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虚拟的力觉生成和反馈方法.让线控转向系统中转向轮的侧向力.通过虚拟现实系统中的实时力觉生成和反馈系统获得。另外,根据轮胎和传统转向系的力学特性,分析了转向盘转角和转向盘力矩的关系。利用车轮转角和车速计算,推导出转向盘回正力矩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回正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徐建平  何仁  苗立东  徐勇刚 《汽车工程》2004,26(5):557-559,541
提出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回正控制算法以提高转向盘的回正性。开发了一种基于转向盘转角估计的PID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不需要转向盘转角或者电动机转速传感器,降低了控制系统的成本。同时,对提出的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并与其它回正控制算法的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证实此算法可提高转向盘的回正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型转向机构的构想,这种转向机构在转向范围内均满足汽车顺利转向的理论条件,其控制外轮的转向器角传动比随转向盘中间位置转角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故障现象:一款开迪车的转向盘转向时变沉,仪表上的红色转向故障灯K161常亮。故障诊断:作为PQ35平台上的开迪和速腾车都采用了先进的电子转向助力系统,由以下部件组成:转向盘、带转向盘转角传感器G85的转向柱开关、转向柱、转向力矩传感器G269、转向齿轮、电子机械助力转向电。  相似文献   

5.
基于LabVIEW的EPS转向轻便性测试软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转向轻便性试验条件,应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构建试验台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转向盘转角和转矩信号,并对执行元件进行控制,按照试验条件自动进行操作。在自主开发的测试系统上进行某型号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转向轻便性试验,证明了该测试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因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提出一种基于转向盘图像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摄像头实时采集转向盘图像,经过处理得到转向盘转角,进而提取与疲劳相关的零速百分比和角度标准差两项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支持向量机融合算法建立了驾驶员疲劳判别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判别模型检测正确率达85%,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和鲁棒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驾驶人在驾驶大型动力模块车组时获得力反馈真实感,提出基于伺服电机扭矩控制的转向盘力觉真实感系统.基于普通车辆的转向系特性,建立转弯时单个转向轮的转向力修正模型,据此利用动力模块车组同一轴线上2个悬挂转角与转向盘转角的数学关系,建立动力模块车组转向盘转向力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伺服电机驱动的转向盘转向力模拟试验平台和虚拟车辆行驶环境.结果表明:数字转向盘的转向力矩曲线与普通车辆转向力矩特性相近,符合中国标准的规定,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线控转向系统转向盘力回馈控制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石  商高高  苏清祖 《汽车工程》2006,28(10):914-917,947
根据轮胎和传统转向系的力学特性提出了利用车轮转角和车速计算得到转向盘回馈力的思路,并以此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转向盘回馈力控制模型,仿真和试验表明该模型能够满足路感要求。  相似文献   

9.
罗弟亚 《汽车技术》1994,(1):1-7,51
对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三种试验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从试验的简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和重复性较好方面考虑,认为定转向盘转角连续加速法是一种较好的试验方法。同时对转向半径比R/R0和稳定性因数K等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评价参数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回正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回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助力转向回正控制算法。尝试直接采用扭矩信号作为转向盘转角估计的依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不需配置转角传感器的回正控制策略。在matlab中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模型,并利用Simulink工具箱对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回正控制策略能提高转向盘的回正性能,并为台架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直线行驶过程中汽车方向盘转角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汽车方向盘转角传感器,搭建了汽车方向盘转角数据采集系统。依据在北京五环路上的行驶实验,分析了驾驶前期和后期方向盘转角特性的不同,得出驾驶员正常驾驶汽车直线行驶时方向盘转角范围约在其回正位置的左右7°之间,方向盘紧定时间在9s内。实验结果为驾驶行为研究、驾驶疲劳监测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空间运动学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计算了某轻型货车的前轴内、外轮转角关系,计算结果与实测的该车前轴内、外轮转角关系曲线吻合较好。应用不同的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平面分析方法对同一辆货车进行了分析,对所得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目前采用较多的汽车设计教材中介绍的转向梯形分析方法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汽车转向梯形机构进行合理简化,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汽车前轮转向前张角与转向梯形底角之间的变化规律:当汽车外侧车轮转到某一定值时,内侧车轮转角受同侧梯形底角的影响,并且内轮转角变化与同侧梯形底角变化成反比。经试验验证了此结论的正确性,由此使得利用现有的检测设备即可实现对汽车转向梯形工作状态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4.
通过Matlab编程,在满足理想关系式且外轮转角小于内轮转角的前提下,求出内外轮转角、主销偏移距、最小转弯半径,算出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转向器的传动比、原地转向阻力、作用在转向节上的阻力。运用TOPSIS法进行评价,在主要考虑汽车转向轻便性与转向灵敏性的大条件下,同时兼顾转弯机动性的情况,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转向器的传动比、最小转弯半径的权重按0.45、0.45、0.1的比例选取,最后通过具体案例确定齿轮齿条转向器角传动比、最小转弯半径、主销偏移距、外轮转角、内轮转角、转向盘最大转动圈数、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手力,为齿轮齿条转向器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驾驶员希望通过转向盘的力矩信息感知汽车的行驶状态。文章主要研究汽车转向盘力特性与转向盘转角、车速、侧向加速度及转向阻力矩的关系,运用多变量模糊控制技术研究了线控转向系统的路感,通过ADAMS提供离线汽车数据,在Matlab/Simulink中对路感多变量模糊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并对其中一种控制结构进行了硬件在环试验,给出了路感多变量模糊控制的一种参数调整方法以及路感数据。表明仿真同硬件在环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路感多变量模糊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台车试验,对受方向盘角度影响和座椅刚度等影响下的几种典型的胸部伤害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在无安全气囊或气囊作用偏弱的情况下,方向盘的水平角度一般时容易造成胸部加速度偏大,方向盘水平角度偏大时容易造成胸部压缩变形量偏大;另外,也指出了碰撞中,坐垫的深度偏大和前端刚度偏强时容易增大假人胸部伤害,坐垫前端刚度偏弱时导致假人下沉可造成胸部伤害指标提高,这为约束系统的匹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中间位置转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纵稳定性中间位置转向试验最初是由美国德尔福公司制定的,是汽车在高速行驶条件下操纵性和稳定性的重要评价方法。通过试验的原始数据可以绘制出转向盘转角与侧向加速度、转向盘力矩与侧向加速度、转向盘力矩与转向盘转角等多条特性曲线,以作为不同的评价指标。以CAll41载货汽车作为实例分析,发现该车转向干摩擦偏大,转向刚度偏低,高速行驶时的非线性路感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