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基于卡尔曼数据平滑的分段曲线拟合室内定位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定位技术的关键在于获取距离参数,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运用RSSI信号获得距离参数一直是比较通行的方法.本文针对室内环境复杂,接收RSSI信号存在较大噪声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运用卡尔曼滤波器对信号数据进行平滑预处理,随后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分段曲线拟合从而实现定位的算法.通过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平均定位精度可达0.9 m,与普通数据平均值预处理算法和曲线直接拟合方法相比较,定位精度更高;比直接应用对数距离损耗路径模型的定位算法更为合理可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室内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2.
节点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DV-HOP定位算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RSSI测距技术测量点到点的距离,并在多跳网络中对累加距离进行广播,最后在节点位置估计过程中引入了加权质心算法进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复杂度低,定位精度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WKNN算法中未知节点的定位中邻近参考点参数固定、定位不灵活且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RSSI的加权近邻改进算法.首先对RSSI值进行高斯滤波处理,通过FCM聚类确定未知节点所属类别,采用隶属度阈值对聚类结果进行修正.然后根据FCM的聚类子样本数设定WKNN算法的近邻值,实现了WKNN算法的自适应计算.实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4.
针对固定检测器在采集动态交通数据过程中易发生交通数据异常、数据缺失等问题,为实现故障数据有效识别及修复,提出了基于离群距离检测的故障数据识别算法及改进的DE-LSTM数据修复模型。利用时序数据的自身连续性,采用直接离群点定位和离群距离检测对故障数据进行有效识别。采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和初始学习率,并引入自适应控制策略改进传统DE算法中的变异因子、交叉因子,建立了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优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修复模型,并与固定阈值结合交通流机理、LSTM神经网络模型及DE-LSTM修复模型进行对比。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与固定阈值结合交通流机理法相比,离群距离检测算法识别率更为高效,改进的DE-LSTM模型具有良好的计算效率及修复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无线传感技术搭建基于ZigBee的智能公交网络,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公交车载节点的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带修正的三角形加权质心定位算法.改进的算法中利用高斯滤波器来提高RSSI测距精度,将RSSI与质心算法相结合确定出车载节点所在的定位三角形范围,以测距和的倒数作为权值系数估算出车载节点位置,并通过引入4个参考节点来进一步修正车载节点坐标以减小定位过程中单个参考节点产生的影响.经Matlab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相较于传统算法误差更小,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含特殊负荷的配电网分层故障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殊负荷接入配电网,增强了电源、负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性,对故障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快速定位故障点的分层定位方法. 首先分析基于遗传算法的单层含特殊负荷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不完备性;其次在单层模型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改进量子免疫算法的区域定位方法和隐枚举法的区段定位方法;最后对所提模型和基于单一智能算法的单层模型进行了对比仿真实验. 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免疫算法和改进量子免疫算法构建的单层定位模型相比,所提分层定位方法大大简化了故障辨识模型的复杂度,在提高定位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定位的容错性和稳定性,可将故障搜索维度降低69%,故障定位耗时在1 s以内,故障辨识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7.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图像复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退化图像复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退化图像复原方法.该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非线性映射能力,通过训练样本对的学习训练,在退化图像与原始清晰图像之间建立映射关系,然后对测试样本进行复原.实际图像复原实验表明,得到的复原图像在视觉上和定量分析上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与神经网络方法相比,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克服了神经网络的模型选择与过学习问题、局部极小问题等.  相似文献   

8.
针对客户服务项目的不确定性,基于不可分辨关系的粗糙集理论和BP神经网络算法优良的分类映射能力,提出了面向细分客户群的基于粗糙BP神经网络客户群特征与服务项目映射模型。本文将分析客户特征,运用粗糙集理论进行客户特征约简、划分等价关系、建立BP神经网络的初始拓扑结构,运用K-means算法划分客户群。通过引入粗糙集理论,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加快BP网络收敛的速度和逃离局部极小值点,并利用rosetta软件和Matlab编程实现面向细分客户群的客户特征与服务项目映射模型。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快速路汽车污染物排放控制需要,紧扣不同排放模型在映射不同时段排放影响因素与排放率关系方面的差异,以排放测试车辆实际工况排放序列为数据源,分别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NN)与平均影响值(Mean Impact Value, MIV)方法相结合,构建维度规约模型。以95%累计贡献率为阈值对排放预测模型输入维度进行降维的基础上,分析神经网络在维度规约前后在不同时段的预测污染物排放率适应性。结果表明:维度规约后BPNN和GRNN模型的R2及MSE在全时段排放数据集中的预测性能提升1.19%、10.14%、6.51%、15.56%,RBF模型对维度规约不敏感;全时段GRNN模型的R2和其余两个模型相比提高10.18%和7.68%,MSE和其余两个模型相比降低0.0396和0.0446,同时MAPE显著降低7.38%和3.86%,揭示GRNN模型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够对隧道内行驶的列车进行全程实时定位、弥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存在定位盲区的不足,提出了基于Zig Bee技术的RSSI改进质心定位算法和改进加权质心定位算法,并利用Zig Bee系统芯片CC2530组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完成了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铁路轨旁信号灯的定位与实时检测问题,在深入分析传统SSD算法与MobileNet模型的基础上,将MobileNet模型的最后平均池化层、全连接层转换为SSD算法的多尺度特征映射层,提出了一种基于MobileNet-SSD的铁路信号灯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克服了传统SSD算法对小目标识别不准确、检测实时性较差的问题,检测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在50 m监控范围内,算法的平均检测准确率达到85%以上,同时具有25帧/s的实时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2.
曾钢 《湖南交通科技》2010,36(2):196-199,208
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是事件管理过程的核心和关键,在总结国内基于神经网络事件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LVQ网络模型和信息融合的交通事件检测新算法,将主线检测器得到的信息和收费站处得到的信息进行融合来判断交通事件的发生。将LVQ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进行交通事件自动检测,为进一步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采用改进的Boosting算法,进行网络集成。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率、更低的误报率,可以明显改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天气状况实时监察对于高速行车安全具备重要意义,然而气象检测只能对大范围区域的气象情况进行预报,不能满足高速行车各个路段气象情况实时检测的需求. 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路神经网络融合模型的高速公路雾天检测算法. 该算法基于双路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模型,提取雾天图像的可视深度图以及暗通道图像两种视觉特征,并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建模,获得初步分类结果;然后,再利用均值融合层进行分数融合. 为了全面评测该算法的性能,构建了一个覆盖多个省份高速公路的视频监控雾天数据集(express way fog detection dataset,EWFD),该数据集能够全面涵盖国内高速公路的天气情况,并在该数据集上做了全面的分析对比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双路神经网络融合模型的雾天监测算法取得了93.7%的准确率,与国际前沿的检测分类算法101层残差网络(ResNet-101)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准确率提高了1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判别效率,实现道路交通状态全天候监测,以智能公路上泛在无线传感网络为基础,研究了基于信号强度指示值(RSSI)的网联车辆定位问题;考虑到隧道内车辆的连续运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带有局部线性嵌入(LLE)算法的半监督极限学习机(SSELM)实现RSSI指纹定位;离线阶段利用LLE对少量已标记位置的RSSI样本和大量无标记样本进行降维处理,辨识表征目标位置信息的高维数据对应的低维流形,再基于改进的半监督学习拟合降维后的RSSI与位置的映射关系;在线阶段将实时采集的RSSI数据进行流形降维后,输入校准好的SSELM中估计目标位置;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平滑估计位置。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已有半监督学习算法,提出的方法在不同车辆行驶速度和部署间距下均能取得较优的定位性能;当已标记数据占比(减少了50%~90%)、未标记数据数量(0~1 000个)和检测器部署间距(10~25 m)等关键指标变化后,本文方法的定位性能仍然保持最佳,其平均误差最低为3.09 m;计算复杂度上,当已标记数据为30%,即仅采集96个参考点样本时,其平均定位误差为3.8 m,训练时间低至8.7 s。可见,带有局部线性嵌入算法的半监督极限学习机在稀疏或密集传感器部署环境中,对不同行驶速度的车辆均能提供理想的定位性能,且训练时间短、样本依赖性低,是进行隧道内网联车辆辅助定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精确地预测短期交通流,提出由季节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SARIMA)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所构成的组合模型(SARIMA-GRNN模型),该模型结合了时间序列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时间序列预测的优点。构造该组合模型的两个组成模型,即SARIMA模型和GRNN模型,也被用于预测研究以便于验证该组合模型在预测上的优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SARIMA模型,但是却并不必然高于GRNN模型。然而,合理选择组合模型中神经网络部分的输入变量以及输出变量将显著地改善模型的预测精度,本文所构造的这个组合模型不仅具有很好的预测表现而且结构简单,非常适合城市道路短期交通流的实时预测。  相似文献   

16.
针对Quasi—UDG模型下无线传感器网络随机部署的拓扑特征,提出了一种非测距基于权重的定位算法EWLS(Enhanced Weighted Least Square).首先,设计出一种节点跳数和距离关系估计的方法,然后依据跳数值与距离关系的概率表达式,给出EWLS定位算法中节点测量距离信息的权重.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的锚节点密度、Quasi-UDG模型因子和平均邻居节点数的参数下,EWLS算法定位误差较小,同最小均方误差相比,有效地提高了节点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土壤施肥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对土壤施肥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小麦在同一农田重复进行种植试验,且每次施不同的肥料用量,最后选取丰产的数据作为实验样本,通过归一化把实验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采用BP算法训练网络,对小麦产量和施肥量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了数逼近,建立了土壤施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实际数据验证,该模型的输出与实际肥料用量基本相符。将所建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用于施肥量的预算,提出了预算精度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集值信息系统和知识距离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距离的集值信息系统属性约简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知识距离来描述知识间的差距,进而度量集值信息系统模型的划分和知识粒度的大小,然后根据知识距离的性质有效的判定集值信息系统模型的宽松度和属性重要性.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的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时空复杂度,从而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奇异谱分析(SSA)作为一类无参数、独立于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适用于具有非线性、非平稳性、含噪声的金融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目前,基于SSA的预测通常采用线性递归、BP神经网络等模型,但其预测精度、训练速度并不理想.为此,该文提出基于SSA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预测模型,它以SSA所获取的主成份重构序列...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循环结构的脆弱型数字水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印的篡改定位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结构的脆弱型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图像进行分块,利用Logistic映射调制图像块生成水印,然后利用猫映射构造循环结构,建立图像块之间一一对应的循环关系,并将块水印嵌入到对应图像块的最低有效位(LSBs)中.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算法不仅能准确定位,而且可以有效地抵抗统计攻击和矢量量化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