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朋  高延辉  张煜  唐欣 《水运工程》2022,(6):184-189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交通流拥堵的问题,结合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项目,基于顺岸式边装卸布置形式,提出一种自动化码头AR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 of transportation,即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的动态泊车设计。该设计方案通过停车区设置模块、停车优先级设置模块、停车数量及规则设置模块和多场景停车规则管控模块实现停车区相关设置,并通过动态泊车策略控制ART完成停车任务。研究表明,动态泊车设计方案具备较完善的泊车控制流程,可为自动化码头改善ART交通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智能搬运车     
郑瑜 《中国水运》2007,5(6):119-120
介绍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Atmega16)的智能搬运车的设计方案及其软﹑硬件设计。该设计能够实现小车在规定的范围内,寻找小铁片,并根据铁片的颜色,运回相应的储存区。当完成任务后,自动返回停车区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风电行业的持续发展,海上风电成为行业内资源开发的重点,风电场选址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未来电站的发电量及收益,因此风电场选址技术在海上风电规划设计阶段起着关键的作用。文章研究了海上风电选址流程、要求以及选址技术发展现状,并对选址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可为海上风电选址工作及智能选址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港口选址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进行港口选址决策时涉及到很多因素,这些因素两两对比时其重要程度又具有模糊性、相对性,给决策者带来了困难。本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新建港口选址的方案进行选优,并以一个算例来说明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进行港口选址决策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港口选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客观、合理的粮食铁路物流运输节点选址对粮食物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粮食铁路物流运输节点选址的经济性因素、供给性因素、需求性因素和便利性因素,构建了粮食铁路物流运输节点选址评价指标体系,以陕西省三秦快运线为例,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粮食铁路物流运输节点的选址,为粮食铁路物流运输节点的选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玉松 《中国水运》2007,5(4):205-206
航运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案的优化关系到航运物流的效率与成本。通过分析航运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可以得到优化选址技术的一般方法和程序以提高企业航运物流的竞争力。根据航运企业配送中心的选址的通用程序和每一步骤地主要工作和分析,对影响选址方案的数据变异性和中值模型的改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LNG作为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快速增长,由于LNG对安全要求极高,因此对LNG接收站的建设提出了不同一般货物码头的选址要求。结合我国LNG码头布局现状,以及相应的工程选址经验和教训,对其选址提出系统性的分析,提出相应的18个筛选因素,形成选址评价体系,便于今后LNG接收站码头建设工程中快速、准确、合理地确定工程位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输电线路因风偏造成的跳闸停电事故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风偏监测装置配置和选址问题俨然成为电网防灾减灾的重要研究课题。考虑到风偏监测装置选址与影响输电线路风偏的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本文基于K-means聚类和遗传算法,提出了RBF神经网络风偏监测装置选址策略,建立了以风偏影响因子为输入、以监测装置评分为输出的选址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加快了网络收敛速度,能够有效地解决风偏监测装置选址问题,为电网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一、配送中心选址研究现状 配送中心设施选址在整个物流配送网络的设计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决策问题,它决定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模式、结构和形状.设施选址方法的研究已发展成为一个受人关注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根据"符合规划、满足需求、安全环保、交通便利、条件良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选址原则,按照按照"确定需求、初步筛选、重点比选、征询意见、确定选址"的选址思路,通过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对比分析、沟通协调等对海洋科考船基地码头进行平面选址论证,并最终确定初步选址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安徽省高速公路网络化步伐加快和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工作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结合ETC工程改造的实践,阐述了系统功能、设备选型及车道布局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由于影响山区河流码头结构型式选择的因素较为复杂,采用多属性决策模型的逼近于理想解排序方法,通过确定各因素权重,对方案排序来进行结构选型,最后将模型运用到某码头结构方案选择中,说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立体停车设施与传统平面停车设施相比,能够高效利用有限土地资源,是未来城市停车发展的方向。文中旨在通过对立体停车设施相关问题的研究,为推广立体停车设施的建设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对立体停车设施的发展必然性、分类和特点进行梳理,提出城市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发展中的对策和建设形式,以及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张家港木材流通中心选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张家港木材流通中心选址问题的结构模型,对流通中心的各备选地址进行了评估,选出最为合适的中心地址,为张家港的木材流通中心选址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升降横移立体停车设备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刘志彬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A01):112-114
介绍了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车库控制系统,简述了多层升降横移立体停车库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通过PLC软件设计及其优化,实现了立体车库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6.
陈恺  张银苗  韩非非 《水运工程》2013,(10):128-132
进港航道是港口水域平面设计中重要的环节,航道平面布置选线是港口航道设计的关键;液化天然气码头因其 货种特殊性,对船舶进出港航行安全保障要求高。结合实际工程,列出液化天然气码头进港航道平面布置设计思路;综合 考虑航道布置的平面约束因素,提出方案并进行比选,最后确定推荐方案,研究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中心历史风貌保护区停车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保护城市中心历史风貌,解决复杂的停车供需矛盾问题,通过分析城市中心历史风貌保护区交通特性及主要停车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老城区停车管理经验,提出了停车管理策略的总体理念原则,探讨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研究认为,城市中心历史风貌保护区停车管理应从保护历史风貌出发,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管理。实践表明,该策略为科学进行此类区域停车管理提供了系统思路,收效良好,有利于缓解区域交通拥挤。  相似文献   

18.
为反映汽车货架与外部建筑物整体受力、协调变形的特性,结合工程实例,对码头全自动巷道堆垛式整车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与结构设计。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可全面、正确地反映建筑物与汽车货架之间的协调受力特性,对于较高的全自动整车库(H≥12 m),应利用这一特性进行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林建辉  陆晟 《上海造船》2012,(3):52-55,61
阐述了多种小型LNG运输船的推进系统,并进行比较后发现,该船型的推进方案可有多种且各有优劣。在作推进方案选择时,可根据船东的要求和运营区域的环境政策法规来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International airports are among the few examples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s which can well achieve self-financing. The growing interest of private companies in airport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is the visible testimony to this fact. However, the financing structures of airports are complex, involving not only traffic, passenger and goods handling, but also non-aviation services, such as retail, car parking or intermodal facilities.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marginal cost pricing schemes into thi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strategic plans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however, is challenging.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y comply with a second strategic policy objective at European and national level, which is to foster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Ps) in transport financing in terms of full cost coverage, risks and incentives.The cases analysed in this paper deal with two sites with ver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Munich Airport which has been publicly operated since 1991 and the Bulgarian airports Varna and Burgas, which have been managed since 2007 by one concessionaire and whose planning and future development is being accomplished with private capital. The results of both cases showed that self-financing is possible in case congestion costs are considered in the SMCP schemes, and given that air traffic growth rates return to the significant levels prior to the economic crisis. The chapter will discuss the legal implications of congestion pricing at European airports which are violating current EC legislation,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alternative pricing schemes on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avi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