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沿海地区港口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日益增大,通航水域的船舶交通更加拥挤,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趋势明显,船舶压港、锚地压船等现象在沿海某些港口较为普遍,给日趋复杂的通航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锚地以及锚泊船的安全管理问题凸显。文中结合海南锚地安全管理现状和辖区具体工作实践,对锚地的安全管理对策进行探讨,同时提出锚地定点锚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天津港VTS管理细则和天津港船舶进出港交通流现状,统筹船舶定线制和锚地规划,提出在天津港水域进一步完善船舶定线制的建议.通过分析天津港锚泊状况和天津港的进出口船舶数据,提出优化锚地的具体方案,对锚地船舶进行分类,增加了锚地与航道、交通流密集区的间距,确定锚泊船之间的安全间距,细分锚地、区隔锚位,并为各锚位给出统一编...  相似文献   

3.
介绍三起发生在锚地及其附近船舶的碰撞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并结合值班经历和在学员培训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对锚泊船和在航船在此种水域安全值班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李辉 《中国港口》2009,(9):22-24
锚地是港口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港口建设的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也快速增长.长江江苏段船舶通航密度迅速加大.江苏沿江锚地已不能适应沿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强锚地的建设和管理。但是,受河道变化、港口建设占用水域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长江江苏段可供锚地建设的水域有所减少.同时.由于现有的锚地均隶属于各个港口.各港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来筹划锚地的投资、建设和管理,往往限制了非本港船舶的锚泊需求.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锚地的公益性特点。因此。江苏沿江锚地的投资、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绥中港近、远期锚泊需求,对锚地周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着科学规划锚地,合理利用锚地水域资源的原则,对锚地规划布置进行优化调整,保障船舶锚泊安全,满足港区发展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6.
丁本领 《中国港口》2013,(12):23-24
<正>一、锚地现状九江港现有姚港锚地和新港游轮锚地,瑞昌港区对面的武穴锚地可供本辖区船舶的锚泊。湖口港区、彭泽港区均未有锚地,需锚泊的船舶无处可停,只能停在码头前沿或通航水域,严重影响了港区的通航安全和进出码头船舶的安全,现有的锚地已不能满足到港船舶艘次不断增加和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急需加快九江港锚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三峡大坝175m水位运行期坝上库区水域各类船舶待闸锚泊的需要,需在坝上库区建设待泊锚地。文章重点介绍了我国首座适应水位变幅达30m的深水锚地,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期极度紧张,服务船舶种类多且使用频繁的条件下,进行结构选型需考虑的相关因素。三峡坝区待泊锚地经过1年多的试运行表明,该结构安全可靠,完全能适应库区深水及水位变幅条件下各类船舶的安全锚泊需要。  相似文献   

8.
李芸  肖英杰 《水运管理》2012,34(9):32-34,40
阐述船舶在锚地中的无序排列及违章停泊现象,指出其降低了锚地的利用率,使得锚地资源不能合理运用;认为定点锚泊是一种可以合理安排锚泊船在锚地中布局的制度,它可以有效缓解锚地需求压力,提高锚地利用率;认为设计布局方案是船舶定点锚泊的前提,通过分析布局方案中的主要考虑因素,提出船舶定点锚泊设计方案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9.
随着上海港迅速发展,吴淞口锚地每天都有多艘外轮在此锚泊.特别是当台风袭来前,吴淞口锚地的锚泊船更是密密麻麻。曾有一次台风袭击上海时,整个长江口水域的风力增强到10级以上,导致吴淞口锚地几艘外轮接连走锚。为此,这些船舶的船员恐慌万分,不断发出呼救信号.要求引航员即刻登轮,以应对危急情势。虽然上海港引航站曾连续数次派出引航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长江安徽段锚地需求预测成果为基础,结合锚地建设对水域条件的要求以及现有锚地设施的分布情况,本着满足船舶锚泊需求及锚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研究该河段锚地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1.
叶志民  涂铁昆 《水运管理》2005,27(11):26-27
分析厦门到港船舶逐年增加、船舶大型化以及内锚地减少导致船舶港内锚泊困难的原因,探讨厦门港在现有自然条件下规划外锚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上海港吴淞口锚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度,在上海港吴淞口锚地发生三起水上交通碰撞重大事故。本文对三起事故的初步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进出吴淞口锚地附近水域船舶的航行安全与各位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丰富我国港口防台锚地规划研究、提升港口航运安全、进一步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应急锚地容量,以船舶数量、靠港船型、锚泊面积及台风影响情况作为因素分析锚地需求,并以港口群联合调度为主要手段,考虑锚地建设成本、维护成本以及基于联合调度的船舶疏散避台航线费用,优化防台锚地建设面积,在保障整个水运系统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建设维护成本。以福建省沿海港口为实例的研究表明,在资源共享、联防联调的基础上,能够合理配置锚地资源,确定科学的防台锚地规模,保障福建航运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14.
刘浩  王俊 《水运工程》2023,(6):81-84
三峡坝区锚地数量多、水域地形复杂、船舶靠泊形式多样,给岸电的技术推广和应用带来困难。本文从基础设施的角度,通过对三峡坝区锚地和待闸船舶调研、分析,结合三峡坝区常见的趸船、直立式靠船墩、丁靠、抛锚4种船舶靠泊方式,研究三峡坝区岸电接入锚地的方式和布置形式,提出了可行的锚地差异化岸电接入方案,为锚地岸电建设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撑。不仅解决了三峡库区船舶污染问题,而且对水上绿色服务区建设和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随着船舶数量的增加,港口拥挤程度加剧,锚泊船走锚事故频发。一方面,对锚地的合理规划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寻求船舶因走锚导致的搁浅、碰撞等事故的解决方法也迫在眉睫。船舶在锚地锚泊,特别是在锚泊船密度大,锚泊水域受限,风、浪、流条件恶劣,锚地底质不良等锚地锚泊时,准确判断船舶是否在警戒圈内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消除船位与锚位误差,而且有利于值班驾驶员直观地判断船舶是否走锚,为船舶提供一个安全的锚泊环境。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位于东海之滨、长江人海口,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咽喉,更是沿海及国际航行船舶进出上海港及长江各港口的必经之路。据统计,长江口平均每天的船舶数量在3300艘次以上,致使长江口锚地资源一直处于紧缺状态,船舶于锚地外及航道边缘抛锚现象十分常见。  相似文献   

17.
LNG船舶通航管控要求严格,LNG进港船舶通航方式和应急锚地的设置一直是LNG码头港址选择和建设营运管理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国内现有规范有关LNG船舶通航及锚地设置要求的梳理和沿海已建或在建代表性LNG接收站港址水域水文泥沙条件、航道锚地设置现状、实际建设营运情况及通航管理实践的分析,提出沿海不同港址LNG船舶全潮或乘潮通航方式选择及应急锚地布置建议,可为LNG接收站建设、运营和通航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位于海南岛西北部的洋浦港既是海南省航运大港,其防台锚地亦是海南岛优质防台锚地,每年防台期间,来港防台船舶远超防台锚地船舶理论保障数,台风期间船舶险情事故频发,造成了船员人身危险及船舶财产巨大损失。文中就洋浦港船舶防台安全形势及影响防台锚地锚泊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尝试提出建议,希望能为海事部门及船舶解决防台船舶锚地选择问题提供一些帮助,保障辖区防台船舶安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三峡河段已建锚地现状调查,结合三峡过坝运输量及船型发展趋势分析,提出了三峡坝上及两坝间航运配套锚地容量需求和特殊水域优选锚泊方式,藉此为三峡工程后续航运配套锚地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港内锚地,是沿海集装箱港区缓解航道拥堵,提高港口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完善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的理论研究,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设置港内锚地的沿海集装箱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计算期内可能同时占用港内锚地的船舶数量及船型组合;计算不同锚泊方式下所需的港内锚地最大面积。仿真结果与分析结论为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的规划建设及改造扩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