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大量真空预压实际工程中孔隙水压力观测结果,提出了一套由实测孔隙水压力时程曲线,直接确定总超静水压力,进而计算孔隙水应力固结度的方法,回避了理论计算时被测点的应力增加总值、加固过程固结系数变化以及固结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实际地基差异等因素造成的理论固结度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该方法经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试验实测资料的分析,讨论了孔隙水压力仪埋设位置,固结系数取值,应变固结度与应力固结度的差别和欠固结四种因素对固结度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在软基加固处理固结度计算分析时,应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闫蕊鑫 《中国水运》2014,(8):253-254
考虑Plaxis有限元软件在模拟软土路基等考虑渗流、固结方面问题的优越性,利用软土蠕变SSC模型与改进后的Burgers模型思路相似性,选取SSC模型来反映软土固结蠕变特性,在数值计算时,利用设置时间步长的方式,来反映分步施工阶段的施工、固结过程,并计算路基在施工阶段沉降量变化及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进而归纳总结研究区软土路基固结-蠕变耦合效应特性。  相似文献   

4.
郑峰  王绪锋 《港工技术》2011,48(2):49-51
原位监测是信息化施工的组成部分,在施工组织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对某填海软基处理工程的原位监测,利用3种方法预测工后沉降,并计算地基平均固结度.基于实测沉降数据和"曾国熙等速加荷法"反向分析地基的固结度,并根据孔隙水压力监测数据,综合评定软基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龚永康  蔡建 《水运工程》2012,(12):238-24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实质是将真空预压法的负压固结理论与堆载预压法的正压固结理论进行联合,使得土体固结达到最大化通过理论分析,论述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基于孔隙水压力和沉降的平均固结度计算方法.结合大面积吹填淤泥软基处理的工程实际,通过对孔隙水压力、沉降等进行观测,提出了有效地控制加载速率与加载周期的方法;研究了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平均固结度的验算分析,表明该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庞亮 《中国水运》2014,(3):319-321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的充填袋斜坡堤施工中进行了孔隙水压力观测,其目的是计算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状况,从而得知淤泥层中孔隙水排出和消散状态,推算土体的压缩和固结状态。因连云港地区潮位变化大,超静孔隙水压力值的计算受其影响无法直接运用,文中结合该工程某围堤标段施工进行了孔隙水压力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及前人经验总结,得出适用于本工程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值修正方法,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水道港口》2017,(6):626-631
天津滨海地区广泛分布深厚的软粘土,研究其蠕变特性对于预测该地区建筑工程的地基变形和长期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天津滨海地区典型软粘土进行了一维固结蠕变试验,根据时间硬化蠕变定律建立了蠕变本构模型并确定了模型中的3个蠕变参数:应变率系数A、应力指数n和时间指数m。结合道路工程实践,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路基沉降分析,对比了固结模型与蠕变模型的沉降量计算差异。研究表明,天津滨海地区软土的蠕变特性显著,考虑软土蠕变特性的路基沉降计算结果较固结模型大20%,且与工程实测结果吻合,软土蠕变导致的沉降量在道路工后沉降中占50%以上。  相似文献   

8.
翟焕明 《水运工程》2017,(S1):105-108
为保证防波堤施工过程中堤体地基和结构的稳定性,设置堤体沉降监测、戗台沉降监测和堤体孔隙水压力监测3个观测项目。结果显示:在施工初期,由于施工速度快、加载间歇短,造成地基出现瞬时沉降过大;堤体成型后,各监测数据区域稳定,变化速率缓慢,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高。根据堤体实测沉降数据,通过双曲线法计算的土体固结度较高,地基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孔压静力触探(CPTU)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大面积填海时,地基土在回填荷载下,处于新的"欠固结"动态平衡状态,在引入既有理论研究该工况下土的强度评价指标时,需要考虑附加应力、附加超静孔隙水压力以及固结度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填海过程中附加应力、附加超静孔隙水压力等变量因素对CPTU指标参数的影响,在该...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高压旋喷桩施工引起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以某滨海区域一工程现场试验为基础,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对高压旋喷桩施工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处的土体孔隙水压力沿径向基本呈对数衰减,孔隙水压力沿深度大体上呈递减趋势,局部出现拐点,有覆土情况下的有限元计算值更接近实测数据,深层有限元计算方法得出的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与实测数据拟合较好,且随着深度减小误差增大,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孔隙水压力也增加。  相似文献   

11.
利用依据固结仪分步加载软土蠕变特性而建立的三维软土蠕变模型,对天津港南疆突堤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曲线吻合较好,说明该模型能够较准确模拟实际工程中土体的蠕变特性。通过模型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发现,模型中的修正蠕变系数μ*对计算结果影响最大,并决定土体的蠕变为衰减蠕变或非衰减蠕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托盐城港响水港区某真空预压工程,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及数值模拟分析,对软粘土变形进行研究。提出软粘土主固结过程中考虑蠕变效应的计算模型,利用PLAXIS对该试验场地的沉降进行了计算,对比了常规计算模型和该模型的差别,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可知,摩尔库伦模型低估了软土在固结过程中的沉降,而基于软粘土蠕变固结模型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反应场地在预压过程中的沉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帆  祁斌 《中国水运》2007,5(7):112-113
在软基上修建构造物时,其沉降变形量计算是基础设计的关键.传统的沉降变形计算多采用以太沙基固结理论为基础的高木俊介法,将土体固结系数近似为一常量,然而软土属于高压缩性土,随着软土被压密,孔隙比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土的性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软土固结系数的变化不容忽视。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研究了固结系数为非常数时的一维固结方程,并采用(Crank—Nicolson)六点对称有限差分格式结合Matlab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最后结合一个具体的工程算例求得了其在不同荷载不同时间段的孔隙水压力变化以及固结度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4.
蔡波 《中国港湾建设》2007,(4):11-12,50
为了探讨饱和软粘土地基沉降速率的计算方法,根据饱和软粘土应变固结度与应力固结度的近似关系,推导出地基沉降速率的计算公式,提出了饱和软粘土地基沉降速率的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与工程实测数值相符。结果表明:软土层超固结比对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计算时应根据地质资料及地区经验合理选择各土层超固结比。  相似文献   

15.
澳门国际机场系大型人工填筑工程,进行现场土工监测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场监测内容包括:孔隙水压力;深层土体位移;土体分层沉降;面层沉降以及表层位移等。资料分析使用了Excel4for windows软件,用实测资料推算的固结度与室内试验值接近,现场监测成功被及时运用到工程有关部位的预留标高、土体沉降分析和土方平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汪小平  杨永波  熊锋 《中国水运》2007,7(11):102-104
为了给正在施工的软土路基处理工程或后续工程提供更准确合理的土工参数,本文基于孔隙压力~时间曲线及实测沉降~时间曲线反演分析淤泥的固结系数,并将两者与室内固结试验得到的固结系数进行对比,分析了各方法得到的固结系数的特点,为相关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探讨通过超静孔隙水压力来计算不同排水条件下围堤边坡稳定的方法,并结合某围堤工程施工期间实测超静孔隙水压力资料对该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吉福  蒋永春 《水运工程》2014,(10):143-148
针对流泥地层浅层加固的沉降和固结度特点,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推导得到压缩模量、渗透系数、固结系数、排水路径与固结应力的关系式,使沉降和固结分析可以考虑沉降和固结参数随固结应力的变化,利用涂抹效应考虑了土柱效应对固结的影响,并考虑了排水板弯曲对固结的影响。工程算例表明,流泥地层固结系数随有效固结压力增大而增大,土柱可以加快排水固结,应变固结度大于应力固结度。对于浅层加固,可以不考虑排水板弯曲、加固层厚度减少对固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吹填土的含水率高达80%以上,孔隙比大。使用真空预压法加固吹填土,土体孔隙比变化很大,土体的渗透系数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室内真空模型试验获取土样在真空荷载下的固结规律和力学参数。采用修正的剑桥模型,并考虑渗透系数随孔隙比变化的非线性关系,运用比奥固结理论分析模型槽试验中土体在真空荷载下的孔压、孔隙比变化规律。其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分析吹填土在真空荷载下的固结规律。计算结果显示:贴近排水板的土体在很短时间内被压密,造成吹填土地基固结缓慢。因此,若采用不考虑渗透系数变化的计算模型计算吹填土的固结度,该模型的计算值比考虑渗透系数变化模型的计算值大,与实际情况不符。故在进行吹填土地基固结计算时,考虑渗透系数变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青岛港前湾港区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斌 《港工技术》2000,(4):39-41,48
采用强夯法处理上部回填土,塑料排水板法固结下部软土的联合施工工艺使软土土体强度得到提高。通过孔隙水压力及地表沉降观测监测软土地基固结过程,并计算固结度确定检测时间,评价最终的地基处理效果;通过分析强夯时孔隙水压力增量与深度关系曲线,确定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反算出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它可以用于工程地质条件相似地区强夯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