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叙述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在二十世纪初,曾有一定的复苏,后来,由于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腐败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刚复苏的中国船舶工业再遭劫难和破坏,陷入停滞和衰败的境地,这是中国曾长期陷入落后挨打惨状的原因之一。回顾这一段历史,提醒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落后的遭遇将更惨,唯一的出路是振起精神,努力发展造船工业,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建设强大海军,发展航运事业,进而使我们国家强大、强大、更强大,才能坚强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2.
中国造船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秦汉、隋唐、宋元、明初等时期,中国造船业在世界上都曾一度领先,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更成为世界空前壮举。及至近代,船舶工业是中国近代工业中最早建立的五大产业之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开始走上艰难的发展历程。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决定了船舶工业必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压制,发展十分缓慢。加上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船舶工业已经奄奄一息,全国主要船厂仅20余家,  相似文献   

3.
中国造船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秦汉、隋唐、宋元、明初等时期,中国造船业在世界上都曾一度领先,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更成为世界空前壮举。及至近代,船舶工业是中国近代工业中最早建立的五大产业之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开始走上艰难的发展历程。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决定了船舶工业必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压制,发展十分缓慢。加上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船舶工业已经奄奄一息,全国主要船厂仅20余家,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丰富的史料,叙述中国人在建立自己的近代船舶工业中所作的巨大努力,但在外国侵略者的打击和本国封建保守势力的钳制下,虽有进展但步履艰难,回顾这一段历史,可激励今天的造船工作者更要珍惜当今时代给予我们的大好机遇,努力发展造船工业,为发展祖国航运,为巩固祖国海防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叙述中国近代船舶工业从建支到十九世纪末已有一定基础,但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进展缓慢,逐步陷入困境。到二十世纪初,江南造船所等单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转变经营机制,实行商务化方针,给工厂带来新的生机,在复苏中很有发展;另一些工厂没有实行这种转变,仍然步履艰难,有的终于停业倒闭,对比之下,显现市场对船舶工业发展的威力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简略阐明了它的历史成就及其在中国近代工业化过程中独特的重要地位,文中还用较大篇幅论述了它在中国近代科教事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期,中央领导同志对加快船舶工业发展再次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并对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着力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为新世纪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有力推动我国船舶工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现有的史料,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观点对造成中国近代船舶工业衰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从事造船工业的同志参考,和有兴趣研究的同志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9.
实现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中国船舶工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船舶工业的发展,先后做出重要批示,极大地调动了全行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面对新世纪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历史性机遇,我们要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加快发展船舶工业,构建第一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10.
在世纪之交,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20世纪100年间国际造船业发展的历史,分析一下21世纪世界造船产业发展的方向,研究一下中国船舶工业在21世纪发展的趋势,因为只有把中国造船业放在世界造船业这个大格局、大背景来考察,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方向、道路,才能制订比较科学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政策。我在此试图从这一角度,对21世纪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趋势及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作用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嘉国 《船艇》2004,(2):42-47
自国务院领导提出“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的论断后,国家有关部门和船舶工业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纵观世界船舶工业发展的态势,分析我国船舶工业的现状,我们认为,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对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真正把中国建设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还需要解决如下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次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亲临大会,做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船舶工业这几年取得的成绩,提出进一步推动造船行业发展,使之成为出口型支柱型产业的目标,这给船舶工业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一、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将打进国际市场做为船舶工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崔燕 《中国船检》2012,(1):54-56
2011年岁末,工信部发布《“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和《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是继振兴规划发布之后,船舶工业的又一强力催化剂,再一次振奋了国内造船企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是中国船舶工业难忘的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中国船舶工业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船舶工业的发展。面对历史罕见的严重雪灾、人民币升值、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市场出现的急剧变化,全行业沉着应对,扎实工作,经济运行质量保持良好态势,工业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为在新的一年中打好攻坚战,迎接新挑战增强了信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和国家从新世纪、新阶段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全面落实这一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提升我国船舶工业水平,实现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华 《中国船检》2014,(1):28-30
2013年7月31日,国务院印发了《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简称《实施方案》,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投放、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和创新金融支持政策。作为支持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国家开发银行如何将这一政策落到实处,继续推动中国船舶工业良性健康发展?为此,记者近日对国开行船舶融资中心(下称船舶融资中心)专职副主任顾安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7.
(一) 中国是有着悠久造船历史的国家。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出现了木板船,北宋时期发明的指南针和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七次跨越“西洋”,在世界航海和造船史上都写下光辉的一页。十九世纪中期上海创办了制造军火和轮船的江南制造局,标志着中国近代船舶工业的开始。但是,由于旧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船舶工业也日益落后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中国现代船舶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三十六年来,中国船舶工业由小到大,由修到造,由转让仿制到自行设计建造,由制造小型船到制造现代化大型船舶,由为  相似文献   

18.
夏锡平 《船舶》1998,(5):15-18
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对现代中国船舶工业的影响。知识经济作为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正日益与我国船舶工业相结合和渗透,推动船舶工业的发展,经过分析认为,应把船舶工业作为知识经济来发展,并预测了今后船舶工业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世界造船业形势的基础上,通过中、日、韩三国造船业情况对比,找出我国船舶工业与日本和韩国在造船技术等方面的差距和问题。从而提出新世纪发展我国船舶工业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清朝末年,腐朽的清政府在与西方列强的经济和军事的抗衡中屡遭挫败。一些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国人思想闭塞、国家科技落后,使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以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要改变这一局面,他们认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并开办"洋务",兴建工厂学堂。以左宗棠为首的洋务派创办的福建船政局与船政学堂为中国近代的船舶工业乃至其他工业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国近代社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