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现代、绿色的中运量公共交通工具,近年来逐渐成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选择之一. 由于有轨电车是一种中运量交通工具,所以需要做好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配合与衔接,尤其是与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的衔接,使其一方面做到客流的导入和疏散,另一方面更贴近居民,在尽量降低投资的同时又提高城镇居民交通出行的便利  相似文献   

2.
张颖 《都市快轨交通》2019,32(1):110-114
现代有轨电车具有中等运量、能耗低、环境友好的特点,符合城市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成为城市新区公共交通的首选。针对兰州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建设,通过环境影响识别,重点分析有轨电车线网规划建设对噪声环境、振动环境、生态环境等的环境影响;同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分析现代有轨电车建设的环境合理性,在规划阶段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的实施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从环境合理性的角度,对规划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指导,为其他城市新区建设有轨电车的时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现代有轨电车在国内大中城市发展迅速,车辆、供电、信号控制等各项技术日趋成熟,但如何合理开展现代有轨电车研究仍显不足,前期研究未充分考虑线路客流及运营成本,规划建设未能有效处理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关系,造成多数有轨电车线路在运营中出现客流低、运营严重亏损、竞争力难以提升、事故频发等问题。结合深圳市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规划建设研究经验,总结提炼切实可行的有轨电车研究体系,为后续有轨电车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有轨电车客流不足的现状出发,分析有轨电车的运行特征和运能,指出有轨电车在路径选择时存在的问题。结合完整街道理念,给出双向4车道道路上有轨电车规划断面和交通组织的建议,以期对有轨电车规划由新区进入中心城区的路径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国内外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重庆两江新区的特点,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在重庆两江新区发展的适用性,提出了适合两江新区发展的现代有轨电车方案.现代有轨电车与两江新区的有机结合,对建设“畅通出行”、“环境友好”的两江新区公共交通,完善两江新区轨道交通产业链,提升两江新区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减轻宁波市鄞州区城市公共交通压力、增强鄞州区公共交通覆盖、构建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推进绿色环保交通建设,引导新城区合理布局发展及形成现代有轨电车产业示范效应,在鄞州区发展中运量有轨电车系统,可以优化鄞州新区城市交通结构,快速提高公交服务水平。重点介绍项目设计方案及设计特点,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进行分析研究,为后续有轨电车项目的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现代城市建设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重点是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网络:根据各城市的发展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分析论证,从而建立大、中、低客运量相互匹配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客运交通工具。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中的崭新模式.具有优越的性能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对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适用性及与其适用的票制、售检票方式等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自2010年,我国有轨电车项目建设呈“井喷”现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新城区与中小城市的中心城区。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的下发,大城市新城区和中小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与高服务水平的公共交通需求将向有轨电车制式倾斜。明确有轨电车项目建设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与建设规模关系,按不同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实力与道路条件,分等级地提出合理的客流、系统能力、旅行速度等指标,以期使有轨电车项目满足需求,减少浪费,与城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有轨电车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势头强劲,多地均有大力发展这一交通方式作为城市综合交通骨干的意愿。但应看到的是,作为半轨道半道路的复合型交通方式,该方式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差别较大。对此,本次研究尝试对这一交通方式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式进行量化测算。通过引入区位熵、价值函数等方式,对城市类型和交通方式应用类型定量化,并对交通方式应用类型进行评级;后建立以人口、经济水平、城市规模、城市类型等多因素为因变量的功能定位测算多元回归函数,测算结果可代入评级体系预测不同城市构建现代有轨电车体系的功能定位,并以河南省汝州市为例进行测算,研究得"十三五"时期后汝州市可打造以现代有轨电车为骨干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验证该制式功能定位预测函数的适用性和合理性。研究所得结论对现代有轨电车在不同背景下的应用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新城新区的概念、分类及特点,说明有轨电车在新城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综合国内新城新区有轨电车的线网规划、运营现状,发现初期运营线路与初期客流未能较好的契合.归纳总结伦敦道克兰成功案例,认为其轻轨系统分期规划建设合理,与地铁、国铁、机场衔接便捷,并加速了该地区的发展.提出新城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的关键点主要包括:新城新区特征分析与发展目标、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同规划、建设时序、可持续规划理念等.结合杭州未来科技城有轨电车线网规划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新城新区有轨电车的线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公交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方式,现代有轨电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用。现从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特点入手,结合其线路、车辆、旅行速度和最高速度、信号系统等方面对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特征进行了具体的阐述;重点对路口信号优先控制系统、正线道岔控制系统、道岔区段列车检测设备等关键的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探索在我国复杂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下,如何采用合理的相关技术,充分发挥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2.
对兰州市区至兰州新区中快线建设条件分析,研究其合理的建设方案。通过对中快线在兰州至兰州新区3条规划交通廊道的作用和定位分析,采用交通量预测、调查选线、经济估算等方法,研究了中快线建设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指出中快线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其南端宜同时建设3条连接线与兰州市区连接,北端应与兰州新区南绕城及经十三路连接,主线宜采用120km/h设计速度、双向六车道标准,可采用城市快速路或高速公路模式建设,且通道内具有预留轻轨建设条件。  相似文献   

13.
对外综合交通枢纽集疏系统工作的顺畅与否对于枢纽乃至城市整体的交通运输具有重要影响。以城市对外交通的综合交通枢纽作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重点研究轨道交通方式在枢纽集疏系统中的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作为综合枢纽集疏系统的骨干,仍有上升及改善的空间;衔接方式、步行距离等衔接设计因素,收入水平、户籍所在地等乘客特征,显著影响轨道交通对集疏系统客流的吸引力;通过优化票证服务及指引服务巩固现有主体客群,利用提高时效性及舒适性的措施争取目标客群,推广轨道交通车站与对外枢纽的一体化设计与统一管理等措施,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对集疏系统客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枢纽建筑动态客流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天津站交通枢纽和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站交通枢纽的建筑设计及其动态客流仿真模拟的成果,对轨道交通枢纽建筑中的客流组织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客流组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效果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和指标需综合考虑客运效果、线网布局、线路走向、与城市总体发展的适应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设计了涵盖5个层面,1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5个层面分别是城市交通服务、城市空间拓展、居民出行改善、线网自身效率和线网外部效益。同时,对票价票制、交通政策、土地开发、公交衔接和行车间隔等影响效果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保线路网络效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依据都市圈的特点提出了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以合理的客流吸引半径的圆形范围作为交通小区进行客流预测的思路.研究了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的合理步行区及合理交通区,把车站客流划定为一、二、三级吸引范围;提出了以车站节点为中心,以客流吸引范围为半径的圆形范围作为交通小区,并划分为一、二、三类小区,选择各类小区之间出行的步行时间矩阵、等车时间矩阵、在乘时间矩阵、交通费用矩阵等作为客流预测Logit模型参数矩阵.  相似文献   

17.
随着长距离交通方式和旅游的发展,进入景区的最后一段路程成为旅游出行新的瓶颈,众多景区首选轨道交通破解这一难题,急需新的规划方法满足旅游轨道交通发展需求。通过分析旅游交通出行链,确定旅游轨道交通主要承担区域出行和景区内漫游功能。结合客流特征和工程实施条件,提出4种线路规划形式:旅游轨道交通线路衔接景区游客集散中心与城市交通枢纽、穿越景区连接景点与交通枢纽、连接景区内不同景点、兼顾观光功能及作为纯体验项目。通过对主要旅游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对比分析,初步确定旅游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的选择原则。研究有利于旅游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明确功能定位、选择系统制式,协调轨道交通与景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兰州市轨道交通安保安检工作管理思路及执行标准,阐述兰州市轨道交通安保安检人员及设备配置原则。通过现场调研,结合兰州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分析当前安保安检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提高安保安检工作的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安保安检工作水平和标准,促进兰州市轨道交通安保安检制度体系的完善,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兰州地处黄河上中游,黄河穿城而过,属于典型的河谷型城市,由于河谷型城市与其他城市在各方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因此在河谷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问题的研究中,不可以照搬其他城市的现有模式,本文根据编制兰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中,线路选线设计所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其对其他类似的河谷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河谷型城市由于受地形地貌条件的制约,道路资源紧缺,轨道交通线路布设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交通客运系统的效率。河谷型城市轨道交通选线需重点考虑主客流走廊、避免单边客流现象、跨河客流需求、天然冲沟的影响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如火如荼的地铁建设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各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新型有轨电车的新形势,提出将城市地铁线网与新型有轨电车网络进行整合的理念:中心城区以地铁线网为骨干交通,城市外围以有轨电车为骨干网,有轨电车衔接地铁网络并互为补充,两网合并为一张轨道交通网络,同步规划与建设,由一家公司来统筹运营。从规划及建设方面考虑,以客流为支撑,压缩地铁长度,加大新型有轨电的网络覆盖规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轨道交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达到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