运用AHP-RS法对都市带内主要港口进行相关评价分析。为客观认识和评价港口自身相对规模水平提供参考,也为沿海都市带框架下的区域港口群有序规划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思路。通过实例验证了AHP-RS综合评价法在港口评价应用中的科学有效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肖诗勤  杨关良  范顺昌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1):119-120,126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特征的全景图拼接算法,该算法应用sobel算子对待拼接的两幅图像分别进行处理,以获取图像边缘及特征点,确定两幅图像重叠部分的灰度差以去除伪特征点并消除外界噪声,选取方差最小的两组特征点作为缝合点,从而确定两图像的相对位置,通过对图像重叠部分进行平滑处理实现了全景图的无缝生成。实验结果证明算法合理,运算速度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