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了多孔贫混凝土原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分析了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对多孔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多孔贫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开展了多孔贫混凝土强度、干缩性能、抗压弹性模量、抗冲刷性能等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多孔贫混凝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总结分析。考虑高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对三种不同类型贫混凝土进行了抗冻性试验,为贫混凝土在高寒地区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了密实湿贫混凝土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并对外加剂品种对湿贫混凝土的强度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通过密实湿贫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和注意事项。对湿贫混凝土材料开展了压折比强度试验、干缩性能试验、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抗冲刷性能试验,通过与普通混凝土材料和二灰碎石材料的试验对比分析,发现湿贫混凝土具有较高强度,且该种材料的抗干缩变形能力和抗冲刷性能均优于其他两种材料,另外,其抗压弹性模量亦符合基层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设置排水基层的重要性,对路面排水能力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试验比较,确定了多孔贫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提出了得到多孔结构的级配调整方法,以及配合比设计方法。总结了贫混凝土透水基层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贫水泥混凝土基层路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水泥混凝土基层的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力学性能、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研完成果,可为贫混凝土基层的工程应用和推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碾压贫混凝土是通过压路机对超干硬性混凝土拌和物进行机械压密而形成的一种混凝土基层。结合某一级公路施工建设项目,探讨碾压贫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并对其施工的具体过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对公路工程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提出新的设计思路,以具反正切函数形式的砂浆稠度特征方程,提出用砂浆强度和稠度分别确定水灰比和泥浆用量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过程,从优化矿料级配、改善矿质集料的路用性能、合理选用配合比设计指标、选用稠度较低的沥青、对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等方面总结了提高高温稳定性(车辙动稳定度)的方法,结合试验实践指出了设计过程中提高高温稳定性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对干贫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干缩性能的影响,并开展了在不同粉煤灰掺量下,干贫混凝土抗冲刷性能试验和抗压弹性模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干贫混凝土的抗冲刷性能和抗压弹性模量会随之降低。因此,建议干贫混凝土中不宜过多掺用粉煤灰。  相似文献   

9.
贫混凝土基层是一种优良的基层类型,其主要优点是抗冲刷性好、强度高、抗冻性好、板体性强、承载能力大,被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基层。该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成果,对贫混凝土基层的性能特点和配合比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粉煤灰贫混凝土基层试验方法、配合比设计方法、粉煤灰贫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等的研究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改善我省基层的施工质量及路用性能,充分发挥其技术经济优越性.加速我省高等级公路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短切玄武岩纤维的化学组成、性能特点、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分析纤维的物理力学性能,通过用坍落度法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贫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进行试验,研究玄武岩纤维对贫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提出了适合大面积施工的水灰比,建议在掺加玄武岩纤维的施工路段采用水灰比0.95,未掺加玄武岩纤维的施工路段采用水灰比0.9。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再生粗骨料的特点,结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以饱和面干状态作为设计基准,进行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通过C20再生骨料混凝土试验,研究分析抗压强度与干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水灰比为0.54~0.62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变化规律遵循Bolomey理论;再生骨料混凝土成型后1~7 d吸水体积膨胀,7 d后体积干燥收缩,且后期干燥收缩明显,收缩应变高于普通混凝土,故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更应加强养护,保证温度与湿度。  相似文献   

13.
在普通砼配合比设计方法基础上,应用研究所建立的抗弯拉强度水灰比公式以及用水量、砂率等参数的经验取值,提出了以抗弯拉强度为设计指标的贫砼配合比设计方法,为施工中材料的选择与组成设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要求,进行C40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钢管拱肋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创造条件,满足了钢管拱肋混凝土填充性设计要求,并对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提出几点见解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公路建设项目中常常存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时,不仅无法满足项目对混凝土材料强度和坍落度的要求,也无法保证经济成本。针对这一问题,尝试引入改进遗传算法,开展对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设计研究。通过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混凝土配合比目标函数构建、设置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约束条件、搜寻公路混凝土配合比最优解,提出一种全新的配合比优化设计思路。将新的优化设计思路应用到实际的公路建设项目当中,通过对比试验证明,按照新配合比制备的混凝土材料强度等级和坍落度均符合建设要求,且能降低混凝土制备成本。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外掺剂混凝土优化配合比试验,提出了防冻剂、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影响规律,为桥涵混凝土的配合比组成设计中外掺剂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施工单位在前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往往都不太重视混凝土的经济性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之间的关系,或在这个过程中无法按照最优化原则进行,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和经济浪费。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精细化管理的大前提下,我们提出了以下几项基本原则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经济最优化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与常规方法相比,骨架密实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具有很多优点。通过试验,提出了能够有效控制各项设计指标的骨架密实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为有序高效的施工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广镁水泥的市场应用,从原材料技术要求、镁水泥合理组成、镁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实例验证四个方面,对镁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提出了镁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的合理建议,研究结论可以对菱镁行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上的参考和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总结了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最后阐述了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