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式多盘制动器制动噪声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弱和消除湿式多盘制动器的制动噪声,针对湿式多盘制动器的工作特性,建立了湿式多盘制动器制动时的数学模型,并应用模态分析方法推导出影响制动噪声产生的理论公式,研究了湿式多盘制动器制动噪声的产生机理,分析了湿式多盘制动器产生制动噪声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防治湿式多盘制动器制动噪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湿式多盘制动器具有制动力矩大、使用寿命长、抗衰退及抗污染能力强、免维修等诸多特点。目前我公司已率先将其应用于三支点电动叉车、5-10t叉车、16-18t叉车、18—25t堆高机、50装载机等工程车辆上。本文介绍了湿式多盘制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湿式多片制动器瞬态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湿式多片制动器在紧急制动工况下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计算,揭示出摩擦副横截面内温度场的分布规律,提出了防止湿式多片制动器发生破坏的一些措施,并对摩擦副部分温度点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强度制动下轮边湿式制动器总成内部热积聚引起车辆可靠性、制动性和经济性的下降,建立该总成及其制动器有限元模型,分析温度场与应力场耦合下紧急制动与持续制动工况的湿式制动器热可靠性。基于键合图理论建立总成热源系统模型后,考虑空气和润滑油对流换热,分析热场与流场耦合下长时间高频制动工况整个总成的热可靠性。结果表明:高强度制动工况湿式制动器总成在应力场、温度场和流场的作用下其热可靠性显著下降,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验证了分析方法正确性和结果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有限元法在湿式多片制动器温度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有限元法在湿式多片制动器摩擦偶件温度场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研究湿式多片制动器摩擦偶件温度场普遍采用的二维有限元法,指出了其优缺点。提出了摩擦偶件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方法,论述了这种方法的优点及其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摩擦微凸理论和耦合控制方程组分析了汽车通风盘式制动器的弹塑性状态转变条件和对流换热机理,通过乘积解法实现了通风盘的三维传热计算;基于Link 3900 NVH测试台对制动器的平均摩擦因数和摩擦稳定系数进行了测试,得出制动速度、制动压力和温度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制动器的流固热数值仿真模型,利用MPCCI平台实现了ABAQUS热固耦合和FLUENT流固耦合的同步迭代,通过耦合节点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得出盘体的瞬态温度场、应力场和耦合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结果表明,在单制动周期内通风盘表面的温度变化的数值模拟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最大偏差仅为5.6%,这对于通风盘式制动器的性能评价和结构优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立某SUV汽车盘式制动器摩擦片的有限元模型;考虑了制动压力,摩擦因数,制动盘瞬时角速度等参数;对几种不同工况的制动过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制动压力增长过程及摩擦因数是影响摩擦片瞬态温度场的关键因素;这也为选择合适的摩擦材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盘式制动器数值模拟及失效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多物理场方法,模拟了汽车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过程;通过对制动器在紧急制动工况下三维瞬态温度场、应力场的分析计算,揭示了制动器摩擦副的温度和应力分布规律,探讨了盘式制动器的失效机理,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2 制动器 制动器的作用是固定行星齿轮机构中的某基本元件,它工作时将被制动元件与变速器壳体连接在一起,使其固定不能转动,可分为湿式多片制动器和带式制动器两种。 (1)湿式多片制动器 湿式多片制动器的结构与离合器相似,图18是4T65E自动变速器4档制动器结构图。制动器壳与变速器壳体相连,固定不动,在其内装有活塞及钢片、磨擦片。在制动器壳体内表面有轴向内花键,与钢片的外花键嵌合,在4  相似文献   

10.
汽车制动器制动效能因数计算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7种型号的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因数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当摩擦因数为0.35时各种结构型式制动器制动效能因数的平均值及其分布范围。绘制了国产各种结构型式制动器典型的制动效能因数随摩擦衬片摩擦因数变化的特性曲线。对同一制动器采用两种不同的制动效能因数计算方法所得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及验证。根据制动效能因数曲线图,提出了制动器系列化设置时减少制动器尺寸规格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汽车盘式制动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汽车盘式制动器设计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汽车盘式制动器摩擦衬片压力分布规律、摩擦偶件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摩擦衬片与对偶钢盘的摩擦机理、摩擦副间传热机理与制动噪声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传统汽车制动方式是采用在车轮上安装机械式摩擦制动器。但这种摩擦式车轮制动器存在一个重大缺陷:频繁或长时间制动会造成制动鼓(盘)和摩擦衬片过热,导致制动效能衰退, 甚至制动失效,从而引起重大交通事故。这个问题对城市公交车和常年行驶在山区的载货  相似文献   

13.
鼓式制动器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鼓式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把制动蹄、制动鼓和摩擦衬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有限元分析,所建立的模型考虑了制动鼓和摩擦衬片间的滑动,较真实的模拟了制动的工作过程。利用ANSYS软件预测了摩擦衬片分布式布置制动器上衬片的压力分布、制动扭矩、制动器的应力分布以及制动器的变形。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基于恒速制动车辆纵向力平衡方程、制动器耗散功率及其温度变化微分方程、管路压力调节等子模型的恒速长下坡汽车制动器摩擦性能分析系统.以两轴中型汽车为例,对前后制动器在不同挡位发动机制动时的温度、制动副摩擦因数、制动力分配及管路压力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车速情况下,合理使用各挡发动机制动可改善汽车前、后制动器热负荷,减小或避免制动摩擦力矩热衰退,保证汽车下长坡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盘式制动器制动温度过高导致的摩擦制动失效问题,文章借助ANSYS软件建立了盘式制动器温度场仿真模型,并结合回归分析方法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计算了不同初始速度下制动盘的最高温度。结果表明,制动最高温度和初速度之间近似为线性关系,有限元仿真与回归分析的结果基本吻合,预测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相对误差仅为1.7%,验证了所建立的温度预测模型是可靠的,为制动器设计过程中的温度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中型货车制动时前轮摆振现象,从理论上分析了前轮摆振的产生机理,先对振动现象进行检测分析,再改进制动器的结构,然后通过整车试验和制动器台架试验对改进进行了验证。试验和分析的结果表明:制动时前轮摆振是车辆制动过程中前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波动造成的,与制动器结构有关,通过改进制动器这个摩擦系中的摩擦体的刚性,不仅可以消除制动时的前轮摆振,同时还可大幅提高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17.
试验构建鼓式制动器的摩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鼓式制动器在高制动初速、高气压下制动力矩的台架试验值与设计值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对试验测量的制动器制动力矩进行二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鼓式制动器的幂函数摩擦模型。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和失拟性检验,检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摩擦模型有效,可提高整车制动效能模拟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盘式制动器混合多目标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提出以制动摩擦力矩和制动时间为主要优化目标的多目标函数,为求得全局最优解,引进了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9.
龚洪 《汽车科技》2003,(5):20-22
分析了影响汽车制动系统稳定性因素,包括制动器结构及布置、制动器热容量、摩擦材料性能、制动器的传动效率等,总结出具有稳定输出的制动器设计方法及热容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产生制动尖叫的钳盘式制动器各主要零件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集成构建了制动器总成的接触摩擦耦合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制动器振动系统的复特征值分布和模态,分析了可能产生制动尖叫的不稳定模态,并与制动噪声台架试验统计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出制动器发生制动尖叫的倾向;分析了各零件的振动模态对产生制动尖叫不稳定模态的贡献大小,揭示出有尖叫倾向的不稳定模态是由子结构未耦合时的多阶振动模态叠加而成;分析讨论了摩擦因数、摩擦片结构及其背板阻尼对制动尖叫的影响,为控制制动尖叫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