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在肇源大桥试桩中采用了自平衡试桩法测试桩基承载力,同时采用了一种新型柱基承载力测试法-模拟试验法,通过室内中型剪切摩擦试验给出桩身混凝土与各地层之间的c、Ф值,进而确定桩侧摩阻力.通过室内试验、数值模拟方法、动测检验综合反映桩与地层之间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给出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桩承载力值,通过与自平衡试验法相对比其成果可信度较高,为桩基承载力的确定提供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某工程大直径桩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试桩、理论分析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直径深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发挥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进行了4根大直径桩静载荷试验,获得了各试桩的极限承载力;(2)通过在桩身埋设钢弦式钢筋计,量测得各级荷载下桩身的内力变化情况;(3)通过计算得出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沿桩身的分布规律以及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桩基荷载传递特性及侧摩阻力发挥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在大凌河特大桥工程中探索性应用"扁担梁"式锚桩法试桩静载试验,采用小直径径试桩,实测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以及桩周各土层的分段摩阻力与端阻力,为设计单位对桩参数进行优化提供了有利的试验数据。同时,也为本地区试桩的试验、评价提出了一种准确、可靠、经济可行、工期短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1成果简介本项目同时采用了锚桩静载试验法、自平衡试桩法和模拟试验法测试桩基承载力及各土层摩擦力、端阻力,通过桩基承载能力的机理研究及三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得出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合理的结论,以及对地基土的参数提出合理的建议值,对钻孔灌注桩的设计提供设计依据,对确定合理桩长起到指导作用。原理及适用性如下:  相似文献   

5.
方法起源 桩基静载试验目的是通过试桩确定在各种地质条件下合理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测出各土层桩周极限摩阻力、桩尖土的极限承载力以及单桩极限承载力.为桩基础设计和施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自平衡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结合松花江大桥上的工程实例,简单介绍了试桩设计与施工,通过试桩测试结果分析取得该桩基桩端阻力与桩侧摩阻力关系及极限承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有关数据可为设计单位优化桩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为同类测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采用桩端后压浆工艺,通过对试桩压浆前后的自平衡法承载力试验,分析桩端后压浆工艺对单桩承载力、桩端承载力以及桩身竖向位移的影响。根据测试结果,比较压浆前后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和等效桩顶向下位移,分析桩端后压浆工艺的可实施性。结果表明:桩端后压浆技术对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桩身不均匀沉降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苏州东方大道苏申内港线特大桥主墩桩基施工中成功地采用了自平衡试桩法,经济、快速、安全地测试了桩基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对其技术优势及使用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大直径管桩-钢管复合桩基承载特性,依托温州港状元岙港区码头二期工程桩基建设,选取工程桩S1、S2为试验桩,分别开展了竖向静载和水平静载原位试验,测得竖向静载的截面应变值ε,及水平静载下桩顶水平位移Y、桩顶转角θ;计算了竖向静载时不同截面桩身轴力Qaxial、桩端阻力Qpu、桩侧摩阻力Qs,及水平静载时泥面处桩的水平位移Y0、泥面处桩的转角θ0;分析了竖向静载及水平静载过程中桩顶位移S随着竖向荷载Q的改变而变化的规律,以及竖向刚性系数K、不同截面桩身轴力Qaxial和桩侧摩阻力Qs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竖向静载下桩顶荷载-桩顶位移(Q-S)曲线呈缓变形;试桩S1、S2竖向承载力均不小于10500 kN,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桩侧摩阻力Qs随桩入土深度z的增加而逐渐发挥,其分布形式呈"驼峰型";在最大竖向静载Qmax下,试桩S1、S2桩端荷载分担比分别为9.55%、8.45%,均属端承摩擦桩;在水平静载H下,试桩S1、S2的水平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试桩S1、S2的桩身最大弯矩Mmax分别为820、1038 kN·m,均出现在泥面以下3.0 m附近.大直径管桩-钢管复合桩能满足项目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苏通大桥16根试桩的承载力自平衡测试,介绍了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影响桩基承载力的控制因素,比较了压浆前后承载力的变化情况,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为基础的优化设计和后续施工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自平衡测桩法是高承载力条件下较为有效的桩基极限荷载检测手段之一。自平衡测桩法的荷载箱形式主要分为等截面荷载箱和变截面荷载箱两种,本文从这两种形式的工作机理加以论述,并就自平衡测桩法的适用性进行讨论,自平衡测桩法如同其他桩基础极限荷载检测方法一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在使用中认真研究桩基的承载力学特性,提高检测准确性,为桥梁桩基础的检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吉林市雾凇立交桥试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承载力试验未达到破坏荷载时,如何判定无特征点的缓变型Q-s曲线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问题,提出采用斜率倒数法、百分率法和港口工程桩基规范法等方法进行解释,并将其推算的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确定该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靠,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基于芝川河特大桥的桩基原位试验,对粉质砂土地区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性状进行了分析,并将实测成果与现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性状和中长桩或短桩的承载力性状具有明显差异;粉质砂土处于地面以下的不同部位,其侧阻力有较大差异;规范公式计算承载力结果明显小于原位试验结果,相差超过50%。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土质处于地面以下不同部位对桩产生的极限摩阻力不同,规范公式不适于评价大直径超长桩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传统静载试验是公认的确定单桩承载力最直观、最可靠的方法,但由于必需专门的反力系统,试验费时、费力、费用高昂且对试验场地有着极高的要求,也因此不可能做到随机抽检及大量普查;特别是在某些恶劣的条件下,由于空间的限制甚至不可能进行静载试验。同时随着近年来桩基朝着高承载力、超长桩方向的不断发展,因试验吨位的加载难度己使得基桩的静载试验根本无法进行。作为一种新兴的单桩承载力测试技术—自平衡试桩法,其测试技术的优越性及其在经济上的巨大潜力,目前在北美已被公认为是进行基桩静荷载试验的首选方法,在我国的北京、江苏、甘肃的等地区也己经开始小范围地试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锚桩加载法承载力现场试验工程实例,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并与试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锚桩的布置形式、锚桩与试桩距离大小、锚桩直径大小等因素对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对指导锚桩法在桩基静载试验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自平衡法的桩侧土摩阻力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传统桩基础静荷载试验的缺点,介绍了一种可测得桩端阻力与桩侧土摩阻力的静荷载试验新方法——自平衡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测试原理、加载设备、测试数据分析等关键点。结合工程实例叙述了和用此方法结合其它测试元件确定桩侧土体摩阻力的全部过程,探讨了测试的试验装置、工作流程、试验注意事项、数据处理方法等。证明了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大直径、大吨位桩基础静荷载试验。  相似文献   

17.
岩溶区应用的基桩都是大直径嵌岩桩,基本上桩基的直径都会超过80 cm,人工挖孔桩的直径也超过了120 cm。根据大直径桩基承载和中小直径桩基承载不同的受力特点,对大直径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普通的小直径桩基的承载力的特点,并且进行区分。江西省赣崇高速公路合江口大桥的建设工程为例,应用有限元计算软件系统对岩溶区大孔径桩承载力进行计算,对岩溶区大孔径桩承载力产生不同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才能提供可靠的岩溶区大孔径桩承载力计算和内力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平衡桩基测试技术,根据西宁海晏路高架桥的2根桩基(SZ1、SZ2)的静载荷试验报告,对泥质岩地区大直径深长嵌岩桩的承载特性(包括桩顶荷载和位移的关系、桩侧阻力、桩端阻力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地区嵌岩桩的桩顶荷载—位移曲线开始较为平缓,后来出现明显的陡变阶段。在相同岩层中不同嵌岩桩实际发挥的侧摩阻力相差比较大。微风化泥岩发挥侧摩阻力所需的位移比中风化泥岩以及强风化泥岩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港高架桥16#墩桩基静荷载试验,查明桩基的安全储备,推求其计算参数,测定钻孔灌注桩各土层的桩侧极限摩阻力及桩尖反力,为确定桩基承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桩基自平衡测试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发展并推广使用的一种基桩承载力检测的新方法,它有效的弥补和解决了传统试桩法难以解决的诸多工程技术难题,并以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不占用场地、省时省力、安全准确而倍受广大从业人员的重视和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