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主要介绍国外已投用或正在研制的深海增压项目概况,并以目前已投用的挪威?sgard深海油气田为例,详细介绍深海油气增压系统的组成和原理,总结大功率深海电机、高精度超高速磁悬浮轴承技术等深海油气增压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深海油气增压技术的后续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船艇》1987,(1)
D190 安全密封防止有害液体泄漏的新方法荷兰BV Holmatro工业设备制造广现已生产出一种能在紧急情况下制止储存罐泄漏的装置。被称作为Hazmat的堵漏装置由一只垫鞍组成。这只垫鞍用真空密封的方法牢牢地固定在储罐的泄漏处或裂缝上,然后将泄漏储罐内的液体用泵抽出,灌入安全的容器。泄漏的储罐抽空后,利用空气袋和拉紧  相似文献   

3.
针对长江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和难点,通过尝试引入风险管理理念,探索实施与行业安全管理思路相适应的风险理论支持的风险型安全管理,构建与深水航道整治工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行的风险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闭环管理、持续改进,实现了安全生产双重预防预控体系的建设与运行,系统地提升了工程本质安全管理水平。经过研究成果的应用,验证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架构的适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海洋大国,这片蓝色疆土中有着丰富的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海洋的探索已不仅仅只限于军事目的,也转向了民用目的,如海底资源开发、石油勘探、自动绘制海底地形地貌图等。油气田是海底开采石油、运输石油的大型民用项目,油气管道是在海底连续输送大量油气物质的密闭型联通容器。油气管道所输送的油气为有害的易燃易爆物质,一旦管道发生泄漏或断裂,会对其周围的环境和人员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对油气田气体泄漏的监测成为一项关键技术,能够及时避免事故的发生。对处于深海的水下结构来说,监测气体泄漏的首选方法是水下声学监测,论文主要研究图像声纳在油气田气体泄漏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浮式生产装置LNG预冷天然气分液罐泄漏扩散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建星  张龙  刘源  周清基 《船舶工程》2013,35(3):104-107
针对海洋工程中重气的泄漏而导致严重后果的问题,归纳国内外的重气研究结论,基于海上浮式生产装置的预冷天然气分液罐,建立了不同风速场、不同宽度的分液罐泄漏模型,对其进行了重气泄漏后的扩散模拟,得到了扩散后影响的区域结果,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为海上浮式生产装置的安全保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张延昌  陈刚  汤雅敏  刘昆 《船舶》2023,(5):57-66
油气爆炸是海洋平台主要风险之一,基于爆炸风险的结构设计是设计技术发展趋势。该文梳理风险分析相关的技术法规、规范,总结了爆炸风险评估流程、结构抗爆性能评估方法及流程;以某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 unit, FPSO)海洋平台生活楼为依托对象,利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开展了筛选分析、强度水平分析和塑性水平分析,完成基于爆炸风险的生活楼结构性能评估;基于功能性、作业、生命安全这3个性能水平,开展不同爆炸风险水平的结构设计,得到满足各性能水平衡准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述工作安全性分析(Job Safety Analyse)在建造海洋石油开采设备——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Floating Productiou Storage&Offloading,FPS0)中的应用,分析了如何针对项目存在的安全HSE风险,运用JSA的理论方法,对项目的HSE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并分析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深海采矿船从深海海底采集到矿、水的混合物,为便于安全存储、转运,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必须进行脱水处理。根据脱水原理和流程,以及采矿船甲板实际的空间和设备装船规范,进行脱水装置的模块设计,为推进船用脱水装置的实船应用创造有利条件,可供以后建造采矿船配备脱水装置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FPSO的特点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家鸣 《船舶工程》2012,(Z2):1-4,102
FPSO系统作为海洋油气开发系统的组成部分,一般与水下采油装置和穿梭油轮组成一套完整的生产系统,是目前海洋工程船舶中的高技术产品。该系统对于边际油田、早期开采系统和深海油气田开发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已经成为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的一种主要开采手段。本文对FPSO的特点、现状以及部分传统FPSO概念的延伸与扩展形式进行了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作为燃料的LNG动力船的安全营运问题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针对计划预防维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船用LNG和船舶的高可靠性的特点,提出基于可靠性维修方法的LNG动力船安全分析,进行船用LNG和船舶的系统划分及风险评价;阐述可靠性维修方法,将其应用于风险逻辑决断分析中,确定以风险为中心(Risk-Centred Measure,RCM)的LNG动力船故障失效控制方式,进而确立相应的LNG动力船风险预控方案。应用结果表明:LNG动力船的安全性主要表现为LNG泄漏所引发的风险,加强LNG系统维护是提高LNG动力船安全营运的主要手段。RCM方法应用于LNG动力船安全性风险预控,有利于提升LNG动力船营运中的操作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王喆  尚照辉  白勇 《船舶工程》2015,37(S1):272-276
随着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其风险管控与安全管理日益重要,海洋油气设施完整性管理产业应运而生。海洋油气设施完整性管理产业作为一个崭新的行业,不仅需要良好的技术支撑,更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来保证这一行业的形成和发展。本文旨在分析海洋油气产业风险管控与安全管理形势的基础上,通过引进项目管理理论与企业管理理念、结合海洋油气产业的已有管理理念,对这一新兴产业的管理策略、生产组织形式等进行基本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洋石油的开采开发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原油外输过驳又是油田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主要结合渤海湾海上油田的现状,对油田原油过驳的过程及外输过驳过程的海事安全监管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段斌 《上海造船》2017,33(2):30-34
介绍电力推进液化天然气(LNG)船应用双燃料发动机之后,由于在机舱区通入燃气管路而采取相应的特殊设计和安全措施。机舱区的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需重新划分;双燃料发动机的排气系统、滑油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等主要管系均需作有针对性的特殊设计,同时需设计不同控制等级的应急切断模式;此外,还需全面考虑燃气探测系统和强制通风系统等安全装置的设置。在完成初步设计之后,需通过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故障诊断分析确保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危险气体泄漏预警系统可以在发生危险之前,积极采取措施,从而降低或是甚至完全排除危险。以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为核心,结合7805和LM324,设计了一种简易廉价并且能够准确检测泄漏气体的危险气体泄漏报警器。当危险气体泄漏时,系统可以用蜂鸣器报警警示人们,并可连接后续器件,当危险气体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将会启动排风装置,恢复正常的安全气体环境。  相似文献   

15.
蒋发林 《中国船检》2010,(3):104-105,143
防止油船和化学品船火灾及爆炸事故一直是IMO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油轮公司和化学品船公司日常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液货船(包括油船、化学品船和液化气体船)在海上航行或在货物操作期间,可能发生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存在着很多巨大的火灾或爆炸危险性。为确保安全,避免航行及货物操作期间各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只有在液货船,如油船上安装惰性气体系统,并对船员作全面培训,才能减少甚至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许凡 《中国海事》2010,(10):43-45
惠州港为珠三角地区重要船载化学危险品港口,面临着严峻的船舶溢油和化学品泄漏污染的威胁,加强惠州港危管防污能力建设,消除安全隐患,杜绝船舶溢油事故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文中着重针对惠州港水域船舶溢油风险与污染防控展开分析论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应用流体动力学理论,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浮式钻井生产储卸油装置(FDPSO)泄露速度、泄露位置、环境风速等因素对气体扩散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定风速下,气体扩散速度水平方向较垂直方向大,平面内横向较纵向大;不同泄露位置下,气体的扩散分布则主要取决于FDPSO的设备布置情况;不同泄露速度或风速下,气体浓度有着先升高后稳定的变化趋势。同时依据模拟分析结果进行了FDPSO油气处理模块安全逃生路线设计。  相似文献   

18.
摘要:以110000t阿芙拉型双壳油轮为实例对货油舱进行意外泄油性能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平均泄油量参数oM的若干重要因素,即:载重量dwt,货舱总舱容C,惰性气体系统正常超压P,货油舱的双壳宽度和双层底高度。采用列表计算的方式简化了平均泄油量参数OM的计算过程,阐述了各因素在计算过程中对平均泄油量参数OM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Risk assessment is a methodology which has been us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major public projects, notably aerospace programs, liquefied natural gas import facilities, and nuclear power plants.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a review of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risk and then describes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a risk assessment. Subsequent critical analysis suggests the pitfalls inherent in the technique, especially in regard to the establishing of a criterion of safety against which the results of a risk assessment will be compared. The author identifies three such criteria and rejects two of them, including the one most commonly used in federal government agency decision‐making, as unreliable or philosophically unacceptable.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comments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risk assessment in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