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朔 《汽车与运动》2013,(8):184-185
沈阳车展在经历几年的磨合之后,今年终修成正果,大家从车展现场厂家的展台规模、设计表演、展车数量、新车发布会数量及首展亮相车的数量及层次、模特水平可以管窥厂家的重视程度及参与的深度,车展整体水平在向一线车展靠拢  相似文献   

2.
<正>两年一届的北京车展从1990年开始,到2014年已经是第十三届。翻看历届车展的照片可以明显看出来,北京车展其实就是中国汽车市场和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缩影、一个风向标,而北京车展的魅力和影响力也恰恰就在这里。如今,有每年2000万辆新车市场做后盾,北京车展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跻身国际顶级车展之列,与北美、巴黎、日内瓦、法兰克福和东京五大车展并称"国际六大A级车展"。事实上无论是展出面积、参展商数量,还是展出车辆、观众人数,北京车展在数据上完胜其他五大车展。但是,北京车展并不受待见,在别人的眼  相似文献   

3.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汽车展已于2009年4月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幕.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其它车展一定程度上陷入参展商不足的窘境的大背景下,本届车展在布展规模、展商数量、车型阵容以及观众热情等方面都无疑成为全球汽车四月市场共同追逐的亮点.  相似文献   

4.
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是一次成功的盛会,成功之处在于两个地方:第一是规模。跟上一届相比,本届上海车展参展企业数量、质量都可谓空前。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约1500家汽车相关厂商竞相参展,全面展现国内外汽车工业前沿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届上海车展,数千家汽车企业汇聚,国外汽车巨头更是摆出最强阵容。然而,一汽、东风两巨头却选择缺席上海车展,放弃了与国际国内众多汽车厂商争奇斗艳的机会。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只有上汽集团在家门口“独舞”,成为2007上海车展的一大缺憾。[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盛况空前的北京国际车展大幕即将拉开,公众对车展的关注程度已日益高涨。车展效应已在逐步升温,尤其是上两届北京国际车展的火爆也势必将延伸到本届车展,再加上2006年的北京国际车展正值年末的销售旺季,由于金九银十“赚一把”的希望泡汤,企业的销售压力倍增,故此良机对于企业尤为珍贵。所以刚刚进入11月,广大汽车厂商纷纷摩拳擦掌,看好了北京车展的大好时机,希望能够借助车展的热潮带动汽车销售。  相似文献   

7.
王维 《专用汽车》2009,(11):16-17
2009年10月29日,由日本日新出版株式会社主办的第14届东京卡车展在日本东京湾附近的国际展示场如期举行.本届车展分室内和室外两大展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专用汽车行业仍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下,加上日本专用汽车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进入稳定期,使得本届车展的参展企业数量及其规模都大幅缩水.  相似文献   

8.
《中华汽摩配》2009,(5):54-54
往年火爆非常的上海车展,今年将不可避免地要比往年“缩水”了。但“缩水”不是指展出面积,而是参展厂家的数量和质量。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跨国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如麦格纳国际公司、阿文美驰公司、德尔福公司等已决定缺席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  相似文献   

9.
刘艺  胡师侠 《车时代》2013,(6):22-25
本届上海车展上,各大车企将旗下最新研制的混合动力车型高调展出,成为车展一大亮点。贸促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表示:“本届新能源汽车参展情况与往届车展不同,以往车展上新能源汽车的展出商多为本土车企,本次跨国公司新能源汽车展出数量将超越本土企业。”有国外媒体发现,尽管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对纯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很大,然而最近几年电动汽车的市场化推进却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0.
全球著名五大车展之一的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于9月13~25日正式举行。全球著名汽车制造商在这次车展上推出了其概念车、环保车、新车型,此外,众多跨国零部件巨头,如德尔福、博世、电装、法雷奥、西门子·威迪欧、大陆、采埃孚、奥托立夫、HBPO、伟巴斯特公司等都参加了车展,他们的展品代表了当今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相信通过介绍这些技术,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随着飞机缓缓降落。我们来到了阳光明媚的上海。我们此行的目的.不是欣赏上海初夏的美景,而是要参加“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走出机场。很快就感受到了上海即将举行汽车展的气氛。路边一排排车展的欢迎条幅.不时映入眼帘的广告牌,铺天盖地的汽车广告俨然把上海装扮成了一个汽车的城市。这也许就是车展“综合症”吧。想到去年举行的北京车展.汽车企业的宣传攻势同样如此激烈。 本届车展于4月20-28日在位于浦东新建成的止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与北京车展相比、展馆面积和硬件设施都有所提高。 也许是本届上海车展与去年11月举行的北京车展相隔时间太短。部分汽车企业的参展热情似乎并不高,参展车型技术水平有所缩水。但是,本届车展仍不乏一些亮点。毕竟是中国两大车展之一.毕竟有快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傲后盾。汽车行业的国际巨头与国内群雄怎肯放过这次机会。其中,福特汽车借本届车展公布了其中国战略.“上海牌”在本次车展上宣布了它的复活,南汽MG名爵正式推出,被媒体认为有可能成为中国“国民车”的奇瑞A1正式上市等车展期回的活动。无不体现了本届车展的价值,那么。‘率次车展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天津汽车》2012,(4):9-9
以“创新跨越”为主题的2012(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于2012年4月23日-5月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本届车展以更多的参展车数量、更大的展览面积,以及更多的全球首发车数量等,再次成为全国历届车展之最。  相似文献   

13.
新年伊始,一年一度的北美国际汽车展又在底特律Cobo会议展览中心拉开了序幕。本届车展历时16天(2004年1月4日~19日),全球各大整车生产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在此“争奇斗艳”,展示自己的实力。 整车是汽车展的重头戏,车展上所展示的新车或概念车数量的多少也成为衡量车展“分量”的重要指标。本次北美车展共有60多辆概念车和新款量产车进行全球或北美地区首次发布,成为2004年汽车业的一大盛事。 车展期间还评选出了2004年度北美最佳乘用车和货车,丰田Prius和福特F-150分别摘冠。根据主办方的统计资料,6000多名记者、2.7万名专业观众和81万名普通观众参观了去年钠车展,今年车展的规模和人气与  相似文献   

14.
“汽车社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车轮上的中国正在以更加稳健的速度前行。2005年春夏之交,经过“井喷”后的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第1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05上海国际车展),世界汽车巨头群英会盟上海滩,从而使上海车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A级车展。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这次车展的盛况,本刊派出记者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5.
北美汽车企业已经连续多年受到欧洲和日本同行的挤压,这也反映了在2008年度的北美车展上……历史背景北美国际车展每年举办一次,其前身是美国底特律车展,始于1907年,是美国创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车展,由底特律汽车经销商协会主办。1989年,底特律车展更名为北美国际汽车展,并定于每年1月举办。底特律的历史就是北美汽车工业的历史。1701年,来到北美洲的法国冒险家(那一时期的冒险家在利润的驱使下,几乎胆大包天)安东尼·蒙瑟·凯迪拉克来到了今天的底特律。他看中了这里的气候、地理条件,准备将这里当作毛皮制品的贸易口岸,大捞一笔。圣克莱尔湖和伊利湖的便利水运条件  相似文献   

16.
郝云 《时代汽车》2013,(12):54-54
根据中国车展信息网提供的数据,2012年全年中国髓记在册的车展数量达到了239次。而依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能称之为“汽车展览会”的已有260多化  相似文献   

17.
今年北京国际车展已经降下帷幕.北京车展和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外国媒体、跨国厂商和专业人士议论的热点.有些评论和报道,很值得我们品味和思考. 跨国公司看重的是市场 全球汽车跨国公司几乎都来到北京参展.  相似文献   

18.
本届北京车展以“梦想&#183;和谐&#183;新境界”为主题。展会总展览面积超过18万平米,再次创下亚洲和国内汽车展览会的新记录。本届车展参展商达到2100家,展车数量超过1000辆。比上届车展多了近300多款新车,其中全球首发车和自主品牌汽车的国内首发车都是历届之最,其中7款车型全球首发,亚洲首发车24款、中国首发车上百辆。  相似文献   

19.
《世界汽车》2003,(12):37-44
在日本千叶市幕张展览中心举行的第37届东京国际汽车展中,参展新车主要以信息、节能、环保、实用等作为看点,本刊特派记者也专门参观了此次车展,并发回了相关最新资料。作为展示未来汽车发展新潮流的概念车,在此次车展中数量不少,其中不乏惊世之作,在此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在此次车展上全球各大汽车公司推出的新型概念车。为了满足读者更进一步的需求,我们还将在2004年第1期和第2期中详细介绍此次东京车展中各大汽车公司展出的车型所采用的新技术以及部分公司的情况,以便广大读者尽可能全面、详细地把握全球汽车工业的脉搏。  相似文献   

20.
漓沙 《汽车与配件》2011,(40):16-22
第64届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64th IAA Cars)B经落下帷幕,作为全球5大车展之一,法兰克福车展不仅是新车展示的重要舞台,也为各大汽车零部件公司展示创新技术提供了机会。本次车展吸引了包括博世、电装、大陆、爱信、佛吉亚、江森自控、采埃孚等公司在内的知名跨国零部件企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马提亚一韦斯曼(Matthias Wissmann)在车展开幕式上的主题发言中表示,大部分创新都来自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一辆汽车的增值部分中有75%都源自他们。本次车展的主题是“未来标准”(Future comes as standard)。通过车展上所展示的各项创新技术,我们也能感受到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