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智能车辆定位导航系统(IVLNS)软件的总体设计和数据处理体系中高速串口数据实时采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基于ITS的智能车辆定位导航系统的组成、功能,并对我国车辆定位导航的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Visual Basic 6.0环境下,针对NovAtel Propak-V3型GPS接收机进行二次开发再现研究。将己成熟的GPS坐标转换技术与几何学理论、计算机语言结合,对NovAtelGPS接收机所测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并通过VB编辑程序再现接收机的运行轨迹。程序中实现对接收机数据的提取、WGS-84坐标系的转换、单点误差修正、差分误差修正、轨迹模拟、数据存储等功能。程序界面简洁清晰、使用方便,可用于记录车辆行驶轨迹、快速测量道路线形参数。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介绍了利用车辆间的无线通信共享GPS修正信息,并采用实时动态差分法(RTK)-GPS对车辆队列行驶进行控制。采用车载GPS观测信息进行研究在ITS(智能交通系统)方面历经数多年,尤其是AVSS(先进的车辆控制与安全系统)可以获取GPS观测信息应用于汽车自动驾驶,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5.
GPS技术能快速提供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高精度、自动化等显著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交通导航、测量等重要领域。其中,车载定位导航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利用GPS导航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等其他技术对车体所在位置进行地理定位,为车辆实时提供行车导航信息。将GPS技术应用于车载导航系统时,软、硬件的设计尤为重要,关系着车载导航系统能否准确、高效的提供实时导航信息。结合GPS导航技术,文章对软、硬件分别设计研究,开发出一套准确、高效的车载定位导航接收系统。  相似文献   

6.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也称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又称卫星定位系统。1998年初,日本铃木公司率先将GPS巡航天线、显示部分和操控部分制成一体,装于DJEBEL(吉贝尔)250型越野摩托车的前整流罩(挡风罩)上,解决了操控不方便和成本过高的问题。其显示方法不是用地图显示,而是使用文字和指针显示。运行中可瞬间读出数据,在40×80(mm)的长方形液晶屏上能直接显示出摩托车所在的地名和目的地间的直线距离和方位。1999年南京金城集团有限公司研制出了摩托车用的GPS卫星定位系统。1、无线电定位原理无线电定位原理是:当数个无线电发射塔在同一时刻向外发射无线电波时,位于发射塔之间的无线电接收机(可装备在摩托车上或单人携带)可先后收到数组无线电信号,距离发射塔近的无线电接收机可先收到发射塔  相似文献   

7.
基于GPS和GIS的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ITS)建设的一项基础内容,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则是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的主要技术支撑。文中论述了GPS定位原理、GIS在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中的作用、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如何建立基于GPS/GIS的车辆导航及监控系统,实现对车辆的定位导航及监控功能,此外,还着重介绍了移动端的功能设计当中如何实现地图的路径匹配以及在车辆导航过程中的最优路径查找算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诱导系统是智能运输系统(IT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实时动态分配理论为核心,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带、GPS和GIS等高新技术,动态地向驾驶员提供最优路径引导指令和丰富的实时交通信息,通过单个车辆诱导来改善路面交通状态,防止和减轻交通阻塞,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逗留时间,并最终实现交通流在路网中各个路段上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0.
车载导航系统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应用于汽车定位导航的电子产品,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通信、电子信息集成的综合技术。在新一代交通管理系统ITS(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载导航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变通运输的控制、旅行信息服务、道路应急等多种信息服务。 自1990年世界第一台车载导航系统问世以来,短短12年时间里,车载导航系统在全球迅速普及。增长势头锐不可挡。1993年该产品世界总销量  相似文献   

11.
丁军  张佐  陈洪昕  马晓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5):10-14,35
从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概念出发,介绍了车路协同系统下的数据采集标准及轨迹数据特点,研究了轨迹数据处理的若干方法,包括车辆轨迹重构、交通参数提取、轨迹聚类等。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交通数据是智能交通系统(ITS)有效发挥其功能的基础,建立一套数据质量评价体系是ITS数据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文中采用客观评价法,以固定型车辆检测设备采集的基础交通数据为对象,通过分析引起基础交通数据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以及数据质量问题的主要表现,建立评价基础交通数据质量的多维指标体系(即完整性、有效性、准确性、实时性)及其评价方法。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上海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对基础交通数据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基于GPS、GIS技术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GPS、GIS技术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与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对基于GPS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一体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实现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奥运交通组织与安全保障,对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保证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同时,完成繁重、复杂、高标准的奥运交通组织,必须拥有一个功能强大的技术支撑系统——奥运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本文介绍了北京奥运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胡明伟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5):121-124,134
对基于GPS的实时交通信息采集方法开展研究,分别提出了利用GPS返回的经纬度数据和速度数据的两种路段平均速度估计算法。前者通过高斯投影,将WGS-84坐标系的GPS经纬度数据转换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数据,从而计算平均速度。后者从GPS单点测速机理的研究入手,通过速度定积分计算距离得到平均速度。通过现场试验对算法和技术流程进行了验证,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比了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表明基于GPS的实时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在实践中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在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中,常常需要利用多种传感器对不同的交通目标进行数据采集,经常遇到时间不同步、数据率不一致的问题。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多目标数据的时间对准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多目标跟踪的基础问题,提高了数据融合效率,并通过仿真实验及与传统时间对准方法的比较给出了该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李军 《汽车工程》2002,24(3):205-208,199
本文探讨用系统分析方法指导车载信息装置(OBU)开发的必要性和一般步骤,并以ITS子系统之一“交通需求管理及路线引导系统”为例,给出了OBU系统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18.
基于神经网络-模糊推理(N N-FR)的数据融合方法——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信息融合系统(A N N-FRIFS),对交通中同一检测面上的多种检测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首先简单介绍了A N N-FR IFS,然后分析了AN FIS置信度判别器的设计,并给出了A N N-FRIFS算法,最后结合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能以较高精度对同一检测面上的多检测器进行数据融合。  相似文献   

19.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ITS中心)在公路交通综合试验场实现了智能公路技术展示系统。该系统依托该试验场内3.7 km的环形组合试验路,以基于车路协调理念的在途信息服务与驾驶辅助为主题,集成了近年来智能公路研究领域的典型成果,包括基于位置的交通信息服务(LBS)、车道保持辅助驾驶、视距不良条件下的视野拓展(弯道路段障碍物预警)、动态称重WIM与超载预警、IP接入与出行服务等功能,通过技术展示和试乘试驾,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信息服务和安全辅助,体验未来信息社会中的公路交通出行方式。展示活动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本文将主要介绍该展示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相似文献   

20.
For land vehicle navigation in urban are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eceivers often suffer from the lack of positioning accuracy, availability, and continuity due to insufficient number of visible satellites and multipath errors. To mitigat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proposes an efficient hybrid positioning method combining a single frequency GPS receiver and a monocular vision sensor.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dvantageous in that it requires only low-cost hardware and no external map aiding. Compared with existing vision-based methods, the proposed method directly measures absolute heading angle based on the images of straight road segments. For the reason, the proposed method is resilient to multipath error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valuated by the experiments with field-collected real measurements; one with good satellite visibility and the others with poor satellite visibility. Comparison with existing positioning methods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urban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