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铁道行业标准《铁道机车动车电子装置》的实施与发展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株洲412001)陈翰芹1我国机车电子标准的由来和现状铁道行业标准TB1394《铁道机车动车电子装置》(以下称“机车电子标准”或“电子标准”)自1981年颁布实施以来,对我国铁道机车...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新的机车动车上已大量地使用了电子器件,特别是硅整流器和可控硅应用在主回路,取代了过去的有接点控制器件而成为主要的电气设备。日本国营铁路的电气化线路约有8500公里,其中4000公里为交流电气化线路。交流区段所使用的机车动车都是将交流电源在机车内先经主变压器降压,然后由整流器整流,再向直流牵引电动机供电。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铁路机车动车用电器怎么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机车电器是直接为铁道运输牵引动力革命服务的,在一种新型机车或动车组诞生之前,机车电器应该提供大量可靠性很高的系列产品、标准元  相似文献   

4.
孟春红 《铁道车辆》2007,45(4):19-21
介绍了玻璃钢的主要性能、技术要求及其在动车和机车司机室内装饰中的应用,并对其在铁道车辆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综合接地系统在山区电气化铁路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气化铁道牵引电流是机车受电弓通过接触导线取流并向机车供电的电流,牵引电流必须具备回流路径。由于考虑了电流路径要构成闭合回路,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总的回流应等于流经接触线的电流。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十分有害的大地回流,迅速消除短路故障状态下钢轨和大地之间的电位差,保障人身安全和电气化铁道系统设备安全,应该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沿电气化铁道敷设贯通地线,这是完善供电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当前我国大规模建设大功率、高密度、高速铁路以及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铁路建设形势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铁道技术监督》2006,34(9):42-42
各铁路局,各专业运输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现发布《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我和试验方法》等21项铁道待业标准。《铁路桥梁钢支座》(TB/T1856-2006)、《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综合检修作业车技术条件》(TB/T2180-2006)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其他标准自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标准名称、编号如下:1.TB/T2437-2006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特性和试验方法代替TB/T2437-19932.TB/T3133-2006机车车辆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RAMS)3.TB/T1382-2006机车、动车用柴油机零部件活塞环代替TB/T1382-19934.TB/T1429-2006机车、…  相似文献   

7.
世界高速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际高速电气化铁道电能质量的现状、有关标准和改善电能质量方面的进展.探讨了我国为提高电能质量在接入系统电压等级、短路容量、供电方式、变压器类型、机车类型、接触网设计等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在已运营电气化铁道上如何通过在机车侧、牵引变电所和公共连接点加设补偿滤波装置以及合理安排行车调度等方式来改善电能质量,并应考虑同相供电和高压直流供电等新型的供电方式.  相似文献   

8.
德国铁路曾决定采用单相15kV16.7Hz交流电作为牵引电源。随着功率电子学和控制电子学在机车车辆上应用的发展,三相交流驱动技术开始复兴并大规模地在实际中应用。今天德国铁路公司(DB AG)不仅在单电流制机车动车上,而且也在多电流制机车动车上应用三相交流驱动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建电气化线路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和柏林枢纽投入了运营,而且今后还要进一步进行电气化改造。  相似文献   

9.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铁道机车动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永磁同步电动机因其效率高,现已广泛用作电动汽车牵引电动机和空调压缩机电动机等.在铁道机车动车上,直流牵引电动机用了很长时间.但近些年来已被逆变器供电且只需要较少维护的异步电动机取代.永磁同步电动机是一种交流电动机,所需维护也很少,而且效率比异步电动机高,体积和重量可以更小.为了充分发挥其效率高的特点,开发了直接驱动式和全封闭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文章从铁道机车动车上的应用出发,介绍了我们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以每年500 km的速度实现山区和繁忙干线铁道电气化,并使用SS1型电力机车。货物列车的牵引定数和运行速度,不仅决定了电气化铁道的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而且直接影响铁道运输的成本。因此,确定电气化铁道货物列车牵引定数,是机务运用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中规定的货物列车牵引重量的计算方法(均衡速度法) 列车在限制坡道上以机车计算速度等速运行时,按下式计算货物列车牵引重量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铁道机车动车用的动力传递装置,由于机车动车的型式及动力源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现以日本国铁使用的高速电动车组的传动装置为中心,阐述其作用机理、特点、设计上的问题等以及笔者的经验和研究结果。二、动力传递装置动力传递装置把电动机轴端产生的力矩和旋转运动通过齿轮、弹性联轴节传递到车轴上,并驱动机车。一般传动比是减速的。利用齿轮减速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12.
电气化铁道负荷统计特征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曙辉 《铁道学报》1996,18(2):40-46
以电力机车牵引运行仿真和牵引供电系统负荷过程仿真为基础,从概率统计的角度对电力机车以及牵引供电系统的负荷特征进行了分析。文中充分考虑了电气化铁道各种可能形式的机车负荷特点,提出了更加合理、有效的牵引变电所负荷统计分析法,并结合基于实际线路的电气化铁道负荷过程仿真,对负荷统计特征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为认识和了解电气化 规律与特点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正出版单位: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4月内容简介:系统阐述了百年以来数十种不同结构、形式多样的驱动装置。论述了机车和动车驱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求,从运动学、动力学和可靠性加以说明。在长时间收集和大量研究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将机车和动车的46种主要的驱动装置分成14类,将每一种驱动装置的机构、驱动扭矩的传递、弹性元件的特性、齿轮的技术要求和车辆的走行品质加以阐述,并以300余张详细尺寸的工程图和照片进行描述,其中许多驱动装置在国内的机车和动车中未曾使用,也未见  相似文献   

14.
电气化铁道脉冲电磁骚扰的Simulink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电气化铁道弓网电火花的形成机理及条件人手,介绍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中对该复杂条件模型的建模方法.模型由离线事件模拟器、放电电压条件判决器、触发源等模块组成,将机车车速、定位点跨距、弓网接触压力、受电弓质量、离线概率等诸多因素作为仿真的输入参数,能反映出机车运行时弓网间电火花噪声的动态变化.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并统计噪声的幅度概率分布.本文的研究为分析预测电气化铁道脉冲电磁骚扰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等问题提供了计算机仿真模型.在获取电气化铁路实际典型工况噪声采样的基础上,使用该模型可以对电气化铁道脉冲电磁骚扰进行普适性的模拟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周期长、成本高的路测试验.  相似文献   

15.
客运高速、货运重载是铁道运输的发展方向,而高速、重载则需要通过提高机车电传动技术来实现。变流装置是交流传动机车、动车的核心重要部件,通过分析交流传动变流装置标准化的工作内容。阐述了变流装置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机车、动车用空气压缩机技术条件第1部分: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等19项铁道行业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预制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2484-2005)、《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3043-2005)自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其它标准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序号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编号1TB/T2710.1-2005缩机机车、动车用空气压缩机技术条件第1部分:往复活塞空气压代替TB/T2710-19962TB/T2710.2-2005机车、动车用空气压缩机技术条件第2部分:螺杆空气压缩机3TB/T2711-2005机车、动车用空气压…  相似文献   

17.
随着铁道电气化事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电力机车质量。本文重点分析影响机车质量的诸方面原因。并概要提出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电气化铁道无线电干扰车上测试和干扰数据库。通过对2261.6km各种机车运行条件下无线电干扰的分析,得出了些种干扰的统计特性,影响干扰大小的主要因素及它们的影响规律。通过转换系数使车上测得的干扰电平转换为地面干扰场强。最后,本文提出了采用国际无线电干扰委员会推荐的80%/80%准则对电气化铁道无线电干扰进行统计评价的新方法。以上工作为电气化铁道无线电干扰的评价和标准准制定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速受流是电气化铁道向高速发展必然遇到的关键问题之一,良好的集电性能取决于受电弓和接触网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接触网是一个沿线质量分配、刚度等不同时弹性系统,在受到受电弓动力作用时,其接触面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变形和振动。受电弓本身固定在一个垂直、横向加速不断变化着的运动物体(电力机车或动车)上。由于受电弓框架等各部件的重量影响,对于机车运动和接触导线的高度都不可能瞬时作出反映。因此在改善高速受流性能方面必须同时改进受电弓与接触网。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主研发的地面控制自动过分相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控制自动过分相技术,在我国电气化铁道的发展进程中,由研发到应用,受到运输、机车和供电部门的关注与重视。分析该系统技术原理,注重技术关键,重点要持续创新,协调解决机车供电专业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