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比例较大,路面基层也大都采用半刚性基层。坑槽、沉陷是常见的路面病害。路面出现坑槽往往从唧浆开始.而且面积般很小,如果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修补,就可将坑槽病害面积控制在很小范围内,以达到预防性养护的目的与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修补坑槽、沉陷的方法,特别介绍了采用热再生技术与设备修补坑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影响石灰稳定土基层强度的因素,以及石灰土基层的应用,提出了石灰稳定土基层缩裂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白城松原地区缺少砂石材料。对于交通量不大的农村公路,采用石灰稳定细粒土做为路面基层,可降低工程造价。本文根据石灰土强度形成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石灰稳定土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谈谈路面灰土基层的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土具有整体性好,后期强度高,成本低等优点,提出在沿海雨水多的地区修建公路的灰土基层,施工时必须注意上料,摊铺,配灰,拌和,整型都要当天完成,要控制灰土的含水量和石灰质量,碾压成型后开放交通让适量的行车碾压,才能确保灰土基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石灰土基层路面竣工初期和使用一年后两次弯沉强度测定,从中发现了路面强度增长幅度和规律对公路路面工程竣工验收和使用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坑槽是沥青砼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应根据坑槽面积的大小,选择适宜的方法及时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7.
以立志路改造工程为依托,对以水泥粉煤灰作为添加剂稳定石灰土加沥青表处的冷再生基层进行强度特性、干缩特性、温缩特性、疲劳特性、水稳定性、冰冻稳定性、劈裂强度等路用性能的分析,并结合试验路后期技术指标观测,论证石灰土加沥青表处结构冷再生作为农村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基层的技术可行性和适用性,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坑槽前补后坏的主要原因是挖站过基层的坑槽新补基层的损坏,为解决坑槽前补后坏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炉渣石灰土结构具有就地取材、易于实施,造价低的特点,且能达到要求的强度。介绍了这种结构在路面基层补强施工应用中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应控制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公路路面结构的石灰土底基层和垫层强度形成机理,材料质量及配比要求,碾压、养生等施工工艺对石灰土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工程实践,阐述了石灰土砂砾基层施工的方法及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2.
坑槽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道路病害,如若修补不及时,就会造成路面结构大面积破坏,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目前修补方法多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这种方法技术复杂,对温度的要求很高,并且不适合冬季及雨雪天气施工。冷补材料具有操作简便、高效节能、快速及时、易于储存等优点,特别是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施工,是一种可行的坑槽修补材料。本文分析路面坑槽产生的原因,冷补材料的特点、强度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3.
对三级黑色路面或地方道路进行大中修 ,多采用石灰土砂砾基层施工 ,介绍了该工艺实际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4.
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破坏的机理以及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最终目的,结合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中坑槽修补的各种材料和工艺的应用研究,提出获得理想维修效果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石灰土而言石灰砂砾土具有整体强度和后期强度高,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好,抗裂效果理想,用灰量和用土量小,对材料选择面广,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民工建勤备料、可利用农耕设备易于施工,工程造价低等特点,把石灰砂砾土用在县乡公路改建工程中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从备料、配比、路拌法施工要求等方面介绍了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7.
坑槽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而冬季补坑是路面养护的一个难题,结合养护实践,主要介绍粗布贴补法修补坑槽的方法、步骤及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8.
石灰土造价低廉、材源丰富。不仅可应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底基层、地方公路路面结构的基层,而且石灰土也是公路路基施工中重要的填筑材料,它可以改良土性,还可以提高路基强度。因此在软土路基及特殊地质中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沥青路面坑槽产生原因,结合日常养护生产中坑槽修补工艺的应用研究,提出坑槽修补技术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坑槽是沥青路面局部破损中最常出现的一种。依据沥青路面坑槽的养护维修特性,并对国内外现有的坑槽修补材料和修补工艺的对比分析,确定出更为恰当、合理的修补材料和修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