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涡流制动技术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安全制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涡流制动系统结构的了解,分析了涡流制动的基本原理。根据推导出来的轨道涡流制动特性方程,分析了速度对制动力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列车制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并对列车安全制动时的制动级别进行了判定。  相似文献   

2.
基于解析法的涡流制动电磁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家863项目——“车辆涡流制动技术研究”中磁悬浮涡流制动试验台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涡流制动过程的电磁机理。以Maxwell方程为出发点,根据推导出来的轨道涡流制动特性方程,分析了速度、励磁电流和气隙对制动力的影响,并用试验台的试验数据对方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轨道涡流制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对影响轨道涡流制动特性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分析总结了理论分析法、有限元仿真法和台架试验法这3个主要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发展及轨道涡流制动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线性涡流制动由于其非黏着制动的特点,有望成为我国高速列车的新型制动方式。目前,涡流制动系统对既有线路轨道信号设备的电磁干扰缺乏相关研究,阻碍了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文章选取计轴器作为典型的轨道信号设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NSYS Maxwell和Twin Builder分别建立涡流制动电磁系统与计轴器的仿真模型。基于Twin Builder平台对涡流制动系统模型和计轴器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分析涡流制动系统对计轴器的电磁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涡流制动电磁系统模型的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在无涡流制动系统的列车通过时计轴器感应电压为8.94 mV,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在有涡流制动系统的列车通过时会在计轴器感应线圈中产生峰值约为50 mV的干扰电压,使计轴器的感应电压超过设定阈值,从而可能产生误判,导致轨道区段的占用情况不准确,影响行车安全。该联合仿真模型可以辅助设计涡流制动装置,从而推动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涡流制动的基本原理、分类、特点、结构和特性,对涡流制动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全面回顾汽车行业及德国、法国、日本等在高速列车涡流制动领域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进展,对我国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发展及涡流制动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动车组的线性轨道涡流制动系统方案,分析其动作机理,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涡流制动系统的控制原理,结合动车组制动时再生制动、涡流制动以及空气制动的分配关系,运用MATLAB软件建立涡流制动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励磁电流和气隙对涡流制动力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合适的励磁电流与气隙值,为涡流制动系统在动车组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多年以来,铁路一直在研究和试验列车涡流制动技术,涡流制动具有无磨损、无噪声、节能、经济和耐用等优点,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在即将发布的"欧洲高速铁路互通性技术规范"(简称TSI)中有关铁路噪声的规定,将要求轨道黏着系数降到更低,从而使涡流制动的优点就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涡流制动技术在高速列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高速列车制动要求,介绍涡流制动的实用性,并对涡流制动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指出设计过程中须考虑的有关方面,阐述了高速列车涡流制动装置方案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在国内研究高速涡流制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盘形涡流制动器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非动力车辆的非摩擦制动技术--旋转型永磁涡流技术.根据涡流制动原理,以CRH2拖车转向架为对象,设计了旋转型永磁涡流制动装置.运用ANSYS软件着重进行了旋转型水磁涡流制动装置磁场的瞬态分析,得到在不同速度下感应盘所能提供的制动功率.最后从制动装置的永磁体磁极埘数、磁极周向距离、极片厚度、空隙宽度等方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轨道涡流制动系统的基本特性,并使用转动试验台对其基本特性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1.
日本铁道技术研究所为解决在窄轨铁路上列车提速后车辆制动性能存在的问题做了许多试验、研究工作、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包括制动减速度的确定,没行控制,再着,和吸附式轨道涡流制机等。  相似文献   

12.
涡流制动可分为涡流轨道制动和涡流盘形制动两种。涡流轨道制动涡流轨道制动已在951型新干线试验电车上采用,并从1969年开始进行了各种试验。在制动时,该装置接入电制动回路中。对制动力比例为70%和50%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涡流制动的影响因素,设计了涡流制动试验台的系统方案,并简要介绍了系统各单元模块的功能。重点对试验台机械系统设计方案做了阐述,确定了轨道轮的尺寸、电机的功率和试验台的转动惯量;对试验台的涡流制动力进行了理论和仿真计算,并对比了高速磁浮列车涡流制动实测数据,显示三者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4.
高速列车制动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速列车的功能比普通列车的大几倍,而高速下轮机间的粘着系数及闸瓦与动轮之间的摩擦系数都降低了一个数量级,故高速列车必须采用新的制动体系,电阻制动技术成熟,而再生制动能回收大部分动能,且制动特性较好,在直流牵引电动机和交流同步,异步电动机驱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盘形制动在高速车辆上是必不可少的。在非粘着的电气制动中,磁轨制动的磨耗大,适用于紧急制动,而轨道涡流制动在80~300km/h速度内,制动特性平  相似文献   

15.
吕晓晖 《铁道机车车辆》2005,25(1):27-28,32
通过介绍微控自动式制动技术和微控直通式制动技术在我国轨道车辆上的应用,对其各自的特点进行 了分析,提出了我国轨道车辆选用微控自动式制动技术和微控直通式制动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轨道制动的开发历史,着重介绍了线性电机技术在轨道涡流制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列比例为1∶10的铝合金动车组运动模型车,在其轨道两侧排布极性交替变化的电磁铁,利用涡流作用力实现模型车的平稳制动及导向.在研究涡流制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运动模型车制动系统的建模.通过对电磁铁极距分别为100 mm和400 mm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切向制动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法向排斥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始终保持增大的结论.根据仿真特性曲线计算得出了制动时间及制动距离,为进一步的制动装置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线性涡流制动(WB)首次正式用于德国铁路的ICE 3列车中,其优点是工作无磨损且与轮轨间的粘着系数无关.简要介绍线性涡流制动批量使用前的主要开发步骤及与线路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电磁涡流制动由于其不受列车黏着限制且衰减较小的优点,常用作高速列车的制动装置,但其结构尺寸和质量较大,磁极温升较高,阻碍了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在电磁涡流制动装置的基础上提出永磁涡流制动方案,结合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对比了相同极距和结构尺寸的2种涡流制动装置的气隙磁场,得出涡流制动力与气隙磁场的关系;计算了相同结构尺寸下永磁涡流制动和电磁涡流制动装置制动力和吸引力大小随速度的变化,同时对比分析了2种装置的磁极平均温度随速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永磁涡流制动和电磁涡流制动的制动力计算方式具有等效性,相同结构下永磁涡流制动的制动力可达标准励磁参数下电磁涡流制动制动力的3.29倍,制动力相同时永磁涡流制动的磁极温升更小。  相似文献   

20.
磁悬浮列车的涡流制动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磁悬浮列车制动的一般问题以及德国TR07磁悬浮列车中涡流装置的供电电源、制动装置、有关的计算与试验曲线。最后介绍了用“迎流”有限元法求解制动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