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提高海上搜救的成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需要快速确定包含搜寻目标漂移后的最小搜寻区域.在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模式下,考虑了不同的遇险推测场景条件,采用随机粒子仿真法确定了目标初始概率分布,恰当地描述了海洋环境数据以及风压系数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目标漂移的影响,建立了搜寻目标整体漂移模型.采用该整体漂移模型对落水人员漂移区域进行了数值预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随机粒子仿真法能准确预测搜寻区域,较好地利用现有的环境数据库信息,实时计算搜寻区域的包含率,生成指定时刻的概率分布图,相比于采用传统解析方法预测搜寻区域约缩小1/2.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人艇海上搜救路径规划问题,从海上搜救区域的最优确定和海上搜寻方案的最优规划2个层面概括确定海上搜寻区域的方法,并分析其技术内涵与应用情况;介绍包括传统方法和区域覆盖算法等的各类搜寻方法,并深入分析其特点与不足;对无人艇海上搜救路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和展望。研究成果可为无人艇海上搜救路径规划技术的进一步探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海上搜救区域的确定一直是海上搜救的核心内容。以海上漂移人员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漂移位置的多重影响因素下,计算海风、海流、风生流等对搜寻目标的偏移,提出了漂移模型,并编写计算机辅助程序进行蒙特卡洛仿真得到其漂移轨迹和最可能的区域。经过实例验证,该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搜救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海上搜救中搜寻区域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洋面模式下根据最后已知的位置报告及风流信息,确定搜寻目标漂移后的搜寻区域的具体方法。用计算机程序实现了包括总水流矢量的计算、风压差的计算及位置总或然误差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航标是引导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助航设施,受流速影响,长江中、上游水上航标一般采用船形浮。涨水期,长江漂浮物较多,漂浮物缠挂浮标钢丝而导致航标漂移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防止漂浮物缠挂浮标钢丝或快速清除漂浮物一直是困扰航道维护人员的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浮标锚缆防漂浮物缠绕及快速清除技术,对现有浮标进行小的改进,采用一种方便、特殊的系泊方法,可快速解决漂浮物缠挂问题,实践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直升机在海难救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概述了中国海上直升机救助力量的现状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通过分析直升机在海难船舶、人员搜寻中的优势,说明直升机在船舶搜寻中的重要性及在未来海难船舶、遇险人员搜寻器的发展方向。并针对如何提高直升机海上搜寻效能问题,在设备配备、搜寻模式及搜寻区域设定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7.
根据长江水域中密集漂浮物打捞的实际需求,研发了21 m全自动推漂船。该船船型为双体船,采用可折叠推漂桁架的结构设计。推漂装置最大宽度可达15 m,是一般清漂船的4~5倍,解决了不同推漂深度和调遣不同工作模式的问题,以及分步分区域收集、密集漂浮物集中围控、上岸等一体化收集处理的难题,促进了江面漂浮物治理设备向更加细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流场数值模拟的遇险目标漂移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海上搜寻与救助的准确性和快速性,遇险目标漂移计算问题变得非常重要,成为海上搜救研究的热点.采用ADI模式建立广东省毗邻海域二维流场模型,对遇险目标漂移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吻合较好.可为该海域遇险目标搜寻与救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倪杰 《江苏船舶》2020,37(1):26-28
根据内河湖泊水域中密集漂浮物处理的实际需求,同时兼顾激水流库区垃圾漂浮物和市场的适应情况,研发了13 m漂浮物推拖两用船。该船通过推漂装置将漂浮垃圾推到指定地点,以便于集中收集;也可以利用船上液压装置将推漂装置提升出水面,将其整体拆卸,使船上液压卷扬机能够有效与拖网相配合,并与其他拖网船协同进行围网作业,发挥出拖网船功能,有效提高船只的利用率。经实船应用验证:该船能够根据不同工况清理漂浮物。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22,(1):90-95
三峡库区漂浮物聚集和清理问题一直被广泛关注。针对山区河流汛期漂浮物堆积影响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的难题,在充分考虑山区河流流速大、比降大、流态复杂等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了长江干线漂浮物调研和分类,研发了一种自浮升降式漂浮物拦截装置。通过水工物理模型试验对相同水流条件下的不同类型漂浮物在拦截装置前的聚集形态和堆积面积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漂浮物在装置前的聚集规律相似,均先快速聚集后少量减少,最终趋于饱和状态;不同类型漂浮物在装置前的堆积面积差异较大,多种漂浮物样品在装置前堆积面积最大,其次是树枝样品、皮革样品,布料和泡沫样品最少。  相似文献   

11.
船舶发生海难事故,需要选取最适合的救助力量开展救助工作,海上恶劣的环境和搜救时间的紧迫性,对选取救助船有很高的要求。文章以水上人命救助为背景,从岸基专业救助船优选角度出发,分别构建两种模型:层次分析法(AHP)、加权和法相结合的优选评价模型,组合赋权、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将以上两种模型的优选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组合赋权-TOPSIS法能够较好的完成优选评价,优选结果与海上实际救助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肖长诗  陈华龙  文元桥  陶威 《船舶工程》2020,42(11):106-113
针对传统救援船舶受抗风浪能力和操控能力的限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救援落水人员成功率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款能够适应恶劣海况,而且能灵活抵近落水人员并直接施救的水上搜救机器人。该机器人系统由岸基控制子系统和机器人子系统组成,机体采用等角三浮筒结构布置,利用推进器差速原理实现机器人转向和机动控制。通过设计基于机器视觉的水面目标检测方法实现对落水人员的检测与识别,通过基于S面控制算法和LOS制导算法,实现了对一定范围内落水人员搜寻路径跟踪控制,利用滑模镇定控制算法实现了搜救机器人救援状态下的点镇定控制。水上实测证明,本文设计的搜救机器人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目标识别、运动控制算法运行稳定,救援能力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海岸工程的数学模型中,原始地形数据一般表现为一系列平面点的坐标,而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该点集(坐标)人工给定模拟区域的边界。可根据事先设定的搜索点数得到点集的外包线,不同的搜索点数可以得到不同的外包线。一般说来,随着搜索点数的增加,外包线内的面积也不断增大,直到得到该区域的凸包(该凸包一般不是所要寻找的)。外包线内的面积与凸包的面积比值,定义为该外包线的凸度。为了减少手工工作的劳动量,提出了一个根据给定点集,自动寻找其合适外包线的算法。同时给出了外包线的调整算法,使得寻找到的外包线更加贴近初始给定的情形。最后应用该程序对渤海区域边界点数据进行了边界寻找,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现代搜救行动的要求、特点的讨论,说明了建立新型搜救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渔业船舶已经成为我国海上搜救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发生海难事故的渔业船舶自身的救助成功率却偏低。文中试结合近几年渔业遇险船舶搜救的大量案例,分析影响渔业船舶救助成功率的几大主要原因,并对如何提高渔业遇险船舶救助成功率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海洋环境下搜救区域预测算法,根据搜救目标最后已知位置和时间,依据目标海上漂流风压特性,综合海区不同时段风速、流速等环境信息及其不确定性影响,预测目标漂移后的搜索区域,随时间推移计算目标漂流轨迹,同时对具体时刻目标可能区域包含概率进行百分比计算。  相似文献   

17.
陈筱 《中国海事》2012,(11):44-46
海上搜救任务协调员是海上搜救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总结评估人,主导着收集、评估信息,制定行动方案,组织搜救力量实施救助.责任重大。因此,有必要对其资格与职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海洋救助拖船是对海上遇险人员和船舶实施有效救助的专用船舶.为对接我国海洋战略发展需求,要适应在深远海大风浪恶劣海况条件下对海上遇险人员和船舶的有效救助.针对海洋救助拖船适应深远海救助需求的基本功能设置,就船舶救助和人命救生的拖曳救助作业、对外消防灭火、海面人命救生、海面搜救、获救人员救治及保障等主要设备及设施配置作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中分析了福建省海上搜救工作的新特点,提出了“科学搜救”是搜救工作的行动指南,以及“政府领导、海事主导、各方配合、社会参与”的搜救工作新机制,以期把海上搜救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