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以郑州地铁2号线及城郊线因进路触发机制冲突,导致道岔瞬间失去表示故障为例,深入分析了故障发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采用分段运营模式,广兰路站以东为4节编组列车运营,以西为8节编组列车运营。在早晚高峰期间,广兰路下行站台调整为4节编组列车折返及8节编组列车通过的交替运营模式。由于原有的列车自动调整系统无法满足如此复杂的折返运营模式,故导致广兰路站下行站台产生了进路触发"慢"、列车晚点到达唐镇上行站台等问题。通过分析广兰路站的复杂站型以及列车自动调整系统中进路触发机制,针对进路触发机制中相关参数、发车表示器点亮时间和区间运行时分进行了优化,有效解决了广兰路站的相关问题,确保了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3.
地铁非终点站折返运营模式中,由于ATS进路触发机制与联锁Overlap触发机制冲突,导致道岔在转换过程中多次出现异常监测曲线,甚至造成道岔失表故障。此种现象影响地铁运营质量且威胁行车安全,针对此类故障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多种合理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铁5号线滘口站折返能力已达极限,无法通过增加上线列车数量来满足日益增加的客运需求。在保持滘口站原有站前折返方式不变的基础上,通过提高道岔侧向通过速度、调整进站信号机位置、优化进站进路的自排触发点等措施,使滘口站站前折返间隔由原来的136 s缩短至115 s,提升了滘口站折返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种常用折返站型的折返能力改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折返能力通常是轨道交通线路运行能力的主要瓶颈之一.就目前常用的一种折返站形式展开研究,对前后列车的折返限制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新的站台接车进路办理方案:以道岔反位构成进路的安全防护距离,从而有效地提升折返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通过GSM-R网络传输铁路调度命令和进路预告信息失败后的故障处理及原因分析效率较低等问题,对调度命令和进路预告信息交互流程,以及承载信息传送的GPRS分组域各关键接口的监测采集数据进行研究,利用跨接口用户跟踪技术、失败事件自动分析技术、可视化信息显示技术,实现了调度命令和进路预告信息转发失败事件的自动判断、数据自动收集、故障自动定位、原因自动分析、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成功研制了铁路调度命令和进路预告智能预警系统。在实验室环境下,利用现场真实的历史监测数据和部分模拟数据,对该系统进行了功能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监测调度命令和进路预告信息转发失败的异常事件,对故障原因进行自动分析并生成报告,可有效提高故障分析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目前道岔失表情况下城市轨道列车进路办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分析了道岔失表的故障发生原因,提出了通过单操道岔及人工现场确认道岔位置的方式办理进路的可能性。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分析与风险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传统手摇道岔方式与单操道岔及人工现场确认道岔位置方式办理进路的效率及风险概率,验证了道岔失表时优先通过单操道岔及人工现场确认道岔位置的方式办理列车进路的可行性,并据此提出道岔失表现场处置程序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联锁逻辑分析为切入点,对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某折返站在特殊工况下道岔转辙机电机转向突变引起熔断器烧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转辙机所适应的熔断器进行了量化,并制定了避免此类故障发生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道岔是用于列车转线的重要轨道设备,也是轨道上的薄弱环节。正线上的道岔一旦发生故障,将对地铁正常运行、折返作业造成很大影响,会降低地铁运营的效率和质量。文章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线路情况,探讨地铁折返道岔故障处理及行车组织调整方案,提出处理流程和行车组织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0.
为便于办理接发列车和调车进路的人员对进路及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提出了进路的存在性问题,并以进路三要素作为判断进路存在与否的依据;阐述了基本进路与变通进路、进路上有关的道岔与道岔、尽头线与咽喉区的调车信号机的区别及意义,以及进路的分类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俊锋  孙旺 《铁道通信信号》2013,49(Z1):148-150
首先分析了进路触发时刻对自动进路以及运营效率的影响,然后本着运营效率最大化的原则,针对三种不同的信号布局,详细阐述了进路触发时刻的最优测算原则,最后对自动进路功能在复杂情况下的综合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根据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大剧院车站设计的小半径曲线组合道岔实际情况,针对小半径曲线组合道岔进行施工,通过试验性理论计算、现场模拟对比、量测及针对性研究,对于道岔布置、轨底坡超高、曲线加宽、道岔弯曲状态下几何尺寸的调整及道岔道床施工技术进行了攻克,施工完成的曲线道岔满足大剧院站线路连接及车辆折返要求,同时完善了曲线道岔施工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3.
考虑高速铁路车站咽喉区和到发线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车站接发各种类型列车的作业过程与列车进路的关系,结合道岔分组的方法,建立咽喉区和到发线一体化运用的列车进路分配方案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列车晚点的情况,以车站作业过程占用车站设备的不均衡性最小和列车进站延误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后续列车进路分配方案的动态调整模型。2个模型均采用运筹学软件LINGO中内置的分支定界算法求解。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求解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列车按照图定时刻正点运行时,采用优化模型得到的列车进路分配方案可以保证列车按照图定时刻进出站;当某列车晚点时,该列车的进路可能与后续列车的进路有交叉干扰,此时则应采用动态调整模型对后续列车的进路分配方案进行调整,在后续列车允许有延误时间的约束下,生成新的后续列车进路分配方案,有效保证列车进路的畅通,并使车站设备运用的均衡性更优。  相似文献   

14.
实现编组站作业计划的自动执行能力,核心在于实现编组站内各作业所需进路的自动优化选择,为每一项作业合理的安排走行进路及进路排序时机。本文以某编组站为背景,通过绝缘节和道岔节点,构建了车站网络的抽象描述方法。以作业准点率最大,作业总延误时间最小及进路总路径长度最短为优化目标,以进路冲突、作业时间冲突、满足作业计划要求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编组站进路选择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进路选择的0-1特性,提出了适合求解进路选择模型的遗传算法。实际案例证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实现优化目标,有效调整进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干扰,实现了作业计划的自动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15.
自动办理列车进路是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核心的功能,车次号又是CTC系统进行列车跟踪和进路控制的重要依据.全面研究CTC系统的车次号技术,分析车次号的各种来源以及相应的优先级,详细讨论车次跟踪的数据结构及流程.在跟踪车次、无线车次及车次队列三方校核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进路控制.车次号与进路命令一一对应,车次号队列的顺序决定列车进路命令的执行顺序.介绍的车次跟踪方法简单、有效,可以回避由于轨道电路故障而引起的车次跟踪错误.  相似文献   

16.
CBTC除对正常的列车进路进行防护外,还对终端信号机设置保护进路,根据北京地铁6号线、沈阳地铁9号线等数条地铁项目的实际运用情况,详细介绍保护进路的分类、联锁子系统对于保护进路的处理方法 :包括保护进路敌对、触发原则及解锁原则。  相似文献   

17.
1故障现象广铁集团管内某站近期发生一例故障:当排列下行4道X4至SF信号机发车进路时(如图1),原处在定位状态的双动2/4#道岔之一的2#道岔转至反位,4#道岔仍在定位,2/4#道岔失表示,信号无法开放,同时2/4#道岔被单锁。对2/4#道岔实施单解后,通过单操方式分别将道岔操至定位或反位,2/4#道岔却能正常转换至定位或反位,且能给出表示。2故障判断和查找对2/4#道岔进行定、反位单操试验,发现均能根据单操指令,按规定转至定位或反位,且能给出相应定、反位表示,未发现道岔有异状。将2/4#道岔单操至定位后,排列一条D2至D8调车进路,发现故障现象与排列下行4道X4信号机至SF信号机发车进路时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深圳龙华有轨电车中进路建立时机的描述,以进路的不同开向和不同控制来源的资源冲突为切入点,对进路控制进行分析、提出需求,并采用布尔代数的表达方法对其联锁通用逻辑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下坡道延续进路的目的是防止发生列车的侧面冲突,防止制动失灵闯入区间的问题,应另列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以某CTCS-2级线路车站2个车场间的特殊场景为例,结合工程实施实际,研究了场间基于继电电路的同意动岔联系方案设计、跨场道岔操纵条件和注意事项。针对跨场办理接发车作业的实际需求,制定了在跨场渡线道岔分界处设置虚拟信号机,以实现进路分段办理的实现方案;结合两场进站口存在的大于6‰下坡道的线路实际,分析和讨论了跨场延续进路的实现方案;从修改方式、影响范围、实现性和操作便利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制定了适合本工程实施的最佳方案,现场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