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某山地中型崩坡积体牵引式滑坡,采用反分析法研究抗剪强度参数对于稳定系数的敏感性,结合室内试验确定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两组参数,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结果表明:反分析法得到的滑带土剪切强度参数更符合滑坡的变形情况;内摩擦角是影响滑坡稳定安全系数最为敏感的因素;反算值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折减;滑坡的治理不仅要实施支挡措施,还要重视滑坡的综合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2.
综合排水治理公路滑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鸿 《路基工程》2006,(2):119-12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排水在公路滑坡治理中的普遍意义,尤其是以地下水为主要诱因的滑坡,采用综合排水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公路路基边坡滑坡为实例,对存在多层滑动面的大型中层滑坡采用深层位移监测手段等勘察方法,准确获取了滑动面位置,为此类勘察及治理难度较大滑坡的治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运用分段治理的主要思路,主要采用了抬高路基反压、路基右侧设置支挡、滑坡中部采用抗滑桩支挡、加强地表及滑坡体内排水等多种综合治理措施,达到了很好的治理效果,做到了合理节约投资,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丁孝勇 《路基工程》2016,(1):197-201
深汕高速公路K101滑坡为开挖引起的老滑坡复活,发生多次滑动。根据其地貌特征、地质条件、水文特征和坡体结构特征,并结合现场勘察结果,对坡体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采用试验、经验和反算相结合的手段,综合确定主要滑动带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了滑坡未处理前的稳定状态,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并分析抗滑工程设计的稳定性。根据评价结果,鉴于已有抗滑工程的局限性,采用"竖向集水渗管+渗井+水平排水隧洞"三维立体排水措施进行滑坡处治,工后监测结果显示,该措施排水效果显著,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位上升,边坡变形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从地形条件、地层岩性、工程活动等方面对郧十高速公路龙头村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合试验、反演与类比确定滑坡计算参数,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提出了多种治理方案,经技术经济比选最终采用桥改路、卸载与截排水相结合的综合处治措施。实际情况表明,该综合治理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云南高原山区红层滑坡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红层滑坡的特征,提出红层滑坡的治理应采取抗滑支挡、锚固、排水、护坡和生物防护等综合治理措施,并以实例加以说明,对红层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凯  李群 《路基工程》2019,(2):139-143
针对云南某高速公路路堤滑坡,从地形、地质、地下水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该滑坡形成的原因及稳定性,并对该滑坡的基本特征提出了4个治理方案进行比选。考虑路堤填料料源较少,在节约造价和不新增取土场的前提下,根据滑坡地形,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弃土反压,同时做好截、排水措施,达到了滑坡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风化岩滑坡滑面判定与综合整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滑坡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滑坡滑面的判定和综合整治是解决滑坡问题的关键.浅变质岩风化层岩体破碎,工程性质与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有较大差异,工程勘察与性质评价较为困难.文章以钻孔深部位移监测为主要勘察和评价方法,对王家寨滑坡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准确判定了滑动面的位置和滑坡的稳定性;采用坡面框架锚固、坡脚锚索桩支挡以及钻孔排水等综合措施进行了成功治理,使王家寨滑坡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9.
王伟  刘树林  赵冬 《路基工程》2022,(3):209-213
滑坡区域虽然平缓,但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其地形、地层、物质条件决定了该区形成滑坡的必然性;通过钻探与变形监测分析判定滑带位于岩土分界面上。采用综合勘察手段查清了滑坡的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确定了滑坡各区影响范围。结合滑坡特征、计算结果及治理目标,提出了支挡和排水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治理后,经过两个水文年监测表明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对龙丽高速公路官家滑坡进行深入地质勘察基础上,揭示了官家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变形破坏机理,提出采用排水与加固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经过近一年的监测结果显示该滑坡已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邓林  吕燕  邵江 《路基工程》2012,(3):195-198
雅安到泸沽高速公路K198+890~K199+080段在修建过程中,遇大暴雨后出现严重滑移变形,弄清滑坡机理,提出正确的治理措施是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根据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得出,滑坡变形机理是河水冲刷掏脚与坡体加载共同作用,产生推移为主加牵引的复合式滑坡,并提出了排水与支挡相结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朱树念 《路基工程》2012,(3):177-180
以长牛铁路K14滑坡为例,在现场调查、地质勘察及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滑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由于边坡下伏基岩向坡外倾斜、坡脚深挖后未设置有效的支挡措施、边坡坡面无防护措施、未采取有效措施引排边坡岩土体内地下水、连续降雨等原因引起斜坡滑动。采用上部刷方减载、坡脚设抗滑桩及重力式挡土墙的综合治理方案,治理完毕一年多,坡体稳定,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天(津)汕(尾)高速公路新铺互通根据边坡工程地质条件、滑坡变形迹象,对滑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坡体结构、大面积地表水、基岩承压水和边坡开挖是导致滑动的主要原因。根据变形程度的不同将滑坡划分为三个区,治理工程分清主次,对这三个区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综合运用抗滑桩、钢花管注浆、锚杆框架与排水工程措施治理该滑坡,整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殷平  李江涛 《路基工程》2020,(5):208-211
以云南某高速公路玄武岩风化土滑坡为对象,分析其成因及稳定性,根据滑坡实际情况从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考虑,进行多个治理方案比选。最后采取适当刷坡,抗滑桩支挡,同时做好截排水措施的处治方案,达到治理滑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临夏某高速公路互通段线路右侧山体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互通段坡体进行划分区域及监测,对地表变形和深孔位移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已形成滑坡区的变形和破坏机制,并依据监测结果对坡体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已发生滑坡的A区处于自稳状态,B区滑坡体存在变形且在发生蠕变滑动,滑坡区对邻近坡体的影响较小,两邻近的C区和D区坡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对A区滑坡体不同位置采取削坡卸载、抗滑桩和支挡等措施,B滑坡区前缘采取填土反压与排水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甬台温高速公路苍南段草田山段K79+310~K79+550滑坡通过运用抗滑桩+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钢筋混凝土格构梁支挡,结合减载、排水、反压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并现场监测,取得了较为完整的观测资料,对滑坡处治起到了指导与控制作用,有效保证了工程施工和运营安全,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丽江市玉龙县海立子村民小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场地南东侧滑坡进行现场勘查、成因分析、稳定性计算,提出了对滑坡采取削方减载+锚索框格梁+护脚挡墙+截排水沟等综合治理措施.治理效果良好,提高了坡体稳定性,已经历了3个雨季,未发生变形滑移迹象.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广东省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某边坡滑坡,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引起现状边坡失稳的内因与诱因,并构建有限元模型,对滑坡的变形特征、发展趋势与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提出治理对策。结果表明:地层外倾结构面是形成滑坡的内因,人工开挖与降雨是形成滑坡的诱因;随着降雨时间的持续,入渗面逐渐下降,在坡脚形成了饱和区;受雨水渗流影响,边坡有进一步滑动的趋势;建议采用抗滑挡墙+预应力锚杆+综合排水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杭长高速公路古滑坡治理措施与施工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高速公路通过古滑坡路段,路基与边坡施工可能导致古滑坡复活。杭长高速公路K56+038~+215段古滑坡开挖边坡时,采取了抗滑桩等措施防止复活。经在施工中采取现场观察及对地表位移与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抗滑桩钢筋内力和抗滑桩挠度等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古滑坡在边坡开挖中未受到影响,滑坡稳定,加固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