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祁彦 《世界海运》1997,20(1):33-34
自我国航运市场对外开放以后,外国航运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在集装箱运输市场上,外国海洋公司已控制了我国集装箱运输份额的大部分货源,我国航运企业欲在国际航运市场占占有一席之地,加强战略管理迫在眉睫,本文就我国航运企业如何进行战略管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的不断开放,外资航运巨头加速了在中国的扩张,这给中国的航运企业很大压力和挑战,本文剖析了外资航运巨头进入中国航运市场的现状,从而提出我国航运企业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中日韩航运市场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建立中日韩共同航运市场中对中国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日韩多边航运合作的新模式,即由中国,韩国,日本三国组成多边贸易的东北亚航运共同市场,本着开放,公平、透明的原则,实现资金、贸易,人员在共同市场中自由流动,在航运领域以公正,透明的方式制定,采用和实施法规及政策,加强航运合作,使中国,韩国和日本航运从全球化和新经济中受益,以促进东北亚航运共同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4.
黄舫生 《中国水运》2006,4(5):40-41
我国加入WTO后,航运市场进一步开放,我国陆续与世界部分国家签署双边海运协定,一批国际知名航运企业相继在我国设立了代表处或组建中外合资航运企业,从事我国进出口国际海运或代理业务,这给国内航运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从我国液化石油气(以下简称液化气)水运市场来看,由于船队规模偏小、船舶设备及船龄老化较严重、船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偏低,液化气船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国内航运市场的对外开放力度,促进国内航运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不断上档次,但同时也会给部分航运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内航运市场综述蒋志伟,王晓临一、对中国航运市场的几种看法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中国航运市场也日益受到世界航运界的普遍关注。那么,中国航运市场究竟怎样?市场体制还存在哪些不足?国内外的航运界人士的...  相似文献   

6.
李宝民  刘刚 《世界海运》1996,19(1):46-47
本文对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市场准入“和”货载保留“的远洋航运政策进行了评估。认为,在开放中国国际航运市场的同时,应建立与之配套的航运法规;在货载保留方面拟人操之过急,而应依国际惯例逐步加以取消。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航运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但同时外国船公司也可以进入我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而我国航运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先进航运企业之间尚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国航运企业惟有尽快转变经营思想,实行现代化管理,吸引人才,实现技术创新,才能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国际航运市场的特点及我国航运市场今后的发展趋势入手,论述了我国航运企业实行多角化营养战略的民要性和可靠能,从而提出了航运企业在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和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广泛实行这一经营战略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航运管理体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翠红 《水运管理》1999,(3):2-6,17
我国的航运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步形成的。虽然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对航运管理的需要有了一些变化,但都不是实质性的。从总体上说,我国现行的航运管理体制仍然不能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适应在这一经济体制下,政府对规范我国航运市场应...  相似文献   

10.
顾亚竹  刘伟 《世界海运》1996,19(5):7-10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运业的国际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的海运业已初步形成了远近洋结合的海上运输格局,在远东至北美、远东至欧洲两硕士政绩和上实现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周班服务。班轮运输已成为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桥梁。同时中国海运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外航运公司及财团纷纷抢滩中国航运市场,独资合资航运企业和港口企业应时而生。海运企业作为海运市场的主体是随着海运市场的开放逐步进入国际化的正  相似文献   

11.
雷海 《航海技术》2005,(2):75-76
(1)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内市场经济深化,使航运企业所处大环境有很大变化。国外航运公司利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并给予“国民待遇”纷纷抢占我国航运市场。例如:2003年上海出口1000万TEU集装箱,中国集装箱运输龙头中远和中海两家公司仅占不到1/4;同时在争夺航运人才方面与我们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国内航运企业,也利用我国劳动力充沛和成本较低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海员劳务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航运市场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在大连建立“大连航运交易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立大连航运交易所的目标模式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3.
王晓惠 《水运管理》2001,(10):19-21,6
航运市场改革开放后,基于国际航运市场的不景气和中国集装箱运输每年30%以上“跳跃性”增长的巨大潜力,国外船公司大举抢滩我国航运市场,使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运价战”此起彼伏,无序的价格竞争不仅严重影响船公司和货主利益,也给整个贸易和航运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因此,运价问题已成为国家交通主管部门一个相当棘手的重要问题。鉴于此,1997年交通部授权上海航运交易所实施出口集装箱班轮运价报备制度,在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口岸经营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的航运公司必须向上海航运交易所书面报备有…  相似文献   

14.
郑卓凡 《水运管理》1999,(11):11-13
近年来,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垄断性越来越强,大型班轮公司已成为全球经营人。为了巩固海运市场份额,他们纷纷进入陆上运输市场,走“以陆促海”的道路,港口按干线中转枢纽港、区域性中转枢纽港和支线港的分工也逐渐定型。与之同时,境外航运公司也看好我国大陆集装箱运输市场,他们进入我国内地市场后,采用“先建市场,后建船队”的策略使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迅速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我国航运企业的压力。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要求我国的服务业继续对外开放。而航运…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对我国航运市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我国目前航运7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国际航运的可控制影响因素,提出加入WTO后将对我国航运市场产生的影响,并制定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我国的航运市场已逐步与世界航运市场接轨,密切了和国外经济实体的交往。在国际航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为增强我国船员的竞争力,我们必须严格按照1995年STCW公约的规定强化船员培训,使其满足国际航运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航运市场开放的力度也在加大。由于外国航运公司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加上我国复关日益临近,我国航运界不得不重视研究自身的发展战略,以便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航运市场中立稳脚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情况及船公司的发展战略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航运市场中涌现出一大批专门从事船舶的租赁、订舱、买卖、保险等中介业务的航运经纪人(ShippingBroker)。作为当事双方的桥梁与纽带,航运经纪人在为委托人提供市场信息、资信调查及其他信息咨询服务、促成合同的顺利签订、减少委托人事务上的繁琐手续以及为当事双方斡旋调解纠纷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各方面的认同,当事人之间通过航运经纪人开展业务已十分普遍。航运经纪业与船舶代理业、货运代理业一样,已成为我国航运市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航运经纪业的发展过程中也…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中国的航运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诸多风雨。今天,中国的航运企业已跻身于世界航运强国之林,船舶数量、总吨位居世界前列,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航运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参与中国国际航运业的竞争。外国航运企业的介入,给国内的航运企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给中国航运市场注入了新的服务和经营理念,激励了国内航运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在当前的国内航运市场中,对于每一家航运企业,机遇和挑战并存是最贴切的形容。 一、国内大型航运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1.国外航运企…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航运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李可夫近年来,我国航运业面临着空前剧烈竞争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航运市场的开放,受到了一些传统航运大国的猛烈冲击,加剧了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特别是我国的中小航运企业,由于起步较晚,经营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