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要诊断汽车发动机排气堵塞的故障,首先要清楚排气堵塞的原因。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尽管汽车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但鲜有听说排气堵塞的情况发生。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汽车发动机排气堵塞的故障却时常出现,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先前的汽车在排气管路上只装有消音器,而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汽车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汽车的排气管路上不仅装有用于消声的消音器,还都安装了控制尾气排放的三元催化器,也正是由于三元催化器的安装,才使得汽车发动机  相似文献   

2.
发动机工作过程和排气消声器耦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考虑了发动机排气系统中气体的非定常流动,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排气消声器和发动机的耦合仿真模型,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了某轿车的排气消声器设计,在设计时模拟了汽车加速噪声测量过程中的发动机工作过程和消声器的消声特性,以使设计工况更加符合实际的测试工况。  相似文献   

3.
汽车排气系统的流场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某汽车排气系统一维非定常流动的气体动力学方程组和三维模拟数学模型.建立了该汽车排气系统与发动机的联合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得到了排气系统进口温度、质量流量、密度等参数.以此作为边界条件,利用三维CFD软件对该汽车排气系统流场进行了模拟,找到了影响排气系统背压的关键结构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性良好,优化后排气系统背压由40.5 kPa降至30 kPa.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分析了排气背压对发动机功率的影响原因及来源,并依据流体力学原理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肖阳  高进 《天津汽车》2009,(8):33-36
目前市场上很多发动机的三元催化器封装在紧耦式的排气歧管中,封装后如果发生泄漏现象,将对整体的废气处理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造成排温过高和催化器寿命降低等一系列后果。文章阐述了紧密耦合式排气歧管封装后的泄漏问题以及泄漏后对于发动机整体排放的影响,通过对三元催化器反应机理、试验结果以及失效件的状态分析,指出排气歧管泄漏影响最终尾气质量,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日后发动机排气系统的设计和大规模生产等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汽车排气系统总成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排气系统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较传统的试验方法省时、省力,且节省试验费用,文章利用通用流体力学软件对排气系统总成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深入的模拟研究,得到了排气系统的总背压随转速变化曲线;详细分析了紧耦合催化器和前后消声器的流场特征,得出了产生背压的主要部件是后消声器.同时表明,三维CFD模拟技术在汽车排气系统中的应用为汽车排气系统设计提供新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发动机开发中对排气系统背压的边界需求为背景,在对排气系统背压机理以及工程应用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已知稳态条件下对排气系统未知输入条件的快速背压预测计算方法。采用稳态热流试验台架对3款发动机排气系统进行背压测试,得到实际测试数据。随机选取输入条件,并使用背压预测计算公式进行了恒温变流量及变温变流量背压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为工程开发提供了一种高效、高准确性的快速背压预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排气系统的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芳  刘伯潭  潘书杰 《汽车工程》2007,29(11):950-953,957
建立了汽车排气系统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对某排气系统的5款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以排气背压为评判准则,方案3背压最大,方案2背压最小,方案1、4和5的背压基本接近。通过对5种设计方案的催化转化器、消声器等部件进行详细的流场分析,找到了各款排气系统背压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确定了排气系统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再支一招检测三元催化转化器是否堵塞,除分析数据流、测量排气背压外,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判断方法,可以拆下氧传感器(空燃比传感器)进行路试,如果故障症状有所减轻,则可以进一步检查三元催化转化器是否堵塞。  相似文献   

10.
某微型客车在800-1 900 rpm有明显的"嘟嘟"声及排气噪声偏大。本文采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排气系统的振动、背压、消声器传递损失、尾管噪声、插入损失和功率损失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排气尾管发生共振,放大发动机高次谐波分量,是引起本排气噪声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多方案分析比较,确定一合理优化方案,其排气噪声降低1-5dB(A),主驾驶员右耳噪声降低0.5-2.5 dB(A),满足功率损失比、插入损失和背压差标准要求,"嘟嘟"声明显减弱,声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11.
车型:E60,配置N52发动机、6HP-19变速器。行驶里程:77531km。故障现象:客户反映等红绿灯时车身偶尔会抖几下,开起来的话感觉没有异常。故障诊断:路试发现该车提速不好,而没有出现车主描述的等红绿灯抖动现象。根据以往经验,初步怀疑可能是三元催化器堵塞。回厂后,连接GT1检测,同时准备测量排气背压。诊断仪检测DME中存储故障码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用车三元催化器使用寿命一般为10~20万公里,而中国在用汽车三元催化器使用寿命一般只有3~5万公里。在国外很少发生三元催化器堵塞、排气不畅而影响汽车动力的情况,而中国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三元失效、尾气超标、排气不畅、背压  相似文献   

13.
利用GT-Power模型首先计算出整车排气尾管噪声和背压,同时通过试验测量出全油门工况下的排气尾管噪声和背压值,比较了仿真结果与试验的误差及原因分析,总结了用GT-Power模型作排气声学计算的分析流程以及在整车开发中具体应用.通过分析实例和试验验证说明了该分析方法在整车性能设计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排气背压对有无废气再循环(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重型柴油机油耗及排温等性能的影响,选取了1540r/min和320N.m的稳态工况分别对有EGR和无EGR的发动机进行了变排气背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气背压每增加1kPa,无EGR的发动机油耗率增加0.49g/kWh;有EGR的发动机油耗率增加1.43g/kWh;排气背压对有EGR发动机的油耗率更敏感;低背压时,有EGR发动机的油耗率低于无EGR发动机,高背压时,有EGR发动机高于无EGR发动机。研究结果为重型柴油机排气系统结构设计和布置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计算机作为通信和指令控制的上位机,组建了一套进排气系统多点压力、温度的自动采集和记录测试系统。使用该测试系统,对不同类型的发动机进排气组件进行了匹配性研究,经过系统的压力、温度对比试验,针对具体一款发动机找到最佳的进排气组件,有效地改善了发动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性能。同时该测试方法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发动机匹配性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客观、量化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6.
排气管堵塞是汽车发动机的常见故障之一,故障现象是怠速抖动,加速无力,加速时进气管“回火”,急加速熄火,严重时发动机有油、有火,但是无法起动。 引起排气管堵塞的原因很多,但一般是由于三元催化转换器损坏,消音器内填充的耐热材料堵塞和北方地区寒冷引发排水不畅造成的,其中以三元催化转换器损坏造成堵塞的原因最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在台架试验中测量发动机排气噪声的设备、方法及对其测试结果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汽车排放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强化排放标准,改进发动机燃烧及控制,采用后处理机外净化方法,利用植物技术改善大气环境等方面阐述了汽/柴油发动机排气污染的净化技术,并结合发动机净化系统论证了燃料特性对其排气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进、排气背压对涡轮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在不同进、排气背压下,测定了柴油机示功图,进、排气管温度及压力,柴油机输出功率和排气烟度等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柴油机放热率,分析了进、排气背压变化对柴油机放热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背压变小后,柴油机燃烧持续期变长,热量利用率低;排气背压增大后,柴油机燃烧不充分,排气烟度大;排气背压变大后,涡轮增压器工作环境差,柴油机进气压力也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20.
基于配气正时的柴油机高排气背压性能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柴油机在高排气背压下泵气功损失增加、残余废气系数升高、燃油经济性下降等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出通过优化配气正时来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利用GT‐Power软件对LD1110单缸柴油机建立仿真计算模型,对上述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排气背压为0.3 M Pa、进气提前角保持不变、喷油量为45 mg时,柴油机在转速2200 r/min下通过优化排气晚关角可以使平均有效压力提高28.33%,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22.08%;排气背压由0.1 M Pa增大到0.3 M Pa时,通过配气正时优化,柴油机在转速2000 r/min下平均有效压力的损失可减小12.8%,有效燃油消耗率的增加可降低2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